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哪些古詩句是寫清明節?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哪些古詩句是寫清明節?

   清明節風俗有哪些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棠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拔河

  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裝置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詩句

  1、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2、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3、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5、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6、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7、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8、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

  9、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0、寒食後,酒醒卻諮嗟。——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1、花燃山色裡,柳臥水聲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2、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13、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衝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14、淡蕩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5、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來哭人。——雲表《寒食詩》

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1、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大節,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據考古,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萬年前的墓葬,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2、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3、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4、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滿族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還要了解更多的滿族習俗嗎?跟我一起走進滿族文化看看滿族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滿族清明節亦稱“墓祭”,是滿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五日舉行(有的地區則在四月上旬)。流行於東北的滿族地區。節日那天,各戶人家乘坐大車到墓地。滿族人的清明祭奠活動,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厚重的倫理道德觀念。

  清明節在墳上要插“佛託”滿語中的“佛託”是“柳枝”的意思,滿族人把柳樹視為神樹,因為柳樹適應性極強,有強勁的生命力,即使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生長髮育,插柳枝預示著家族的堅毅和興旺發達,在祖墳上插柳,以保佑後人興旺,百世流芳。然後將酒捋地,全家人在墳前叩著行拜,以示子孫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靈保佑本家族平安。

  清明節這天,滿族人還要搞結繩、寫譜、祭祀。結繩就是用五色彩線搓成一丈多長的子孫繩,從第一代祖先的男人開始,每一代紮上一個子孫條,這樣一代一代地排下去,往往要把五彩繩排得滿滿的,用以展示氏族的興旺發達。寫“譜書”,就是將家族中的重要事件記入家譜。如果後世子孫有不孝行為,或者有對家族、對社會有傷害的事,長輩人要在清明節這天對相關人進行教訓和責罰,以警示後人好好做人。

  “燒包袱”是滿族人清明節重要祭祀活動之一。通常用黃毛紙糊成一個“包裹”,裡面裝滿冥錢。祭祀時,在祠堂或家宅正堂設供案,將“包裹”放於正中,“包裹”前面擺放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燃燭,全家分尊卑長幼施禮後,將“包裹”拿到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圓圈,按去往墓地方向留一缺口。以示郵寄的通道。還要在圈外燒三五張紙,這叫“打發外鬼”。

  滿族在清明節,也有些媽媽令。比如說:“清明不吃蛋,窮的亂戰戰”、“清明不吃豆,窮的亂抖嗖”等等。這天吃雞蛋、吃豆腐,特別是必須吃春餅。因為手擀的春餅像荷花葉,又名“荷葉餅”。此餅是將兩片薄薄的麵餅合在一起,擀得很薄,甚至於拿起來對著玻璃一看都透明。此“荷葉餅”必須兩葉合在一起擀,才能稱為正宗春餅。小康之家將肉絲炒綠豆芽、蔥絲蘸麵醬卷在餅內,吃起來又香又軟乎。一般人家則用肥肉或雞蛋炒豆芽加粉條,還有的人將剛化凍的地裡冒出的小根菜挖出來洗淨,加上雞蛋絲或粉條頭子烙煎餅盒子吃。


蒙古族清明節習俗哪些

  蒙古族的節慶日是比較多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都是他們歡慶的佳節。一般他們祭祀完後就聚在一起聚餐、載歌載舞,悼念親人。想知道他們清明節的習俗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嗎?跟我一起走進蒙古族文化看看吧。   按照蒙古族傳統,清明節要燒“吐勒希”給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黃油、鮮肉、茶葉、棗、布塊和紙錢等。蒙古 ...

有關寧波清明節習俗哪些

  清明節各地的習俗都是要去祖先墳前掃墓、添新土,表示對祖先的哀思。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孝道。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孝道。“萬事孝為先”、“父母在不遠游”等古訓,說明傳統孝文化早就把孝敬長輩放在優先的位置。所以寧波人一直遵循著這一說法,清明掃墓都是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和表達自己的孝心。讓我們一起走進寧波文化吧。   寧波清 ...

深意內涵的詩句

  1、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   2、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3、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4、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5、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 ...

深意內涵的詩句

  1、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   2、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3、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4、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5、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 ...

2020清明節上班三倍工資嗎 2020清明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2020清明節上班有三倍工資嗎 2020清明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2020年4月4日是清明節,如果在清明節當天加班,員工可以獲得三倍工資。放假的其餘兩天加班只有兩倍工資。   2020年清明節放假安排,4月4日——6日放假調休,共3天,如果4月7日——10日請假4天,與週末連休,可拼9天假期。   清明節 ...

2020清明節上班三倍工資嗎 2020清明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2020清明節上班有三倍工資嗎 2020清明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2020年4月4日是清明節,如果在清明節當天加班,員工可以獲得三倍工資。放假的其餘兩天加班只有兩倍工資。   2020年清明節放假安排,4月4日——6日放假調休,共3天,如果4月7日——10日請假4天,與週末連休,可拼9天假期。   清明節 ...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哪些 七夕節的相關詩句集錦

  描寫七夕節的古詩句有哪些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林傑《乞巧》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佚名《迢迢牽牛星》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