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濟寧祝壽風俗

濟寧祝壽風俗

  每逢老年人的壽辰,晚輩要帶著食品、壽幛、壽聯等壽禮,前去祝壽,俗稱“上壽”。壽幛多為布料,上面貼著“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等祝詞。老人坐在壽桌旁,祝壽者行跪拜禮,同時鳴放鞭炮。主人設宴款待,喝壽酒,吃壽麵,盡歡而散。

  對老人的祝壽活動,最隆重的有3次:

  “六十六,吃塊肉”人到66歲,這一年農曆正月初六日,兒女、親友特別是已出嫁的閨女、女婿,要前去祝壽,壽禮中必須有一塊豬肉。

  “七十三,躥一躥”:人到73歲,兒女、親友要買一條鯉魚前去祝壽,時間不固定。特別是已出嫁的女兒,一定要送條鯉魚。這條鯉魚還一定讓老人自己吃下去。人到73歲,已過古稀之年,鯉魚善躥,認為這樣老人可以躥過73歲,健康長壽。

  “八十大壽”:人到80歲,俗稱大壽,祝壽活動最為隆重。這一年的農曆正月初八日,兒女親友,要帶著較重的壽禮前去上壽。

濟寧服飾風俗

  居民衣著崇尚寬肥適體,樸素大方。清末民初,鄉紳富商等上層人士多穿左大襟長衫,外套馬褂,戴紅頂瓜皮小帽或氈帽、皮帽。農村居民多穿手工紡織的純棉粗布服裝。色澤夏天多為白、棕或自產紫花棉色;冬天多為黑、藍、灰色,款式均為傳統中式,寬鬆肥大,穿脫方便。褲子多為抿腰大襠褲,上衣一般為男對襟、女大襟,中老年則不分男女均為大襟褂,一般為男左襟、女右襟,衣釦為“蒜疙瘩”,冬穿棉襖、棉袍、衩褲,中老年用布帶扎腿,頭帶氈帽頭或三扇皮帽。青年婦女多穿高直領右開襟鑲邊褂,闊腿鑲邊褲、繡花鞋。裝飾品有耳墜、手鐲、戒子、釵子、花冠等。青年知識分子喜穿大褂或制服。富商、紳士衣著以藍、白為正色。其質料多為機織棉布、綢、緞、紗、麻等。嬰幼兒及青年婦女多著紅、綠等色,但質料主要是粗布。多為自做自穿,做工也較粗糙。

  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求新、求美的衣著觀念逐步形成。 50年代,男女上衣有中山服、國防服、青年服、列寧服,男人戴解放帽,女人蒙圍巾。但多數中老年人仍習慣於穿手工縫製的粗布質料的傳統便服。60年代初流行小褲腳,後流行大褲腳。“文化大革命”期間,款式新穎的服裝被視為“奇裝異服”,草綠色軍裝在青年中成為時髦服裝。此後,草綠、藍、灰色國防服,軍便帽,男女塑膠底布鞋,塑膠涼鞋,拖鞋在城鎮、鄉村廣為流行。1979年以採,隨著改革開放,城鄉居民生活日益提高,衣著款式越採越講究,城鄉差別逐漸縮小。服裝的質料、款式、花色日趨新穎繁盛,中、高檔服裝越來越受歡迎。居民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選購成品或購料加工。除傳統純棉布與絲綢之外,各種化學纖維及混紡面料風靡一時,麻、毛、羽絨及裘皮、人造革等中、高檔服裝在城鎮居民中倍受青睞。傳統中式上衣及各種制服、解放帽等除在城鄉老年人中仍有穿戴外,舊式的直襠褲、棉袍、長衫已經淘汰。城鄉男女青年追求時髦款式的風氣日盛。服裝新潮流行節奏明顯加快。在城鄉青年男女中,流行的服裝鞋帽有西裝、運動服、夾克衫、麵包服、羽絨服、羊毛衫、針織內衣、毛呢制服、毛呢大衣、牛仔裝、裘皮外套、皮夾克、連衣裙、西服裙、直筒褲、喇叭褲、健美褲、旗袍、各式童裝、麻絨棉帽、裘皮帽、毛線帽、鴨舌帽、太陽帽、紗巾、各式膠鞋、皮鞋、皮靴、旅遊鞋、涼鞋、拖鞋,各式呢絨襪、長筒錦綸絲襪等。各式手提包和手套在城鎮青年女子中也較流行。中青年婦女戴項鍊、耳墜、戒指的習俗日盛,男青年佩戴戒指者也不鮮見。但金銀等高質地者較少,多為合金、銅、鍍金、鍍銀等。手錶多被男女青年視為一種飾品普遍佩帶,男女喜戴變色眼鏡者日多。

  回族居民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其衣著與漢族相同。只有清真寺的阿訇和常到清真寺參加7日聚禮和節日會禮的回民,男的多戴黑、白帽;婦女戴黑紗或白紗蓋頭,未婚女子戴深綠色蓋頭。

濟寧曲阜清明時節風俗

  近日從曲阜市文化遺產管理委員會獲悉,值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來之際,為緬懷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增強遊客的文化體驗,將在孔林舉行盛大的祭祀孔子儀式,從而把印在塵封古籍中的古老風俗,刻在千年石碑上的儒家文化,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按照曲阜當地的風俗,在每年的清明節,孔氏的後裔都要到他們的家族墓地孔林掃墓,拜祭祖先。浩浩蕩蕩的掃墓隊伍,就是一幅幅活生生的民俗畫,最生動地體現著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而且,每年都有不少海內外的遊客,專程在清明節時來曲阜,去孔林拜祭孔子,形成了“五一”黃金週前的一個旅遊高峰。

  面對近年出現的清明節旅遊高峰,當地有關部門緊抓這一機遇,根據《曲阜縣志》、《聖門禮志》、《闕里志》等有關記載,今年隆重推出清明節孔林祭孔儀式:以歷史文化的記載為根據,以對傳統清明節祭祀孔子相關儀式的生動再現為手段,增加活動的內容,增強現場的氣氛,豐富中外遊客的文化體驗。


濟寧區域過年風俗習慣

   先說我的家鄉,山東省西南部的一個小縣,隸屬於山東濟寧。進入臘月20以後,逐漸開始蒸饅頭,做豆腐,殺豬賣肉,打掃房子,買鞭炮,做新衣服。臘月23過小年,主要活動為打發老灶忽爺爺(灶君)上天,通常在傍晚進行,一般扎紙馬,連同灶君一塊灑酒焚燒,口中唸唸有詞,讓他上天多說好話,並擺有貢品,灶君像旁的對聯通常是 ...

生活風俗祝壽

  老人年屆66、73或80歲.兒孫,親友持壽儀登門祝壽。“六十六”送"雙刀內”(肉中間割一刀),俗謂“六十六吃塊肉”。另備“壽桃”(面蒸制)、饅頭(上加紅紅點)、扁食、糕點、酒等禮品,數目全取“六”,意取“六六大顧”。“七十三”奉鯉魚.“七十三送條鯉魚猛一宙”(意取闖關)。“慶八十”較為隆重?是日張 ...

國外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中秋節相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中 ...

什麼叫除夕?除夕風俗民情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 ...

祭灶的風俗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 ...

臘八節民情風俗

  相傳“臘八節”起源於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曆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曆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於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後來相沿 ...

元旦相關的有趣風俗

  杯盤碎片送朋友   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說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婦女坐上市長椅   西德人過元旦,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許多地方的婦女成群結隊地衝進市政府大廳,闖入市長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