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海南清明節習俗細數

海南清明節習俗細數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海南,流傳下來很多的清明習俗。而這些習俗的背後,總是有著或多或少的故事。海南是華僑之鄉,每年清明,不僅有家鄉親人進行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瓊籍鄉親也紛紛趕回海南,回鄉掃墓。緬懷先人,寄託鄉情。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就跟小編一起走進海南文化看看吧。

  添土上墳,掃墓祭祖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海南漢族人均為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後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符策超對記者唸誦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飯珍”五花肉都不能少

  “每到清明,我們一家人就要回老家祭祖,媽媽一大早就會起來準備祭祖的食物,這一餐的搭配就是‘飯珍’和五花肉,香噴噴的‘飯珍’加上可口的五花肉,總是讓人垂涎欲滴、百食不膩,”市民葉小姐說道。

  葉小姐口中的“飯珍”,指的是飯糰。老一輩的海口人對清明節飯糰有著難以捨棄的情結,他們認為飯糰象徵著“圓滿富足,閤家團圓”。“米飯剛出鍋,還正冒著熱氣,媽媽就會拿勺子舀出一些飯放在手掌上,然後用雙手熟練地裹飯糰。”葉小姐說,飯糰越圓,就意味著家裡越“團圓”,“媽媽的手經常讓飯燙得通紅,一些白霧還從她的手心裡飄散,幾十年來,年年如此,從未間斷。”

  除了飯糰,海口人掃墓祭祖時還會帶上五花肉,富足的家庭還會準備一隻烤乳豬。“因為過去貧苦的年代,一塊五花肉是貧苦人家對美食的最高定義,於是到了清明,很多人一定用這道‘最高規格’的五花肉供奉給祖先,祈求家族世世代代富足美滿,”葉小姐說道。

  踏青、放風箏也流行

  除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也是海口人的清明習俗,或在田野遊玩,或在郊外放風,感受鄉野氣息。“還沒放假我就策劃好了,一家人一起郊外踏青去。”上班族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平常工作忙,有時週末還要加班,這次要藉著清明小長假的機會,帶上孩子一起去鄉村遊玩,“一家人圍坐在草地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聊著天,看著孩子們嬉戲打鬧,想想都覺得很棒。”

  清明放風箏的習俗由來已久。據稱,古人會在清明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後等風箏升到天空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放風箏是清明的習俗,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帶上家人出來放風箏,大家都樂在其中。”市民王先生笑著告訴記者,“中國有句古話叫‘鳶著長壽’,經常放風箏還有利於長壽。”

  海南各地過清明:

  海南人過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內容,但因為海南本身是一座移民島,來自大陸各地的民風習俗在這裡互相滲透,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部分地區清明習俗也略有不同。

  東部地區: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一般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為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後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

  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後輩平安。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細數清明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細數清明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北京

  北京,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活動。此外,清明節之所以吃寒食,傳說為了紀念春秋時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只吃寒食。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川渝

  川東和重慶萬州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四川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兇,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安徽

  安徽不同地區清明節的習俗也不一樣,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於墓樹,稱為贐野鬼;合肥家家戶戶則習慣在門頭上方懸柳枝、往墳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鄉踏青遊春。清明節的習俗除了祭祖、掃墓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山東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餚,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乾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有諺語道:“打千罵萬,清明一飯”。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江蘇

  江蘇省清明節習俗,泰州農民於清明節舉行划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丹徒縣圌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上海舊俗在清明節吃桃花粥、紫筍茶,並有祭厲臺、迎城隍出巡的習俗。徐州清明節的傳統老習俗豐富,不僅要吃蒸菜和青糰子,還要插柳、上墳祭祖、掩骨會、掃“金銀灰”、春遊踏青遠足。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浙江

  在浙江,清明俗稱祭清明,或“祭墳”拜太公,縉雲祭清明各地有異,有的地方清明日了祭墳,必須在清明早幾天上墳,有的地方卻一定清明日上墳,一般本族人拜太公都提早幾天祭拜,先祭拜太公,後祭自己各戶的祖宗。祭清明時先給祖墳“加土”或“添土”,即用畚箕取土新增在祖墳之頂。祭品擺好,先點蠟燭,後點香,按人多少髮香,由輩份高的,主祭禱詞,後大家一起跪拜。祭畢,小孩子可以分享清明餜吃。最後收拾祭品離開,所有的墳都要到過,全用同樣的程式祭祀。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上海

  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

  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因此前往上述區域的人次達到一百餘萬之多,從而在清明前後數天往往會造成出省交通的擁擠。

  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

  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福建

  閩南僑鄉對於清明節十分重視,閩南清明節習俗是民間傳統的溯源追本節日,其主要活動力掃墓祭祖。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廣東

  在廣東,清明掃墓,稱為“掃山”或“拜山”。清明時節廣東地區已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廣東人過節的主要禮俗主題。清明節在廣東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廣東有“行清”與“踏青”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親近自然,行清則是一家或一族人約定時間一起去掃墓。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清除,祖墳扎紙,然後擺上祭祖金豬、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貢品進行拜祭,最後鳴放鞭炮。完成了拜祭儀式後,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聚宴,或野炊或回家聚宴。自古以來都有舉行清明會、吃清明宴的習俗,全族男女老少都參加,場面宏大、熱鬧非凡。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港澳

  港澳的清明習俗與廣東大體相同。清明時節,香港民眾一般會到先人墓前拜祭,焚燒香燭、冥鏹,清除雜草及供奉水果、香酒、鮮花、燒豬或白切雞等。儘管香港大部分墳地墓園都有公共交通連線,但清明節當天交通依然擁堵。民眾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錯峰祭拜,而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廣西

  按照廣西的習俗,晚上掃墓是禁忌。清明祭掃要按祖先的輩分進行,先掃祖墳,再掃家墳。按照習俗,祭掃的程式是先將墓園打掃乾淨,若墓地是在山上的,要將墓地裡的雜草清除乾淨;然後是祭祀,過去人們都喜歡將攜帶的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供祭在親人墓前,上香、敬酒,然後叩頭行禮祭拜,表達對先人的尊敬,寄託哀思。在廣西,許多人會提早製作五色糯米飯,還有三牲(雞、豬肉、魚),寓意子孫衣食豐厚,年年有餘。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臺灣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細數清明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各地習俗有: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清明節各地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細數清明節各地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北京   北京,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活動。此外,清明節之所以吃寒食,傳說為了紀念春秋時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只吃寒食。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川渝   川東和重慶萬州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 ...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清明節各地習俗

   清明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北京   北京,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活動。此外,清明節之所以吃寒食,傳說為了紀念春秋時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只吃寒食。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川渝   川東和重慶萬州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 ...

被遺忘的春節習俗

  春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這麼多年的傳承,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流傳下來,但是還有一些習俗漸漸地被人們遺忘了,今天,就看看那些被我們遺忘的習俗吧。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 ...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那些不為人知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吃月餅   據現有記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源於唐代,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其美味可想而知。   賞月   ...

滿族傳統節日與習俗

  滿族文化即使在沒有入主中原,成為封建王朝統治者之前也是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滿族在歷史上經過多次的變遷和融合,但是都沒有遺失根本,有著獨立的語言,自己的傳統吉日和傳統習俗保留了下來。   滿族大多都和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   1、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 ...

極具特色的海南特產茶葉

  茶葉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飲茶、品茶和賞茶的歷史。而中國在不同地區具有的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各地方不同的茶品種,在新興的海南文化裡就有著許多極具特色的海南特產茶葉!   海南具備各種特色茶葉,最常見的有海南蘭貴人、海南綠茶、苦丁茶、椰子茶、雪茶、香草蘭等,並且每一種茶葉有各自的效果。 ...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