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

  1、江南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2、泰寧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農婦們把當天採摘的暖菇草洗淨,曬去水分,用石臼搗碎,拌入事先磨碎的糯米粉和大米粉,攪拌均勻,不稀不硬,放在手心剛好可以揉捏成餅狀。拌入的大米粉要少量,太多了,蒸不熟,吃起來不嫩滑。餡料也有講究,將臘肉、香菇、油炸豆腐乾、春筍、大蒜等切碎後置鍋炒,愛吃酸辣的還可以拌入辣椒粉或酸菜。把餡料放入暖菇餅裡包好,放入鍋裡蒸熟即可食用。

  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北片的多在農曆二月初四吃,民間說法叫“春社”,家家戶戶大包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這一天,遠近的親朋好友來來往往,品嚐暖菇包,人越多越好,以示主人為人豪爽、熱情。

  3、潮汕食薄餅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蒸樸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饑荒年,採此樹葉充飢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採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製成樸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4、客家清明飯

  每年的清明節,在客家地區,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趁便採摘些鮮嫩的苧葉、艾葉、白頭翁、魚腥草、雞屎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於做青粄,俗稱清明粄。

  清明粄的做法:先將採回的各種青草嫩葉洗淨、去梗,放入鍋中煮沸後,撈起置大盆中以清水浸泡。另取新鮮優質粘米、糯米各一半,以清水搓洗後浸泡2~3小時,濾幹水分後,用石碓(現已改用機械)搗碎,以粄帕(又稱籮鬥)篩出又細又嫩的米粉。接著撈起浸泡的各種青葉,擠揉成團,倒入碓臼中搗爛後,將篩好的米粉也倒進碓臼中,同時加進適量過濾後的糖水再搗,充分搗勻成青色粄團,取出粄團置於案板上使勁反覆搓韌,做成圓扁形或手指條形青粄蒸煮皆宜。

  清明粄具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它性溫可驅風祛溼,如加有使君子葉的,還可驅除腸道寄生蟲,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因而又稱它為藥粄。最適合清明前後溼度大的季節食用,所以,清明節人人吃清明粄的習俗在客家地區能代代相沿。

  5、四川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6、泉州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麼一些主料菜餚: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7、閩東烏稔飯

  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清明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清明時節各地人們吃的美食

  清明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 清明時節各地人們吃的美食

  1、青團

  清明節的時候江南地區有吃青團的飲食習俗,青團是用漿麥草研磨出汁,用漿麥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均勻,然後在中間加入豆沙餡,蒸熟之後就是青團了。

  2、暖菇包

  有的人會覺得暖菇包是什麼,都沒有聽過,其實暖菇又被叫做鼠麴草,鼠麴草大家就不陌生了吧,而暖菇包就是用鼠麴草做成的,在清明節的前後食用。

  3、子推饃

  子推饃又被叫做老饃饃,在裡面包有紅棗或者雞蛋的餡料,子推饃的吃法比較講究,不同的形狀給不同的人吃,像男性一般食用的是圓形的子推饃,已婚的女性食用的則是梭子形狀的子推饃,未婚的女性食用的是抓髻形狀的子推饃,男孩子食用的則是貼有大老虎面花的子推饃。

  4、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所以艾粄也是清明節的節令食品,是客家人的傳統小吃,用新鮮的艾草煮水之後剁成泥,然後加到糯米粉中,同時還要用剛剛煮艾草的水,攪拌成團后里麵包上各種餡料,蒸熟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5、白麵小雞

  在青島地區清明節有著吃雞蛋和白麵小雞的習俗,在家裡捏面花,蒸熟之後食用,又被稱作為“蒸小燕”。

  6、芥菜飯

  在閩東地區有著清明節的時候吃芥菜飯的習俗,或者是直接食用芥菜,寓意著在接下來的一年都不會長疥瘡。

  7、清明飯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清明節特有的飲食習俗,在清明節之前就採集好能夠食用的青草藥,一般有艾草,芥菜,枸杞葉,麻葉等等,將草藥清洗乾淨煮熟之後和糯米,大米拌在一起,加點紅糖蒸熟食用。

  8、白切雞

  清明時節,海南人們會殺雞來掃墓祭祀,而一般祭祀結束後,人們都會進行食用,所以海南人們這天會吃白切雞。不僅僅是清明,只要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海南人們都會吃白切雞。

  9、饊子

  饊子是一種油炸食物,前面有提到清明節和寒食節合併到一起,而饊子就是在寒食節的時候食用的,提前炸好饊子,在清明節的時候就可以食用了。

  10、薄餅

  在廈門和閩南地區有清明節的時候食用薄餅的習俗,卷薄餅的時候裡面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像芹菜和韭菜這些則寓意著勤勞和長久。

  11、雞蛋

  每年清明節,家裡的長輩都會準備一些雞蛋,然後把雞蛋塗上各種各樣的顏色,這其實是有寓意的。在清明節吃雞蛋,寓意一整年都會有好運,身體健康,不會被病痛折磨。

  12、餃子

  清明節有個風俗就是吃冷食。比如棗餅,還有麥糕,這些是北方的冷食。南方是吃糯米糰,如湖南。餃子也是其中一種。南方北方都吃。餃子形狀像元寶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中國人圖吉利。北方素有清明早晨吃酸菜餡餃子、用酸菜水洗頭的習俗,謂之一年會心明眼亮。紹興有個風俗,“清明到,家家戶戶做艾餃。

  13、子福

  山西、陝西等省漢族食品。麵粉包上棗、豆、核桃等,外層放一雞蛋,周圍盤上面蛇,用蒸籠蒸熟即可。原用於清明節上墳祭祖,祈求子孫有福。祭墳時用一個大子福,祭完後全家分吃。

清明時節不能吃什麼 清明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清明時節不能吃什麼 清明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蔬菜類: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不宜多吃,多食會誘發皮膚皮膚瘡瘍腫毒,並且有可能加重已發病情。 瓜果類:桃、杏等儘量少吃,古書中有記載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菌類:包括蘑菇、香菇等,食用過量可能引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也是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的食物之一。

  肉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也不宜多食。這些食物主動性浮,多食會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這類食物還會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最多隻能吃2顆,特別是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等患者,更不宜多吃。因為雞蛋內含有大量的蛋白,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些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會出現不良反應。

  海鮮類: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蟹等水產品,這些食物大多性寒鹹腥,是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等過敏性體質的食物,而且是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的食物之一。

  另外,該時節吃甘蔗可能中毒,清洗不當的螺螄隱藏疾病,受汙染野菜不能吃。

  清明飲食注意事項:

  1、忌食“發物”

  中醫認為清明節氣是人陽氣生髮的時節,在清明之際,體內肝氣達到最旺。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事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導致情緒失調,氣血執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發物是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竹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良性食物,所以有慢性病的要注意不宜多吃發物。

  2、飲食定量,不宜暴飲暴食

  經過了一個冬季的膏粱厚味,因為油膩的食物吃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應少吃肥肉多脂肪食物,飲食定量,不宜暴飲暴食,給腸胃增加更多負擔。

  3、多菜少果

  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清明時分,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作用,肝臟和心臟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地吃。清明節氣,氣溫回暖,人們多愛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

  最後,我們用一句順口溜來總結清明的飲食禁忌和調整方法:清明裡來日漸暖,厚味飲食應轉淡,時鮮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長壽有保障!


清明時節溼氣重什麼 清明養生祛溼三大飲食忌宜

  清明時節溼氣重吃什麼 清明養生祛溼三大飲食忌宜   1、適宜:芹菜、豆腐、木耳、蓮子、銀耳、馬蹄、薺菜、香椿   清明節氣宜食清淡新鮮的蔬菜水果,以清補肝脾,保持機體平衡。如芹菜、慈菇、木耳等,也宜鴨肉、紅小豆、薏苡仁、蓮子、無花果、乳品、豆腐等。   春生之際,常服銀耳、薺菜 、菠菜、山藥柔肝養肺。薺菜 ...

清明時節溼氣重什麼 清明養生祛溼三大飲食攻略

  清明時節溼氣重吃什麼 清明養生祛溼三大飲食忌宜   1、適宜:芹菜、豆腐、木耳、蓮子、銀耳、馬蹄、薺菜、香椿   清明節氣宜食清淡新鮮的蔬菜水果,以清補肝脾,保持機體平衡。如芹菜、慈菇、木耳等,也宜鴨肉、紅小豆、薏苡仁、蓮子、無花果、乳品、豆腐等。   春生之際,常服銀耳、薺菜 、菠菜、山藥柔肝養肺。薺菜 ...

清明時節南方人什麼

  清明時節南方人吃的食物有:粽子、青團、螺螄、潤餅菜、烏稔飯等。   1、粽子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   2、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

春節各地什麼

  1、在湖南大部分地方,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湖南的苗族人民,春節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2、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 ...

清明時節什麼養生?清明時節應該少什麼食物?

   清明時節吃什麼養生?   宜吃和多吃食物: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蔔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鮮土茯苓煲豬展、鹹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飲食 ...

清明時節不能什麼?清明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清明時節不能吃什麼   蔬菜類: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不宜多吃,多食會誘發皮膚皮膚瘡瘍腫毒,並且有可能加重已發病情。 瓜果類:桃、杏等儘量少吃,古書中有記載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菌類:包括蘑菇、香菇等,食用過量可能引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也是誘發 ...

清明前一個節日是什麼節?各地寒食節什麼?

   清明前一個節日是什麼節   在清明節前的重要祭祀節氣是寒食節,寒食節和清明節一樣,不僅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都是祭祀節日。眾所周知,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是二十四節氣的自然節點,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度)時便是清明節氣,於每年的公曆的4月5日前後。而寒食節的時間則是根據冬至的時間來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