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淄博民風民俗

淄博民風民俗

  在山東半島中部有一座南依沂蒙山區,北臨黃河,東接濰坊,西望濟南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淄博。

  它古老而又年輕,它是著名的"陶瓷之都""絲綢之鄉",是齊文化的發源地,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裡的人民勤勞、熱情,他們同樣有瑰麗的文化,有自己的民風民俗,於是,在寒假期間我們開始了這個調查。除夕前後,人們購年貨、買新衣服、放鞭炮,處處張燈結綵,鞭炮聲淹沒了我們的歡笑。

  在元宵節之夜,家家戶戶扶老攜幼,紛紛出門觀燈賞月、遊覽良辰美景,是人們保持了千百年的習俗。淄博市是聞名海內外的花燈之鄉,每年元宵前後,無論鄉村還是城市,人們都要張燈結綵,各種民俗活動如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民俗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熱鬧非常。元宵之日,在山東淄博地區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感受到歡樂浪潮的衝擊。

  打鐵花是淄博地區獨特而古樸的民間娛樂,據說產生於元朝。那時,這裡的冶鐵業特別昌盛,鐵水熔化之後,金星四濺,這觸發了人們的創作靈感,於是一項神奇而又壯觀的民間活動--- 打鐵花便產生出來了。

  打鐵花有很高的技術性,打花者無不使出渾身的絕招,打它個滿天開花。

淄博的民俗民風

  嫁娶:男婚女嫁,憑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定。男女可不見面,一切由家長和媒人包辦,本人不得自主。從定親到結婚,禮儀繁多,富家尤甚。富裕人家婚嫁程式是: 提親定親:講究門當戶對,經媒人串說稱作提親。雙方認定可以作親,男家請先生算命,測生辰“八字”,相合,方定親。定親程式為 送書子 (也稱下柬),男方用印有“地久天長”、“願結秦晉”等字的龍風紅柬,寫上男女生辰“八字”及“恭懇金諾"等語,一式兩份(雙方備份),附上衣料、首飾、紅綁腿帶等物品, 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收後,與“謹遵鈞命”回帖,壓回筆硯或鞋帽襪等,婚姻正式確定。送日子:男女到了婚齡,男方請人擇定結婚吉期,寫紅帖送往女方。雙方根據吉期做結婚準備。

  催妝:婚前兩天,男方用食盒盛鯉魚一對、公雞一隻、豬腿一對及艾蒿、蔥等禮品送往女家,稱“催妝”。食盒上貼大紅對聯: “未及迎親先納彩,略借奠雁作催妝”。

  送奩房:婚期早晨(有的前一天),女家將奩房(嫁妝)送往男家,男家對送食房人招待酒宴給賞錢。奩房的多少,窮富各異。一般是桌、椅、櫃、箱、臉盆、被褥和衣服,並有繡花枕頭若干,有的多達二三十對,以備分送給婆家長輩。

  結婚:吉日上午,新娘坐花轎前往男家。轎前旗、傘、吹鼓手,吹吹打打,稱“送親”。悅莊以東地區,新郎坐藍轎先到女家,舉行儀式後,藍轎在前,花轎在後,稱“迎親”。花轎有兩“送客”護送。送客多為新娘的兄弟。新娘身穿紅襖,系裙子,戴蒙頭紅 (布),懷揣銅鏡或青錢,腳踩紅包袱包裹的粘糕。轎到門前,兩女“架客”開啟轎簾攙扶新娘下轎。過門時鼓樂鞭炮齊鳴,紅氈或紅席鋪地,新郎在前,新娘在後。人門兩邊各放火盆,門檻上放一馬鞍,意取紅火與平安。新人在香案前拜天地隍,賓客喜宴開始,新娘進入洞房。架客將新娘矇頭紅取下,交婆母抱一抱,意為早抱孫子。晚上,晚輩進洞房嘻鬧,向新人索取糖果,名日“鬧房”。次日晨新娘給公婆磕頭認親,上午祭祖墳。第三天新娘回孃家,稱 “回門”。

  喪葬:舊社會,喪葬用木棺土葬。病人死前家人為其穿壽衣,死後淨面、理髮。放置靈床上,燒“倒頭馬”,供“倒頭飯”,點長明燈。子女披麻戴孝,到土地廟“潑湯”、“關盤纏”,早晚各1次。長子拿竹杆站於凳上,面向西方喊“爺(或娘)呀上西天”,名曰“指路”。鄰里 幫助辦理喪事,親友帶供品祭儀弔唁,或付人情 (錢),近親獻“茶食”,女婿獻“銘旌”。

  做壽:老人每逢生日,子女近親為其祝壽,花色品種獻酒肉糕點等,以表孝心。

  溫鍋:新屋落成,喬遷新居,親友攜帶禮品前去祝賀。

  往粥米:婦女生孩子,男孩第6天,女孩第9天或12天,孃家送雞蛋、紅糖、米、面等物品。

  添囤:出家的閨女分家,另立門戶,孃家人送糧食、炊具、酒菜等,意為幫助安鍋立灶,獨立生活

思茅民風民俗指南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過去流行著占卜雞卦的習俗,即以看雞頭、舌、嘴、骨、眼及雞蛋等推斷吉凶,仲裁有罪與否。各民族擇其不周部位問卜。布朗族、彝族以殺雞取出腿骨,以竹籤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雞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籤倒向何方來定吉凶,如不通,則不能出遠門,不能與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預先推備好的竹籤將雞刺死,抽出雞股骨,按左股骨在左,右股骨在右的秩序把下端捆在一起,呈 “v”字形,以確定吉凶。苗族是挑選一隻公雞,宰殺煮熟,將兩隻雞腿割下,剔淨肉後,看兩根腿骨中的間隙大小,長短是否一致,若一致,表示兆頭好,若不一致,則視為兆頭不妙。現今這種雞卦占卜風俗在各民族中在逐漸改變。


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 ...

藏族民風民俗 概述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在稱呼藏族朋友的時候,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啦”字,“啦”是敬稱,這樣顯得尊重他,特別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這是很不禮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時,在室內要盤腿端坐,腳底不要朝著人,不要東張西望。   藏族禁忌殺生,佛教徒在這方面更為嚴格。雖他們也吃牛羊肉,但不親 ...

瀋陽民風民俗

  1、瀋陽秧歌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瀋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瀋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瀋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 ...

中山民風民俗

  □慈善萬人行   始於1988年,每年農曆大年初七舉行。其目的是發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為紅十字基金募集捐款。   □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原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民間習俗,在中山水鄉地區這項活動十分普遍,並演變為一項群眾性的體育活動。   □沙溪龍獅鶴鳳舞   龍、獅、鶴、鳳舞早在6 ...

張家界的民風民俗

  張家界市是多民族聚居區,主要為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9個少數民族,共計111.8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155.2萬人的72.06%,其中土家族98萬人,白族10.8萬人,茵族2.96萬人。在漫長的繁衍、發展、承傳過程中,在原始險惡的生存環境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民族性格和風俗習慣。   土家族   土家 ...

保山民風民俗介紹

  居住在雲南保山地區騰衝、龍陵縣的傈僳族,性格粗獷豪爽,每到農曆二月初七便舉行驚險的刀杆節。此外,還有農曆正月十二的牛王節、農曆五月十三的忌蟲節等幾個較有特色的節日。   傈僳族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七   傈僳族刀杆節的舉行,往往是夜幕降臨時分,人們先點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盡,形成一個彤紅的火塘時,若 ...

承德民風民俗

  承德市民族風情濃郁,這裡自古就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秦漢至元明時期,匈奴、鮮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曾先後在此遊牧。清王朝時期,滿、蒙、藏、維、回、漢等民族文化在這裡融合會聚,上演了一幕幕民族團結的歷史活劇。土爾扈特迴歸、六世班禪東行覲見乾隆皇帝、烏蘭布通康熙大戰葛爾丹和多倫會盟等著名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