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中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舊時居喪可長達三年。清末至民國期間,週年之內為“熱壽”,“五七”之內,男不理髮,女不梳妝;不作樂,不宴客,不大聲言笑;夫妻分居。喪家第一年春節春聯用白紙書寫,對文如:“守孝難還禮,思親免賀年”、“守孝不知紅日出,思親常望白雲飛”等,次年用藍紙或黃紙,第三年換紅紙。
《孝經》中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舊時居喪可長達三年。清末至民國期間,週年之內為“熱壽”,“五七”之內,男不理髮,女不梳妝;不作樂,不宴客,不大聲言笑;夫妻分居。喪家第一年春節春聯用白紙書寫,對文如:“守孝難還禮,思親免賀年”、“守孝不知紅日出,思親常望白雲飛”等,次年用藍紙或黃紙,第三年換紅紙。
“正月裡,不剃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首民謠傳唱了數百年,人們都忌諱在正月裡剃頭。其實,這首民謠根本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就會死舅舅的預言,不剪頭是“思舊”,而不是“死舅”。因明清兩朝髮式不同,明末清初,滿清政府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時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政府對抗,於是就用“思舊”的諧音“死舅”,編唱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民謠。歲月早已朦朧了原來的意思,時至今日,全國仍有很多地方恪守著正月不進理髮店的習俗,這倒給理髮師傅們每年放了一個月的“年休假”。
過年過節是喜慶的事,為了這喜慶的完美,又常常會有一些禁忌,這些禁忌被總結為諺謠後就成了人人必得遵守的律條。這樣的一些鄉語的來源各不相同,這裡說到的一語卻與一段歷史有關。 多少年來人們都在過年之前理髮,而新年正月裡是沒有人理髮的,因為歷來就有一種說法:“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事關親人性命,即使不全信它,也不願去犯這個禁。仔細查這種禁忌的起源,本與舅舅的性命毫不相關。 清代之前,男子不理髮,認為頭髮是父母所賜,應當保全終生,無論官民,頭髮都是一總束在頭上的。清朝入關,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繼承明代的東西很多,唯獨對於改變服飾與髮式特別認真。在髮式方面,官方不準再留全發,要求剃掉前額的頭髮,而在腦後扎一條辮子。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把遵從傳統習慣和懷念故國的情感合併在一起,千方百計抵制剃髮,因此惹得官方動怒,組織了專門的隊伍,強行為眾人剃髮,相傳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命令。這事情鬧了好久,才使大多數人接受了新發型,這事情過去之後,有一部分人仍不甘心,既不敢與官方公然對抗,就想了一個表示不滿的法子,暗暗地宣傳,每到新年正月的一個月裡,大家都不剃頭,用以懷念明朝舊國和彼時留全發的傳統,將這行動定名為“思舊“,成了一種風俗。年久淡化了當年“思舊”的那種情緒,詣音附會為“死舅”,遂有了流傳至今的鄉諺。但我想還有另一種可能:當年倡導其事的人,害怕“思舊”一語過於露骨,故意將“思舊”傳為“死舅”,這樣既可避官家追究,又便於在民間推廣,但無論怎麼說,總是和那一段歷史有些干係。 正史用書本子來記載,野史流入鄉語,兩種“史”各有短長,兩邊讀來,真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