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漢中的民俗文化——鑼鼓草
流行於漢中的民俗文化——鑼鼓草
鑼鼓草並不是一種植物,而是漢中山區流行的一種漢族民俗文化形式,山區人民在田間薅草時,一至三人在人群后,邊敲鑼鼓,邊唱督工歌,隨機編隨情唱。本期漢中文化就為你介紹鑼鼓草是怎麼消除了勞做的疲乏、勞累、寂寞之感。
作為一種漢族民俗舞蹈,鑼鼓草在各地內容風格不一,有的只有歌師押儀二人,陣容變換機動靈活,程式內容側重禮儀。右的則是歌師押儀三人,陣容龐大,演唱前,脫產的歌師立於陣後,手擎大鑼,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開後,歌師就著節拍敲上一通。唱詞有正本,有即興創作,正本曲調則有《麻雀鬧林》、《野雞撲》和《牛搔癢》。過去打鑼鼓草,要請端公安神,第一支歌叫《立五門》,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已土”。唱罷才人正題。這種鑼鼓草,一般在農忙季節才打,特別是耕地多的農戶,在薅草、採茶、插秧、養蠶等農活就非打不可。
事前,主家要到鄰近農戶家中打招呼,也有不請自到的。來人都是好勞力,雖不付工錢,但招待得特別好,除酒肉煙茶之外,還要給歌手預備白糖水,午飯則為固定的風味小吃——甜漿子,農忙季節,鑼鼓班子就成了固定組織。班子一般2~3人,一位歌手,一位打鑼,一位挎鼓。除專業歌手外,其他願唱的都可以接唱。歌詞內容除歷史故事而外,大都是根據當時情景現編的,這樣既能指揮賽口,又能督促勞動,鼓舞士氣。
鑼鼓草的演唱形式不拘一格,有領唱、齊唱、獨唱、對唱,無論何種唱法,多是“舊瓶裝新酒”。這些被當地譽為“歌把式”的歌手,都是見多識廣,才思敏捷之人,出口的詞句大都清新活潑,琅琅上口,情緒熱烈,妙趣橫生,常常牽得滿坡歌聲滿坡笑,勞累疲乏霎時消。
打鑼鼓草,主要圖快,有的人怕跟不上,就拖著薅鋤——路跟著大家跑。總之,鑼鼓草是伴隨勞動產生、流傳的。“文革”期間一度絕跡,近年來隨著責任制的落實,山區又興起“幫工”之風,鑼鼓草自然要重振旗鼓,很有“大展雄風”之勢。
薅草鑼鼓——土家民俗文化經典
“太陽落土四山黃,情妹出來撿衣裳。雙手巴在欄杆上。望郎不來哭一場。”日前,小編下鄉採訪時,婉轉的歌聲從田野裡傳來。循聲望去,一位古稀老農在莊稼地裡一邊歌唱、一邊勞作。唱歌的老農名叫蒲耀明,71歲。他剛才唱的是薅草鑼鼓的唱腔。據蒲老介紹,薅草鑼鼓在改革開放前還在流行。農民們在除草的時候,常常打薅草鑼鼓。幾十甚至上百人薅草,由兩名歌手在薅草的人群前面顯眼的地方擊鼓、鳴鑼、歌唱,督促人們又快又好的除草幹活。不同的唱腔、唱法伴隨著不同的鑼鼓節奏。小編請求蒲老拿來鑼鼓表演,蒲老爽快地答應了。上工開始時唱“號子”,七個字一句,一句唱完後,擊鼓鳴鑼。“臘月採茶下大凌,王強為母冰上困。王強為母冰上困,天賜鯉魚跳龍門。”
[1][2]下一頁
漢中鑼鼓草
鑼鼓草的流行,是陝南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獨創出來的一種將勞作和唱打融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因多在播種薅草時演唱,故而得名。
鑼鼓草在各地內容風格不一,有的只有歌師押儀二人,陣容變換機動靈活,程式內容側重禮儀。右的則是歌師押儀三人,陣容龐大,演唱前,脫產的歌師立於陣後,手擎大鑼,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開後,歌師就著節拍敲上一通。唱詞有正本,有即興創作,正本曲調則有《麻雀鬧林》、《野雞撲》和《牛搔癢》。過去打鑼鼓草,要請端公安神,第一支歌叫《立五門》,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壬癸水,北方庚辛金,中央戊已土”。唱罷才人正題。這種鑼鼓草,一般在農忙季節才打,特別是耕地多的農戶,在薅草、採茶、插秧、養蠶等農活就非打不可。
事前,主家要到鄰近農戶家中打招呼,也有不請自到的。來人都是好勞力,雖不付工錢,但招待得特別好,除酒肉煙茶之外,還要給歌手預備白糖水,午飯則為固定的風味小吃”——甜漿子,農忙季節,鑼鼓班子就成了固定組織。班子一般2~3人,一位歌手,一位打鑼,一位挎鼓。除專業歌手外,其他願唱的都可以接唱。歌詞內容除歷史故事而外,大都是根據當時情景現編的,這樣既能指揮賽口,又能督促勞動,鼓舞士氣。特別是在大家薅累了時,歌手們就更來勁了:
哎!薅草莫薅吊頸草,
一顆露水扯活了。
薅草要薅米篩花,
十人見了九人誇。
哎!說要來就趕快來,
莫在後頭緊到捱。
老的捱起黃腫病,
少的捱起“擺子”來。
鑼鼓草的演唱形式不拘一格,有領唱、齊唱、獨唱、對唱,無論何種唱法,多是“舊瓶裝新酒”。這些被當地譽為“歌把式”的歌手,都是見多識廣,才思敏捷之人,出口的詞句大都清新活潑,琅琅上口,情緒熱烈,妙趣橫生,常常牽得滿坡歌聲滿坡笑,勞累疲乏霎時消。
打鑼鼓草,主要圖快,有的人怕跟不上,就拖著薅鋤——路跟著大家跑。總之,鑼鼓草是伴隨勞動產生、流傳的。“文革”期間一度絕跡,近年來隨著責任制的落實,山區又興起“幫工”之風,鑼鼓草自然要重振旗鼓,很有“大展雄風”之勢。
保康民俗: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是在湖北襄樊保康當地農民中流傳的一種生產習俗。過去,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事有換工的習慣,分大工、小工,兩個小工頂一個大工。各種農活都有技術、質量、定額要求。薅草20人左右即打鑼鼓。
薅草鑼鼓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掛鑼鼓架,架上掛著大、小鑼和鈸。 演唱以鼓手為主,既協調唱歌,又指揮 ...
泉州民俗文化 服飾民俗
女性服裝
西方一位著名的服飾大師曾經說過,服裝反映人的型別和時代精神;這句話對我們談論泉州人的服飾民俗文化,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服飾反映人的型別,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尊卑之別、貧富之別、職業之別等等,其中之一即為男女之別。有一位明代人叫康太和,在舉第貴顯前,因家貧而內穿其婦之褲子。遊學永春時,館東 ...
定遠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遊
2012年安徽定遠縣藕塘首屆民俗文化節於日前拉開帷幕。為期3天的文化節,迎來了省內外近20萬遊人、香客,展現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和豐富的山水旅遊資源,有力地推動了該縣旅遊文化的發展。文化節期間,該縣組織開展了民俗文化巡街表演,特色產品展示活動,廟事感恩祭拜活動及經貿洽談等一系列活動。
藕塘是中國共產 ...
老子文化節 讓周至民俗文化找到“回家的路”
3月7日,令人矚目的文化盛會首屆西安樓觀 中國老子文化節圓滿落幕。在這個盛大的舞臺上,弘揚的是老子哲學的普世價值和時代意義,活態傳承的是以集賢鼓樂為代表的周至特有的非遺專案,啟用的更是一批對周至人來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
欣賞《豆村大蜡》的獨特與別緻,領略樓觀鎮《牛鬥虎》的熱鬧與有趣,在喧囂之外 ...
中國白褲瑤部落民俗文化醉倒海內外賓客
冬季的中國白褲瑤之鄉——廣西南丹縣白褲瑤部落,氣溫宜人。當地民眾身著節日盛裝,唱起深情纏綿的情歌,跳起激越粗獷的銅鼓舞,並上演驚心動魄的大刀砍活牛、精彩趣味的陀螺賽、原汁原味的長桌宴,讓五萬餘名來自中國、美國、泰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的賓客大飽眼福,陶醉其中。
白褲瑤族民眾純樸、勤勞、勇敢,總人口三萬多 ...
社群居民秀廚藝 傳播民俗文化
時值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之際,長橋街道舉辦了我們的節日“飄香美食秀健康粽情端午話民俗”長橋社群第五屆“快樂長橋”家庭廚藝大賽,吸引了眾多社群居民的熱情參與。
昨天上午,西南文化藝術中心2樓大廳內人潮湧動。街道工作人員早已將提前泡好的一盆盆糯米、紅豆餡與葦葉端了出來,需要的各類餐具也都一應俱全。九點 ...
十堰民俗文化
從方言、館廟會看十堰人口流動
人口遷徙流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地方開放的程度。十堰是一個移民區,歷朝歷代都在自發滾動流入人口。我們從方言和館廟會狀況可以瞭解大概。十堰的方言十分複雜,大體分為五個大方言區:除城區是普通話區外,鄖縣、丹江日為一方言區,鄖西、房縣、竹山、竹溪各為一方言區,最為特別的是竹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