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烏孜別克族--簡+介

烏孜別克族--簡 介

  烏孜別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的一個少數民族。現有人口12453人,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睦相處。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其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孜別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信仰伊斯蘭教。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文學極為豐富,敘事長詩《帕爾哈德與希琳》等流傳廣泛。樂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烏孜別克人絕大多數人從事商業、手工業。少數居住在新疆北部的烏孜別克人從事畜牧業。

  烏孜別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樂器有獨它爾和彈布林。民間音樂的曲調婉轉曲折,優美動人。舞蹈以動作輕巧、富於變化而聞名。

拉祜族--簡 介

   拉祜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系統,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區,以農業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會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區已發展到地方經濟;有的儲存著土司制度的殘餘;瀾滄西南部,孟連、滄源,耿馬和西雙版納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領主所統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殘餘。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絃”。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鍊鐵、農機、採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德昂族--簡 介

   德昂族,原名“崩龍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其他分佈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景頗、傈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有三種方言,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篤信小乘佛教中的潤教派。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蕎子、薯類等,擅長種茶。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濃茶,亦善於種茶,幾乎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茶農”之稱。擅長編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製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普米--

   普米族共有2.9萬多人。他們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和寧蒗等縣。“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佈特點。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稱有“博”、“巴苴”等。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 ...

基諾--

       基諾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少部分散居在景洪縣的勐旺、勐養、橄欖壩、大渡崗和勐臘縣的象明、勐侖等地。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加以引申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   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 ...

東鄉--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東鄉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蘭州、定西和寧夏、新疆等地。   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地區的東鄉而得名。舊稱“東鄉回回”、“東鄉土人”、“東鄉蒙古人”、“蒙古回回”等。他們自稱“撒爾塔”,意思是“中亞信伊斯蘭教 ...

保安--

       保安族,有人口12212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   保安族地區位於甘肅西南部,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在這巍峨的積石山下,黃河上游之濱,水草肥美, ...

裕固--

       裕固族,現有人口10569人,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裕固族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有豐富經驗。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建立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畜牧業得到較大發展,現在自治縣已成為甘肅省重要畜牧業基地之一。自治縣還建有牧場和養鹿場,產有鹿茸、麝香、熊膽等珍貴藥材 ...

柯爾克孜--

       柯爾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蘇、額敏等縣。其餘分佈在烏什、阿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乾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柯爾克孜”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爾克孜族有自 ...

仫佬 --

    仫佬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山區,90%聚居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   仫佬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與毛難語、侗語非常接近。由於仫佬族人民與漢、壯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語中吸收了不少漢、壯語詞彙,絕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部分人還會說壯話。   仫佬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