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清軍為什麼打不過英法聯軍

清軍為什麼打不過英法聯軍

  1、清朝末年,清朝廷處於內憂外患已半個世紀,朝政癱瘓,腐敗透頂,名存實亡。

  2、清軍軍心散渙,軍政腐敗,而且清軍已經是替洋人統治中國人民的工具。

  3、清朝廷統治者認賊作父,甘願做洋人的奴隸,做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

  4、清朝廷和洋人打仗,從未勝利過,這使統治者怕洋人,清軍怕洋人軍隊,一觸即散。

  5、英法聯軍科學技術及工業的發展遠遠超過清朝廷科學技術及工業的發展。

八里橋之戰3萬清軍不敵5千英法聯軍

  八里橋,位於通州之西的通惠河上,因距通州城西門八里,俗稱八里橋。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建,英宗賜名永通橋,為石砌三券拱橋。橋體為花崗岩石料,兩側有護欄,在33對望柱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石獅。其地扼京城出入東北和南方的咽喉要道,與盧溝橋、馬駒橋、朝宗橋並稱為“拱衛京師四大橋樑”。清咸豐十年(1860年),清軍在此英勇抗擊英法聯軍,進行了八里橋之戰,從而使八里橋舉世聞名。

  據《北京志·軍事卷·軍事志》記載,咸豐十年(1860年)六月至七月(8月),英法聯軍1.7萬人,分乘百餘艘艦船抵大沽口外,清軍疏於戒備,北塘、新河、塘沽、天津先後陷落,清軍撤往通州一帶。清政府與英法聯軍重新談判,因侵略者所提條件過於苛刻,天津和通州談判破裂。

  七月二十五日(9月10日),英法聯軍近4000人,自天津向通州方向進犯。時部署於通州地區的清軍有3萬餘人。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率馬步隊1.7萬人,駐張家灣至八里橋一線。

  八月四日(9月18日),聯軍先頭部隊推進到張家灣,向清軍陣地發動進攻,清軍步隊千人奮起抗擊。但當僧格林沁派馬隊抄襲敵軍時,突遭聯軍火箭襲擊,馬匹受驚回奔,衝擊步隊,馬步兵自相踐踏,陣勢頓時混亂,一同向八里橋潰退。聯軍攻佔張家灣,並乘勝佔領通州城。

  八月七日(9月21日)上午7時,英法聯軍稍事整頓後,向八里橋發起進攻。其兵力部署分東、西、南三路:東路為法軍第1旅;西路為英軍;南路為法軍第2旅,擔任主攻八里橋的任務。孟託班為總指揮,總兵力約五六千人。時八里橋一帶清軍約3萬人,其中馬隊近萬人。僧格林沁令勝保部迎戰南路,瑞麟部迎擊東路,自帶部隊抗擊西路之敵,令馬隊實施正面反衝擊。馬隊出擊後,斃傷敵軍千餘人。後遭據壕聯軍炮火轟擊和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傷亡甚眾,被迫退卻。三路聯軍乘勝發起強大攻勢,勝保部與衝到八里橋的南路之敵肉搏拼殺,後因勝保受傷,遂向北京退卻。僧格林沁督率本部馬隊穿插衝殺於敵南路與西路之間,指揮步隊頂住西路之敵的攻擊,雙方傷亡甚眾;旋因聯軍西路一部抄襲僧格林沁軍後路,僧格林沁遂撤隊而逃,瑞麟部亦退往北京。中午,英法聯軍佔領八里橋及附近村莊。因傷亡消耗過重,英法聯軍在通州休整半月,待援補給,通州百餘村莊遭洗劫。

  八里橋之戰,清軍慘敗而退,使北京城完全暴露在聯軍面前,戰爭局勢急轉直下。此後的一個月時間裡,英法聯軍不費一兵一彈,透過安定門順利進入北京城;搶劫並焚燒圓明園及西郊諸園,園內珍寶、文物、典籍等被劫掠一空,所有廟宇、宮殿、建築和歷代收藏的珍品都化為灰燼;迫使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八里橋也成為中華民族這一段慘痛歷史的見證。

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圖)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


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間

  1、火燒圓明園時間: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2、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援下,下令燒燬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衝入圓明園,縱火 ...

圓明園被聯軍搶走了什麼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走了《永樂大典》、《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四庫全書》等。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 ...

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間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間:咸豐十年(1860年),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範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其焚燬的範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 ...

為什麼聯軍要燒燬圓明園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   1、為了掩蓋搶劫罪行。   2、透過焚燬圓明園,徹底擊垮清朝最高統治集團的抵抗意志,迫使清政府立即投降。   基本介紹:火燒圓明園是一個普遍的民眾說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燬的範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 ...

鴉片戰爭聯軍多少人

  中國歷史共有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至1842年,以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宣告失敗。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至1860年,以簽訂不平等條約和大片領土被割讓而宣告失敗   第一階段:英法聯軍5600餘人,其中法軍1000人,簽定《天津條約》。   第二階段:1860年2月,額爾金和葛羅率領英軍 ...

誰把聯軍引到圓明園的

  龔 橙(1817至1870)清藏書家。字公襄,後以字行,號孝琪、孝拱,號昌瓠、石匏,別號半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龔自珍長子,為人放浪不羈,然而性格孤僻,寡言少語,好為狎邪遊,喜好收藏古籍,於藏書無所不窺,為學問浩博無涯,編有《孝拱手抄詞》,輯佚乃父遺篇。其著述雖多,但均不傳。 ...

聯軍火燒圓明園是什麼戰爭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