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翻譯為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
這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是。
菩提偈
[作者] 惠能
[全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翻譯為原本就沒有菩提樹,也並不是明亮的鏡臺。
這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是。
菩提偈
[作者] 惠能
[全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意思是如果沒有煩惱的話,自然就沒有煩惱來擾亂自我。一切身心知見,及周匝世界,都是因無明而依如來藏幻化而成,所謂“無無明”是指斷無明而除卻一切產生的根源。知道我們的世界是因無明而生,卻未必能夠理解現世之中紛繁複雜的關係。
出自《般若菠蘿蜜多心經》,這個是佛家的一種修養境界,也就是看穿看透煩惱,也就沒有煩惱的意思。菩薩為了便於教化眾生,不僅需要證得實智而“無無明”也需要了解這個世界中的一切而“無無明盡”。也就是說不僅需要知道因何而產生,也需要知道產生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逆向的思維就是“無無明,義無無明盡”。
吳承明吳承明,經濟學家,直隸(今河北)灤縣人。中國當代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建國後,歷任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處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著有《帝國主義在舊中國的投資》,主編《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史料叢刊》,與許滌新共同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等。
吳承明先生,享譽海內外的資深經濟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17年1月3日生於河北省灤縣,2011年7月8 日15時4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關於治學的方法和眼界問題。與吳老在一起的時候,更多的是聊天,而聊天的主要內容多是陳年舊事。其中自然多少要涉及到做人、做事。常常不經意間談到治學的方法。吳老治學領域廣博,以近代為重心,兼及當代和古代,並且十分關注國內外的經濟學新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因此,感想也就很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