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淄博的民俗民風

淄博的民俗民風

  嫁娶:男婚女嫁,憑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定。男女可不見面,一切由家長和媒人包辦,本人不得自主。從定親到結婚,禮儀繁多,富家尤甚。富裕人家婚嫁程式是: 提親定親:講究門當戶對,經媒人串說稱作提親。雙方認定可以作親,男家請先生算命,測生辰“八字”,相合,方定親。定親程式為 送書子 (也稱下柬),男方用印有“地久天長”、“願結秦晉”等字的龍風紅柬,寫上男女生辰“八字”及“恭懇金諾"等語,一式兩份(雙方備份),附上衣料、首飾、紅綁腿帶等物品, 由媒人送往女方,女方收後,與“謹遵鈞命”回帖,壓回筆硯或鞋帽襪等,婚姻正式確定。送日子:男女到了婚齡,男方請人擇定結婚吉期,寫紅帖送往女方。雙方根據吉期做結婚準備。

  催妝:婚前兩天,男方用食盒盛鯉魚一對、公雞一隻、豬腿一對及艾蒿、蔥等禮品送往女家,稱“催妝”。食盒上貼大紅對聯: “未及迎親先納彩,略借奠雁作催妝”。

  送奩房:婚期早晨(有的前一天),女家將奩房(嫁妝)送往男家,男家對送食房人招待酒宴給賞錢。奩房的多少,窮富各異。一般是桌、椅、櫃、箱、臉盆、被褥和衣服,並有繡花枕頭若干,有的多達二三十對,以備分送給婆家長輩。

  結婚:吉日上午,新娘坐花轎前往男家。轎前旗、傘、吹鼓手,吹吹打打,稱“送親”。悅莊以東地區,新郎坐藍轎先到女家,舉行儀式後,藍轎在前,花轎在後,稱“迎親”。花轎有兩“送客”護送。送客多為新娘的兄弟。新娘身穿紅襖,系裙子,戴蒙頭紅 (布),懷揣銅鏡或青錢,腳踩紅包袱包裹的粘糕。轎到門前,兩女“架客”開啟轎簾攙扶新娘下轎。過門時鼓樂鞭炮齊鳴,紅氈或紅席鋪地,新郎在前,新娘在後。人門兩邊各放火盆,門檻上放一馬鞍,意取紅火與平安。新人在香案前拜天地隍,賓客喜宴開始,新娘進入洞房。架客將新娘矇頭紅取下,交婆母抱一抱,意為早抱孫子。晚上,晚輩進洞房嘻鬧,向新人索取糖果,名日“鬧房”。次日晨新娘給公婆磕頭認親,上午祭祖墳。第三天新娘回孃家,稱 “回門”。

  喪葬:舊社會,喪葬用木棺土葬。病人死前家人為其穿壽衣,死後淨面、理髮。放置靈床上,燒“倒頭馬”,供“倒頭飯”,點長明燈。子女披麻戴孝,到土地廟“潑湯”、“關盤纏”,早晚各1次。長子拿竹杆站於凳上,面向西方喊“爺(或娘)呀上西天”,名曰“指路”。鄰里 幫助辦理喪事,親友帶供品祭儀弔唁,或付人情 (錢),近親獻“茶食”,女婿獻“銘旌”。

  做壽:老人每逢生日,子女近親為其祝壽,花色品種獻酒肉糕點等,以表孝心。

  溫鍋:新屋落成,喬遷新居,親友攜帶禮品前去祝賀。

  往粥米:婦女生孩子,男孩第6天,女孩第9天或12天,孃家送雞蛋、紅糖、米、面等物品。

  添囤:出家的閨女分家,另立門戶,孃家人送糧食、炊具、酒菜等,意為幫助安鍋立灶,獨立生活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解釋:猶春季。《後漢書·楊震傳》:“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梁元帝《春日》詩:“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張協<苦雨>》:“有弇興春節,愁霖貫秋序。”宋代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節名:古指立春。今指農曆正月初一,是新一農曆年的開始,是中國的傳統盛大節日(也包括除夕與初二初三)。舊題宋尤袤《全唐詩話·王起》:“既遇春節,難阻良遊,三五人自為宴樂,並無所禁。” 宋文天祥《獄中》詩:“春節前三日,江鄉正小年。”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火線春節夜》:“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裡,誰會想到這一天就是春節呢。”

  為農曆正月初一日。公曆日期不固定,一般是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清以前的2000多年,是以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歲首(相當於現在春節),意思就是春天從這天開始。直到1913年7月,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檔案,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次年實施。故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春節是1914年元月26日。

  “最早春節”(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春節”(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整30天。

  什麼叫閏春節?閏春節又稱閏正月,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最近一次要到2262年,我們這一代人無緣得見。

  農曆新年指中國及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傳統上稱為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歲首、正旦,現在一般稱為新年、大年,口頭上亦稱為過年、度歲、慶新歲;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為“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為“正月”(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韓語稱為“??”(此乃固有詞,即新年之意)。

  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之外,蒙古、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完畢為止。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幾十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的名稱隨著時間而變化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釋出的《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曆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歷史上的不同朝代,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代以一月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秦代以十月為歲首。西漢時,漢武帝下詔推行太初曆,才明確規定一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曆新年。

  春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遊動。立春則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

鞍山民俗民風

  燈宮舞

  "鬧燈官"舞蹈,由一人裝扮成燈官。身穿官服,頭戴纓帽,另由一人裝扮成燈官娘,身著紅襖,兩耳上掛著紅辣椒,6個滿族少女身著滿族節日服裝,手持豐燈,翩翩起舞,戲耍著燈官。燈官乘坐一臺花轎,為便於表現,轎子是用一根扁擔,轎伕抬著,燈官站、坐在轎杆上進行幽默、形象表演,燈官娘娘緊隨轎旁,兩人邊覆邊逗,配合默契,曲調滿族特色強烈,演奏得抒情、流暢,是迄今滿族民間舞蹈中最有風味、活力、美感的舞蹈。

  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又名海城秧歌,迄今已由300多年的歷史。初為兩足落地,叫地秧歌;後在清咸豐年間,變地秧歌為高蹺。它以既火爆,又嚴謹、細膩,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在遼南、東北乃至全國久負盛名,並以獨特的民族風格政府了國際藝壇,逐步走向了世界。

  鞍山玉雕

  鞍山玉雕興於清末民初,更盛於當代。工藝多受河北、北京藝人影響,屬中國北方流派。以立體圓雕、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透雕等技法。其造型簡練古樸,打磨光滑,氣韻生動傳神,素有古遼河紅山文化遺風。

  如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華夏靈光岫玉塔燻”、“蟈蟈簍”等作品就是岫巖玉雕的代表。岫巖玉雕產品可謂林林總總,應有盡有。就其用途而言,可分為祥瑞玉、用品玉、玩賞玉、觀瞻玉、保健玉、禮品玉。孔子說:“蓋天下堅潔精美之品無過於玉者”,得其一件足以陶性怡情,受益無窮。


苗族民俗民風

  “滾山珠”蘆笙舞,在多次的蘆笙舞表演中,堪稱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她集蘆笙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為一體。頭戴野雞翎帽,身著繡花白褂,腳著麻耳草鞋,或時以頭為足、或時以人攀肩,在盛滿水的碗與碗之間,邊吹蘆笙邊進行舞蹈技巧表演,被國家文化部領導贊為貴州高原明珠。“滾山珠”原名為地龍滾荊,以叫滾地龍。苗語叫“子 ...

彝族民俗民風

  彝族是烏蒙高原上的一個古老的民族,早是公元前二三世紀就在這裡生息繁衍,建立各自的封建領主政權——祖摩(君長)制政權。彝族能歌善舞,很早就有了本民族古老的文字,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西南夷君長數以十計”的時代,封建領主互為依存,互通婚姻而又互相防範,反映在文化、習俗、禮儀上就既呈現出統一性,又有各地區不同的 ...

鞍山民俗民風介紹

   "鬧燈官"舞蹈,由一人裝扮成燈官。身穿官服,頭戴纓帽,另由一人裝扮成燈官娘,身著紅襖,兩耳上掛著紅辣椒,6個滿族少女身著滿族節日服裝,手持豐燈,翩翩起舞,戲耍著燈官。燈官乘坐一臺花轎,為便於表現,轎子是用一根扁擔,轎伕抬著,燈官站、坐在轎杆上進行幽默、形象表演,燈官娘娘緊隨轎旁,兩人邊覆 ...

春分習俗有哪些 關於春分的十大民俗民風

  春分習俗有哪些 關於春分的十大民俗民風   1、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這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粘雀子嘴   ...

淄博民風民俗

  在山東半島中部有一座南依沂蒙山區,北臨黃河,東接濰坊,西望濟南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淄博。   它古老而又年輕,它是著名的"陶瓷之都""絲綢之鄉",是齊文化的發源地,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裡的人民勤勞、熱情,他們同樣有瑰麗的文化,有自己的民風民俗,於是,在寒假期間我們開 ...

思茅民風民俗指南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過去流行著占卜雞卦的習俗,即以看雞頭、舌、嘴、骨、眼及雞蛋等推斷吉凶,仲裁有罪與否。各民族擇其不周部位問卜。布朗族、彝族以殺雞取出腿骨,以竹籤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雞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籤倒向何方來定吉凶,如不通,則不能出遠門,不能與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預先 ...

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