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是我國農曆24個節氣的第5個節氣。為什麼又是節日呢?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每年冬至後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家家戶戶不舉火煮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們上墳燒紙,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這些風俗是春秋時流傳下來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躲避後母驪姬的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國外,他們逃到魏國時吃不上飯,又貧病交加,在絕望之時,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謊說是野兔肉煮給重耳吃。後來有人告訴了實情,重耳才知道。19年後,重耳重又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即晉文公。他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卻惟獨忘了對他忠貞不二的介子推。
待人提醒,重耳想起舊事,派人去請時,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親自登門去請,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於是派人上山搜尋也未找到。晉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順,要是縱火燒山,他準會揹著老母親跑下山來。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倆也沒出來,後來在一株枯柳旁發現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燒死了,介子推的脊樑堵著大柳樹樹洞,洞內藏著他留下的一塊衣襟,上面用鮮血寫著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亡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致清明覆清明。”晉文公看後十分感動,放聲痛哭,將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綿山,改綿山為介山,並建廟紀念。為了銘記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嚴禁煙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節,晉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發現那株枯柳死而復活,便給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
以後漸將寒食節與清明相混淆,將寒食掃墓混為清明掃墓,清明逐漸代替了寒食節。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這就是清明節掃墓的由來。
清明節為什麼要祭祖掃墓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
清明節掃墓流傳
1、修整墓地:
墓地是逝者長眠之地,即陰宅,和我們的房屋一樣,如果不修整,雜草叢生,勢必會影響逝者,逝者就不能很好地庇佑我們。
清明節上墳是一種祭奠先祖體現孝心的很好的形式。平時很少去祖先的墳上,借清明節去看一看,在墳頭上加點土,有漏洞或坍塌的地方補一補,的確是件好事情。
但是清明上墳可不要亂動,不能把那些東倒西歪看上去不整齊的石頭扔掉,換成漂亮整齊的石塊。總的原則是“不要亂動,只加不減”。就是不要輕易亂動祖墳,泥土和石頭只增加不要減掉。不好看不整齊的石頭可以在其外面再加一層將其包住。
還有一點,將祖墳修得金碧輝煌並不是件好事情。很多興旺的家庭因此敗落下來。
2、墳頭壓符:
墓地修整乾淨之後,取石塊、磚頭或草皮覆蓋於墳頭,並壓上一張“蔭佑子孫符”。
壓符的做法,源自“掛紙”、“壓紙”的習俗。掛紙可以是象徵著子孫一年一度為祖先的居處所添的新瓦,也可以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如果沒有的,就是沒人祭拜的孤墳了。
大部分祭祀者,選擇的是黃表紙裁切成長條形壓於墳頭,而在道教文化興盛的南方,流行的是用道觀開光的“封妻廕子符”,寓意福廕子孫,福佑綿長之意。非常靈驗。
封妻廕子,原指古代功臣的妻得到封贈,子孫世襲官爵。現代則指妻和子孫都能得到祖宗庇佑,福壽康寧,財運綿延,富貴過三代。
3、上香:
壓符之後就開始上香。原則上,每人上三炷香即可,即三支香。如果墳地是林草茂密之地,為了防範山火,可不點燃。
孔子說:“祭如在”。意思是祭神如神在,祭祖如祖在。講的就是虔誠,不可戲謔。
4、擺放祭品:
傳統的祭奠品一般會根據逝者生前的生活習慣配置,如供果、魚、肉、酒等。現在的祭奠品更加豐富,但不必過分誇張,一束鮮花一封符儘可表達追思之情。
5、敬酒:
敬酒的環節最好不能省去。古代中國,無論是皇家祭天還是全民祭神,都鑄造了大量的禮器(如青銅鼎)以盛酒祭祀。《周禮·天官·酒正》中記述:“凡祭祀,以法共五齊三酒,以實八尊,大祭三貳,中祭再貳,小祭壹貳,皆有酌數。唯齊酒不貳,皆有器量。”古代專門司職祭祀的官員就叫“祭酒”。
敬酒三杯為最佳,屆時,把酒置於酒杯供奉祖先,意謂讓神、祖先同享人間美酒。或默唸祈禱,將酒灑於地上,酹酒而祭,以祈求祖宗神靈的庇佑。
6、作揖:
古時候人們祭祀是要磕頭的,現代人一般是作揖:
男士以拱手禮作揖,女士以前臂交疊於胸前作揖。
清明節掃墓習俗的由來 清明節為什麼要去掃墓祭拜
清明節現在成了人們祭掃墓地、追遠懷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掃墓始於何時?民俗學家對此作了解釋,一般觀點多認為清明掃墓的習俗是承襲寒食節的傳統,“唐朝以前掃墓,都在寒食節期間。將清明與寒食節相混淆,大約起自唐朝;將寒食掃墓混淆為清明掃墓,大約也只是從唐朝才開始”。
清明掃墓的由來
清明節一個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主要專案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被大眾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清明上墳的禁忌
1、忌嬉罵和非議先人
在給祖先祭祀時,注意不要互相嘻哈打鬧,這是對祖先的大不敬,非議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過他人的墓地,對逝者品頭論足即是褻瀆的行為,恐會惹來麻煩。
2、孕婦不宜去掃墓
從安全方面來說,坐車的顛簸、走山路容易摔跤、清理墓地的工具容易碰到人,所以不建議孕婦參加清明的掃墓活動。再者墓地的陰氣較重,不利於胎兒的健康。
3、墳墓上長樹必須修整
墳墓上長細軟低小的青草,可以不理會,因為墳上長青草也是一種生氣旺盛之象。如果發現墳墓上長樹木的,必需要清除,不然長大了就不好處理了,因為樹根容易扎破棺木,一旦樹根纏住祖先骸骨,就會影響後人的氣運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4、不宜把墳墓大修大改
有些人以為清明節當天不用擇日可以大修墳墓,這是錯誤的,恰巧當天與坐向無甚沖剋,做了就無事。如果犯了重要的神煞,還是要出凶事的。小小的培土是可以的,但不要隨意把墳面改動,因為墳面涉及到立向的問題,本來墳墓是順利的,你無意間把墳面的改動,就可能把原來合適的方向改變了,那樣就容易發生退敗的事情。
5、遇到生物儘量不要殺生
在祖先墳墓周圍祭拜時,遇上有生物儘量不要打殺,以免被打殺的冤氣罩在祖先住所,有損陰德,對後人也不利,應該儘量讓生物離去。
6、身體不佳避免掃墓
如果身體正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最好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因為墓地陰氣太重,人生病的時候陽氣不足,極易受陰氣侵犯,對健康更加不利。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由來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
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在祭掃時,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並給 ...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已經形成,並演變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 ...
為什麼都會選擇在清明節掃墓?為什麼要設定清明節這個節氣?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寓意呢?如果對於清明節掃墓有十萬個為什麼,不妨參考這篇清明節掃墓的寓意文章,來了解清明節的獨特性,以及悠久的歷史氛圍和意義,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反思。
清明節掃墓的寓意
1、緬懷先人。自古以來,我們都非常注重孝道,而掃墓又是和孝道 ...
導語:每年的清明節國家會放假三天,很多人都會趁這個時間去掃墓。有些朋友想了解一些關於清明掃墓的更多內容,那麼,下面就跟朋友們來講講,清明掃墓從什麼時間開始?清明節掃墓是從哪個時間開始?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清明掃墓從什麼時間開始
清明節前一週至兩週開始掃墓。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祭拜
清明節現在成了人們祭掃墓地、追遠懷人的重要節日,清明節掃墓始於何時?民俗學家對此作了解釋,一般觀點多認為清明掃墓的習俗是承襲寒食節的傳統,“唐朝以前掃墓,都在寒食節期間。將清明與寒食節相混淆,大約起自唐朝;將寒食掃墓混淆為清明掃墓,大約也只是從唐朝才開始”。
清明 ...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由來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
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在祭掃時,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 ...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