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脫軌造成大學生就業相對過剩。
2、 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我國就業難的困境。
3、 由國情決定了中國勞動力供大於求。
4、 大學擴招增加了畢業生的供應量,也相對加劇了就業難。
5、 中國城鄉二元化結構導致大學生就業呈現“倒金字塔”狀況。
1、 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脫軌造成大學生就業相對過剩。
2、 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我國就業難的困境。
3、 由國情決定了中國勞動力供大於求。
4、 大學擴招增加了畢業生的供應量,也相對加劇了就業難。
5、 中國城鄉二元化結構導致大學生就業呈現“倒金字塔”狀況。
中國的進口數額跌,外貿大幅度下降,經濟持續放緩,與之前的外貿增長的目標形成強烈的反差,中國經濟面臨巨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提高用工標準,錄取的條件更加苛刻,而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並不瞭解這一行情,按照自己的期望找工作,處處碰壁。另外,我國產業結構對於人才的吸納程度不同。比如在製造業中,生產環節適合高職高專畢業生,研發設計適合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然而我國的自主創新水平不高,自主研發能力有限,對於高階人才的吸收比較差。一方面社會經濟情況如此,另一方面,社會輿論也對此施加一定的壓力。大學生就業狀態不佳是事實,而每年夏天各地媒體進行實況報道的時候總是會炒作,本身各方壓力就很大,就業情況不樂觀本身就是一種不好的訊號,卻還被媒體大肆宣傳,更加重了求職者的心理負擔。大學擴招現象嚴重,畢業人數眾多,而能夠滿足企業的人數較少,造成供過於求的結果。最後就是大學生自身能力與期望的矛盾。
1、大學生就業結構失衡,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實質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所處的轉型階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國處於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勞動力需要就業。“中國現有人口近13億,人口基數大,新生勞動力增長過快,遠遠超過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的速度,全國勞動力資源由2世紀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萬人預計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45萬人,未來勞動力資源的自然增長每年可以建立兩個海南省,這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產生一定影響。”出現了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而就業崗位增長緩慢,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脫節的困難局面。其次,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髮展,在短短几年內,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成為一種必然,但一些問題也由此而帶來,教育大眾化要求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而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2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145萬,23年212萬,24年達到28萬,25年將超過3萬,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
2、部分大學生對學校的對口就業安排過於依賴。因為學校與一些專業對口的公司企業之間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每年都會安排一些優秀畢業大學生到專業對口的公司企業去工作,以致於一些大學生對學校的工作安排形成依賴心理,不願意到擁擠的人才市場去進行面試,導致自己遲遲無法實現就業。
3、高校專業設定錯位,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定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一些學生高分低能。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繫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4、大學生準備不足,生涯模糊,大學生就業不是到了大四才開始準備,而應在讀大學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礎。一年級瞭解自我,二年級鎖定感興趣的職業,三年級有目的提升職業修養,四年級初步完成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我們在調查後的比較分析中發現,美國的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認真學習,在讀大學時也在研究市場,把知識放在實踐中學習感悟(如斯坦福大學),中國學生為了能考上大學拼命學習,上了大學就不再認真學習了,對市場變化、社會變化關心度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應付考試了。多數學生對職業目標相對模糊,沒有把興趣、愛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很好結合。
5、市場對白領需求不足,由於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處於國際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勞動就業崗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就業崗位,使得中國就業上呈現“白領需求不足”的狀況,這是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崗位與擴招之後的龐大畢業生數量之間,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還將因此降低大學生的談判地位,引發其他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