泉港山腰、前黃一帶有成人“做大分”的習俗。人們認為嬰兒自呱呱墜地,養育到十六歲已長大成人,都託“王母娘娘”等神靈庇佑(參看本章第一節《做月內》篇)。所以當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要舉行成丁謝神禮儀,俗稱“做大分”。
是日請糊紙師扎一座“王母亭”,背對大門立在祭桌上,家中若仍供奉“王母娘娘”,則要奉請到亭中。王母亭配有金山和銀山圖樣,祭桌分為頂界和下界。頂界的供品是五果六齋,面、飯、茶、酒各三,香爐、孩兒燈、果合各一,牲禮視家中經濟備辦,糕一道,葷素祭碗普遍備八道或者十二道。下界備三十六個桃形磨糕,若年逢潤月加一個,用米篩盛著,篩中還擺飯、菜、湯各一碗,牲禮一道。
排列完備後,主人先上香,然後請道士在王母亭前唸咒請神。道士頭戴金冠,身著道衣,手執銅鈴,年屆十六歲的男丁站在道士背後捻香而拜。道士唸咒叩請王母娘娘、本境土地公、家中奉祀諸神、房中夫人娘媽降臨,主人在旁虔誠三斟酒。請神完畢,由姑姑或姐妹為跪在王母亭前的男丁披上紅布和插金花,寓意來日出人頭地。
接下來“稱金紙”,用紅紙包著紙幣或硬幣作秤錘,給道士為主人備辦的金紙稱重量。稱金紙時稈尾一定要翹得高高,才顯得金紙的豐厚。男丁雙手要壓在盛金紙的筐沿,旁邊兩個男人用扁擔將掛著一筐金紙的秤桿抬起,道士按秤桿,喊道:“一翹升(足重的意思),孩童保平安。”並叮囑成年者“從此不再是小孩了,要孝敬父母,努力打拼,早日成家立業……”等勉勵之言。所使用的稈和扁擔的頭尾要用紅紙貼封,筐繩用紅繩繫結。
一切完畢,道士就辭神燒王母亭,表示敬送王母諸神上天。男丁將戴在脖子上的紅布和金花送到自己的房中,主人捧著下界的磨糕在金紙灰上左右各篩三圈,表示圓滿。
江南地區到魏晉南北朝時,才開始出現了做生日的風俗,但出於孝親觀念,雙親健在時才可以做。後來,即使雙親亡故,也有人依然做生日。唐代更把生日慶賀與祝壽古禮結合起來,並傳承後世。
泉港一般以49歲(虛歲)為分界,49歲之前做生日稱賀生,之後稱為做壽。如79歲,人們雅稱“某翁(或某太夫人)七秩晉九大壽”。49歲以下的人過生日,都要吃雞蛋麵,面線和雞蛋分別寓以長壽和圓滿之意,有的還煮其它佳餚,全家人一同聚餐慶賀,享受天倫之樂。壽慶儀禮更為人們所重視,父母都健在,當年父母一方做壽,子女要敬奉雙親各一份壽禮。
滿49歲開始,每十年一大慶,歲數逢九逢十都要舉辦壽慶,境內都稱為“做十”。一般是逢九慶壽禮儀較為隆重,逢十慶壽禮儀較為簡易。泉港大部分地區壽者是在生日當天做十,而南埔、界山一帶做十的日子卻都定在正月初三,也就是女兒女婿日,生日當天只是按一般做生日的禮俗進行。至於人們為何逢九做十,一說“九”與“久”諧音,寓有“歲壽長久”之意,謂之歲壽可添不可減;一說方言“九”和“狗”諧音,人們忌諱之,故逢九即說做十。兩者都體現了泉港人對數字的講究。境內一般認為:“二”謂一雙,成雙成對,覺得吉利;“四”與“死”諧音,極其禁忌;“八”恰與相命的生辰“八”字相合,視為理想;“九”,與“狗”諧音,故極禁忌;“十”則有十全十美、圓滿的意思。
舊時富裕人家做十,先要佈置壽堂,在壽堂上掛著紅燈、大彩、壽幛、壽聯,正堂還有一幅由一百個壽字拼成的百壽圖,長案上紅燭高燒,擺放著麵粉做成的大壽桃。那時亦有拜壽之禮,民俗認為清早為陽中之陽,故拜壽時間都安排在早晨。一般只讓子女和女婿、媳婦和內外孫拜壽,其他親友若要拜壽,則只拜百壽圖。有的人家當日還會請戲班子演戲慶賀,大辦壽筵宴請來賓,場面隆重非常。
新中國成立後,壽慶之禮較為簡樸。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逐漸進入老年人社會,慶賀長壽之風日趨盛行。慶壽時,要備辦禮物祭祖,親友送面線、雞蛋、燭、炮等來慶賀,主人設壽筵答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活寬裕人家還會出錢演電影,慶祝親人做十。
出嫁的女兒若已育有子女,逢孃家父母做十,要帶豬腳、面線、雞蛋、酪花和壽桃粿等上門拜壽。如孃家兄弟為父母舉行隆重壽慶,嫁出的女兒則要備辦十個盤一擔,裡面除燭、炮、衣、褲、鞋、襪、帽外,還有壽糕、壽麵、壽米團、壽龜、壽桃、綠豆、豬腳、花生等回孃家拜壽。父母高齡或夫婦雙壽,儀式更加隆重。受拜者收禮物時,除衣、帽、襪外,“麵食”類不能全收。
做十這天,凡是住在一起的嫡親兄弟,他們都要給“做十”者祝壽,但只煮兩大碗線面,面上鋪好佐料,每碗安放兩個剝殼的蛋。做十者通常是收一碗退一碗,表示謙讓。
由浙江省寄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快遞屬於跨省快遞,若採用公路運輸,在正常工作日內,需要三天左右可以寄到。如果受週末休息的影響,需要四天左右可以寄到。若採用航空運輸,在正常工作日內,需要兩天左右即可寄到。如果受週末休息或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則送達時間會略有延遲。此外,若受到雙十一、雙十二等物流高峰的影響,則快遞的具體到達時間無法進行預估。
使用者可透過網路查詢快遞的運輸動態,操作如下:
1、開啟瀏覽器,在搜尋框中輸入快遞的承運方,點選搜尋。
2、在相應欄目中輸入要查詢的快遞的單號,點選查詢即可瞭解該快遞的最新運輸動態。透過快遞單號進行查詢,可實時瞭解快遞目前到達的地方,以便預估快遞的到達時間。
泉港區,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東臨湄洲灣,東和北臨莆田市城廂區和秀嶼區,南與惠安縣毗鄰,西南與洛江區相連。泉港區原系惠北地區。1996年成立肖厝經濟開發區,2000年12月28日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區,掛牌成立。地處東亞季風區,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 ...
不是的,泉港區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區,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泉港區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區。1996年之前屬於惠安惠北一帶,2000年從惠安縣劃出,單獨分立一個區[1]。面積"306平方千米",人口36萬,大部分是漢族,此外還有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東南瀕臨湄洲灣, ...
1、泉港植物園: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祥雲中路;
2、樟腳古民居: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樟腳村;
3、離相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驛峰中路;
4、山腰莊氏祠堂: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山腰街238號;
5、基督教奎璧堂: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港二中路460號。 ...
福建省泉州市。1996年之前泉港屬於惠安惠北一帶,2000年從惠安縣劃出,單獨分立一個區。泉港面積306平方千米,人口36萬。泉港區規劃建設為現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福建省石化工業的龍頭地區,其轄區內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市新港,故取區名為“泉港區”。 ...
塗嶺龍眼:塗嶺龍眼是福建泉州泉港區的特產。泉州花燈:其題材廣泛,品種豐富。其中,彩扎燈景為花燈名品,系利用綢,布,紙張,竹篾等紮成。塗嶺豬腳:在塗嶺,豬蹄也是各種節日、紅白喜事桌案上的必備食物。東壁龍珠:東壁龍珠是一道取用地方特產精心烹製的名菜。福建泉州市有一著名古剎“開元寺”,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泉港浮 ...
泉港的特色小吃有:
1、浮粿:泉港浮粿又稱泉港普粿、泉港普甲、泉港炸糕,是泉港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浮粿源自泉港一帶,是當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點心;
2、蚵餅:又叫海蠣餅,是泉港傳統風味小吃,具有濃郁的泉港味,與眾不同, 泉港蚵餅名聞遐邇,在當地魅力無限大;
3、閩菜:閩菜是泉港九層糕菜 ...
泉港海釣點:火電廠北輞水閘、肖厝碼頭、肖厝魚排、泰山碼頭、福海碼頭。
在同一個地方季節不同,海釣地點選擇也有不同:
1、春季:魚類大多處在深水區,釣點應選在深水區,一般水深為5米以上;在春末時節,可選在淺灘處,一般選在水深2~3米處。2 .夏季:這時氣溫很高,水溫也升至25℃以上,魚兒也怕熱,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