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慶帝顒琰,在位二十五年;
2、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第十五子,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3、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為嘉慶,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六十一歲;
3、嘉慶帝的廟號為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4、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昌陵。
1、嘉慶帝顒琰,在位二十五年;
2、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第十五子,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3、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為嘉慶,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六十一歲;
3、嘉慶帝的廟號為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4、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昌陵。
多爾袞不是清朝的皇帝,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爾袞被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十二月隨皇太極親征朝鮮,參與丙子之役,攻克江華島,俘虜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至七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指揮清兵入關,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愛新覺羅弘曆,即清高宗,年號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兩朝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多民族國家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重視社會穩定,關心受災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農民負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巨大成績,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