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述中國古代社交禮儀

淺述中國古代社交禮儀

  社交禮儀是用於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首選行為規範和慣用形式,是人際交往中必備的道德素養。良好的設計禮儀,對於事業的成功大有幫助。中國古代非常注重禮儀,那麼中國古代社交禮儀有哪些呢?一起來中國禮儀文化中看看。

  拱手

  也稱“拱”、“作揖”。漢族的交際禮節。見面時,雙手合抱舉前,向對方致意。上古時已有此俗。最初大概是模仿帶手枷的奴隸,意為原作對方奴僕,供其使喚。今有些老年人也行此禮。武術比賽、街頭獻藝時,或演員上場亮相時也行此禮。

  跪拜禮

  在一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一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蓆,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物件,作了嚴格的規範,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兇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今在拜神、拜祖時仍有殘留。

淺述中國敬酒禮儀的禮節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含各種禮儀,它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餐桌上除了吃要特別注重禮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喝。酒是餐桌禮儀的必備物品。喝酒是為了活躍氣氛,那麼敬酒應該注重哪些禮節呢?一起來酒文化裡看看吧。

  敬酒的禮節就是先稱呼對方,說敬對方一杯酒,如果距離在兩個手臂距離以外,你應該先站起。雙手舉杯,以示尊敬。敬酒辭圍繞對方展開,一般是酒席開展目的。還有就是圍繞他的特點等他愛聽的話。

  如果不大會說,很簡單,生意人祝他生意興隆,老人祝他越活越年輕,年輕人祝他前程似錦,女孩祝她越長越漂亮。人很重要的是聰明,會學。要會看,會聽,看別人說什麼,學著點。幽默的祝酒辭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別人勸酒的時候,可以反客為主,說“怎麼能讓您敬我酒呢,應該是我向您敬一杯才對。”然後起立舉杯,說敬全體一杯,這樣他們下來就不好意思挨個對你勸酒了,可以少喝很多杯。上廁所,接電話也是很管用的一招。我之前怕喝多,看形勢不對,我就偷偷把手機設個鬧鈴,過幾分鐘鬧鈴響,我說我去接電話,出去半天不回,近來後道歉,隨便說個什麼事。很簡單。

  其實靈活才是最重要的。靈活掌握,熟練運用。女孩就算會喝也不能喝多,半斤量要讓所有人都相信你只能喝3兩多。不會喝酒,但是在大家勸說下,抿一下酒杯,這種女孩才是人們所欣賞和喜歡的。保護了自己,又不失風姿,顧全了對方面子,還會讓老闆賞識。這才是你應該學會的。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面子。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武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古代社交禮儀劇本

  《儀禮》有《士相見禮》一篇,記敘入仕計程車初次去見職位相近計程車的禮節,以及貴族之間相交的雜儀。《禮記·曲禮》說:"禮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說,所謂禮,就是透過自謙的方式來表示對他人的敬意。這一觀念在《士相見禮》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儀節似乎有些瑣碎,但卻散發著典雅的氣息。 不以摯,不敢見尊者 初始入仕計程車,要去見另一位職位相近計程車,是一件很鄭重的事。彼此素昧平生,對方是否願意接見不得而知,如果貿然闖到對方家中求見,則有強加於人之嫌,是不禮貌的表現。或者雖然對方不會拒絕接見,但時間上不方便,不速之客會使主人無所措手足,同樣是失禮的表現。


享用自助餐用餐禮儀

  自助餐是近年來借鑑西方的現代用餐方式。它不排席位,也不安排統一的選單,是把能提供的全部主食、菜餚、酒水陳列在一起,根據用餐者的個人愛好,自己選擇、加工、享用。我們一起去看看自助餐的用餐禮儀文化吧。   採取這種方式,可以節省費用,而且禮儀講究不多,賓主都方便;用餐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活動、隨意交際。在舉 ...

中國古代用餐禮儀知多少?

  吃飯不能把碟子扣過來,幾乎中國古人對吃飯的每一個細節都作了要求。不管出於什麼理由,這些規矩都曾經存在過,也能多多少少放映出古代人們的飲食生活和用餐禮儀文化。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國古代進食的時候講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飯不能說話等等。某些規矩是出於禮貌和身份,也就是古人說的“尊品”;有一 ...

中國古代婚姻禮儀分別有哪些

  婚姻乃人生頭等大事,但在古代婚姻並不是你情我願。古時候,“婚姻”二字寫作“昏因”。男子在黃昏時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來,所以叫做“昏因”。那麼,中國古代婚姻禮儀有哪些?一起來中國禮儀文化中看看。   三書六禮   聘書:訂親之書,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納吉(過文定)時用。禮書:過禮之書,即禮物清單,詳盡 ...

中國古代用餐禮儀大有講究

  餐桌禮儀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吃飯用餐時的禮節,用餐禮儀可算是源遠流長。在我國古代,用餐禮儀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早在周代已經開始實施了。那麼,中國用餐禮儀有什麼講究呢?一起來中國禮儀文化中看看。   用餐,要講究文明禮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讓長輩先動碗筷用 ...

中國古代飲食禮儀,你知道多少?

  飲食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民以食為天,隨著發展在餐桌之上不再單純的只有中國飲食文化,摻雜了諸如人際交往,溝通等等方面的內容,在餐桌上還能表現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素質,應運而生的便是在飲食上的禮儀。   任何民族都有富有特點的飲食禮俗,發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而且有從 ...

中國古代宮廷禮儀講解

  在古代,禮儀是一種尊重,也代表著一種權利。在皇權的高度集中之下,各種維護封建統治的典章禮儀制度嚴謹完備。宮廷禮儀也是體現出了皇家的尊嚴,那麼古代宮廷禮儀都有哪些呢?一起來中國禮儀文化中看看。   1、皇家祭祀   祭天也稱祀天、郊祀、南郊,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也是歷代帝王祭祀典禮中最莊嚴、最隆重的活動。 ...

中國古代禮儀故事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