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浙江蕭山立夏習俗

浙江蕭山立夏習俗

  吃烏米飯。按照蕭山老底子的傳統,立夏當天要吃烏米飯。俗話說:“吃了烏米飯,蚊子不叮咬”。立夏吃烏米飯,夏天不容易中暑,不會被蚊蟲咬。現在,各大超市裡都現成的烏米飯賣。不過,自己動手做的烏米飯,吃起來才更香哦。 烏米飯做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先把烏樹葉子搗爛,在冷水中浸泡,然後去渣,再將洗淨的糯米浸入烏樹葉子汁內,把糯米浸透,變成黑色,再放入鐵鍋裡蒸熟,最後再撒上些白糖,這就搞定啦。有興趣的話,你不妨試一試。 吃鹹肉花蠶豆飯。民間有“立夏見三鮮”之說,這三種“時鮮貨”之一就有鮮蠶豆。立夏當日,除了吃美味的烏米飯,還有吃鹹肉花蠶豆飯這一習俗。人們相信,帶殼花蠶豆形如眼睛,吃了花蠶豆,一年裡眼睛能像新鮮蠶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吃豌豆飯。豌豆飯配料更多,把鹹肉、新鮮豌豆粒、春筍、新鮮香菇切丁炒一炒,再放進糯米繼續炒,然後再加水燜煮。 “秤人”。“秤人”是立夏最引人注目的風俗。老底子的時候,到了立夏這一天,家家戶戶會掛起一杆大秤,全家老少都要稱一稱體重。到立秋那天再稱一次,這樣就知道從立夏到立秋這段時間,體重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聽年紀大的人說,這裡還有一個典故,說的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是心服口服。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看望蜀主一次。因囑吒之日,正好是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每年立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晉武帝滅蜀擄走阿斗後,孟獲依然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阿斗,並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也就不敢欺侮阿斗。這樣,阿斗的日子得以過得清靜安樂。從這一傳說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清靜安樂”生活的嚮往,因立夏秤人給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就藉此習俗,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老一輩人說,舊時過立夏都很講究。但是現在,立夏的一些民間習俗已慢慢地被人們淡忘,以致很多“80後”、“90後”和“00後”已不知道過立夏都有哪些習俗了。

浙江立夏習俗與風俗盤點

  世界很大,各個地方都有他們自己的風俗和習俗。風俗與習俗是一種歷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與習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

  下面就由小編來為你們盤點一下浙江文化立夏習俗與風俗盤點。

  一、習俗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領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備了果品餅餌,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浙江民間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謠寫道:

  青梅夏餅與櫻桃,臘肉江魚烏米糕。

  莧菜海螄鹹鴨蛋,燒鵝蠶豆酒釀糟。

  茶葉蛋:茶葉蛋還是立夏的一個娛樂專案。食前可在家人、鄰里、同學間開展拄蛋比賽。年輕母親還可用五彩絲線織個蛋套,將茶葉蛋掛在孩子胸前。

  “腳骨”筍:立夏吃“腳骨”筍有“腳骨健健過”之意,也是民間祈求健康的一種借代。

  菜羹:寧波人傳說立夏吃了,一個夏季可保持皮膚光滑,不生瘡癤。

  吃槐豆――浙南農村有這個習俗,食之可健身固齒,尤以兒童、青年為宜。

  吃立夏餅――杭州一帶的習俗,源於民國時期,市面上常有麥芽餅製售,現在已不再吃得到這種地道的立夏餅,但仍可吃到另一種類似的“立夏餅”,形狀上比蘇式月餅略小。

  吃烏米飯——用烏飯樹葉煮糯米,捏成一個個呈烏褐色的飯糰子,杭州一帶流傳著立夏吃烏米飯的習俗。

  編織蛋套,把茶葉蛋裝裡面掛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過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裡美滋滋的。

  稱人――舊時,每到立夏之日,家家戶戶都要用大稈秤“稱人”。稱的時候有講究,秤錘只能從裡往外捋(表示增加),不可以外往裡捋(表示減少)。

  烏米飯的來歷

  關於“烏米飯”的來歷有不同的說法,最為人信服的說法是:戰國時期,孫臏被龐涓陷害,被關進豬舍。為瞞過龐涓爪牙的監視,老獄卒用烏飯樹葉煮糯米,捏成一個個呈烏褐色的極像豬糞的飯糰子,偷偷送給孫臏吃。孫臏吃了這種飯糰,不但活了下來,而且身體更加強壯了,並終於逃出了監獄,報了仇。因為孫臏第一次吃烏米飯正值立夏那天,所以杭州一帶流傳著立夏吃烏米飯的習俗。

  二、風俗

  1、嵊州立夏有鬥蛋的風俗。

  是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立夏習俗:南方地區吃筍、槐豆、“五色飯”

  四川、巖坦山區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在廣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五色飯


浙江東陽春節習俗

  “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乾淨,以免禍患滋生。 “抲年鬼”者,都為街頭乞丐或無業遊民,頭戴一頂武狀元帽,臉掛一串紅鬍子,手執寶劍,腰繫鐵索,很象鍾馗打扮,挨家串戶地進行吆喝抲鬼。後面跟一 ...

浙江溫州春節習俗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餈。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餈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餈,麻餈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餈”。吃麻餈、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 ...

浙江紹興春節習俗

  在紹興,一跨入農曆十二月,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買酒、春糕、裹粽、撣塵、殺雞宰鵝、買魚買肉,準備新年穿戴的衣著鞋帽,購置饋贈親友的禮物等等,可謂忙得不可開交,唯恐籌措不周,鬧出笑話。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種富有粘性的糖,藉此粘住灶神的牙齒,使他沒法向玉皇大帝陳說人們的過失。送灶神之後 ...

立夏習俗須知九宜一忌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此時,“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關於立夏,各地有很多的習俗禁忌,王浩驊特為大家總結了一下立夏時節的習俗宜忌,供大家參考。 一、 立夏日宜掛雞蛋 俗話說“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立夏這日,人們用紅茶或核桃殼煮蛋,稱“立夏蛋”。並將 ...

蘇州立夏習俗

  5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按照老蘇州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要嘗時新、掛鴨蛋、立夏稱人,還要在自家院子裡辦一場踐春宴,迎接夏天的到來。點滴民俗中,透露出老蘇州人濃濃的鄰里鄉情。 一、嘗三鮮 這三鮮是哪三鮮呢?據介紹,三鮮有地三鮮,指的是蠶豆、蒜苗、莧菜;樹三鮮,指的是香椿、梅子、櫻桃;水三鮮,指的是 ...

立夏習俗: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誌》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 ...

立夏習俗:福州煮鼎邊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