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透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透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漢服還透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這世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儘量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縱使不能抵擋黑夜的來臨,我們也要站在星空下仰望光明。”那麼,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苗族服飾瞭解瞭解苗族服飾的歷史及其演變過程。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他們的先民在先秦時代就生活在長江中游地區。他們的歷史可上溯至堯、舜、禹時代。戰國時吳起說:“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這個“三苗”或“三苗國”的地域,在今江漢、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北、湖南一帶。春秋戰國時期,苗族先民生活在荊楚地區被稱為“荊蠻”。“三苗”後裔“荊蠻”勢力的興起,大約在商朝前,成為後來掘起的楚國的主要居民之一。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因苗族先民生活在五溪、武陵地區而被稱為“五溪蠻”、“武陵蠻”、“長沙蠻”等。到唐、宋及其以後時期,苗族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國南方再度呈現出自己的重要影響,引起了唐、宋及其以後各王朝的注目。各中央王朝與苗族的關係亦日漸密切,對苗族的認識也有所增強,於是“苗”遂從若干少數民族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民族的族稱重現於文獻之中。現在苗族分佈的狀況,大約成形於漢唐時期。
流傳於黔東南苗族地區的古歌《跋山涉水》這樣描述苗族先民的遷徙:“古時苗人住在廣闊的水鄉,古時苗人住在水鄉邊的地方;打從人間出現了魔鬼,苗眾不得安居,受難的苗人要從水鄉遷走,受難的苗眾要從水鄉遷去。”“日月向西走,山河往東行。我們的祖先啊!順著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來西方。”他們追趕著太陽的足跡,他們相信“西方萬重山,山峰頂著天,好地方就在山那邊,好生活就在山那邊。”苗族先民在壓迫中遷徙,他們帶著對新生活的期望,遷向陌生的領地。
苗族從古至近代,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遷徙,形成了今天苗族的分佈格局。第一次發生在遠古時代,《史記·五帝本紀》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經堯、舜、禹三代的不斷“征戰”、“竄三苗於三危”,包括苗族先民在內的“三苗”集團被分化瓦解。第二次發生在西周至戰國時期,西周對“荊蠻”的多次用兵和楚國勢力的擴充套件,苗族先民大部被迫離開江湖平原,遷入五溪、武陵地區。苗族古歌《跋山涉水》描述了這時期大規模遷徙狀況。
第三次發生在秦、漢至唐、宋時期。這時期苗族的主要流向,是從五溪、武陵地區向西、向南遷徙。向西進入川南和貴州大部分地區,有的經川南和黔西北開始遷入雲南;向南遷入湘西和廣西,有的又由桂北進入黔南、黔東南。第四次大規模遷徙發生在元、明和清時期。
這時期苗族繼續從五溪、武陵地區遷入貴州、廣西,並從貴州、廣西及川南經過不同線路進入雲南,由雲南陸續出境,遷徙至東南半島的北部山區。這些大規模遷徙主要是各朝發生的戰爭和推行的民族鎮壓政策所致,亦有因天災原因逃荒的小規模遷徙。
此外,苗族其實還有第五次大遷徙,即20世紀70年代,東南亞戰爭又迫使大批苗族難民從東南半島向海外遷徙,形成了今天分佈在美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的狀況。
苗族縱貫數千年的歷史大遷徙,形成了如今分佈在黔、湘、滇、川、鄂、瓊和國外的與其他民族大雜處小聚居的格局。在遷徙和不斷開拓新生地中的苗族人民儲存了自己的文化並將之影響他民族的同時,亦吸收了他民族的精華,形成了苗族至今仍充滿生機活力的絢麗多姿的文化。豐富獨特的服飾文化就是苗族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漢族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民族。其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輝煌燦爛。
縱觀幾千年的歷史,漢族的服飾,在式樣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連兩種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
五種正色
在服飾的色彩上,漢族視青、紅、皂、白、黃等五種顏色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為宜。但從唐代以後,黃色曾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往往天子權貴才能穿用。
神秘的中國術
服飾的原料,主要有麻布、絲綢、棉布、毛呢、皮革等。漢族的染織工藝,以其歷史悠久、技術先進、製作精美而在世界上獨樹一幟、享有盛譽。古代染織,特別是絲織方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世界上獨有的。古代的染色技術也極為卓越和先進,不僅顏色種類多,色澤豔美,而且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被西方人譽為神秘的"中國術"。其方法大體可分為織花、印染、刺繡、書花四大類。
由抽像到寫實的衣服圖案
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上,多采用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圖案的表現方式,大致經歷了抽像、規範到寫實等幾個階段。商周以前的圖案,與原始的漢字一樣,比較簡煉、概括,抽像性強烈。周朝以後至唐宋時期,圖案日趨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對稱,紋樣佈局嚴密。明清時期,已注重於寫實手法,各種動物、植物,往往被刻畫得細膩、逼真、栩栩如生,彷彿直接採擷於現實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處理,充分顯示了漢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通遼地區的漢族多是清末民初從山東、河北、遼寧等地遷徙而來的,服飾上受上述地區的影響較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通遼地區漢族的服飾冬季男子多穿棉袍、棉衣,棉褲為腰肥的抿襠褲,扎褲角。衣服多藍色或青色,夏季色淡,穿大褂為青、藍、白色。上衣為對襟立領,衣服開合處釘布條編結而成的紐扣,以奇數五五為多,俗稱“ ...
1、漢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來書寫和應用。
2、對於漢字來說,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
3、文字最大變動的時候,就是從小篆到隸書,是字型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變為今文字的 ...
漢字由零散的、個別的字元逐漸積累,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再透過人為規範,就成為了一種文字體系。據考證原始漢字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產生,到它發展成初步的文字體系大約經過了近2600年之久。中國的文字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經過六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單的歸納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聲、形、象、數 ...
據目前出土文物表示,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起源於夏或夏朝之前,發展到青銅時期為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周朝時演變為大篆,後在戰國時被簡化為小篆。秦始皇時期民間隸書成為新書體,之後規範為楷書,最後簡化成為目前通用的漢字。 ...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商、周、秦、漢、魏晉草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漢字七體。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改革和自然流變。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 ...
1、漢字演變過程的時間排序正確的是: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簡化字楷書。漢字又稱中文,是漢語的記錄符號。與英文、印地文、俄文等表音的字母文字不同,漢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與拼音文字單詞的單音或多音表義不同,漢字一般單字單音表義。
2、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
“火”是象形字。《說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本義: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演變過程:
1、甲骨文“火”的形狀象火焰。
2、篆書的“火”字,仍然是象形的。
3、漢代《衡方碑》隸書,在篆書基礎上的發展。
4、唐代顏真卿的楷書。
5、元代趙孟頫的行書。
6、明代王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