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牡丹亭簡介

崑曲牡丹亭簡介

  1、《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體現了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生活的追求。此劇一經問世,便有許多傳奇效果。據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折時感情激動,卒於臺上。

  2、由明至今,《牡丹亭》幾乎成為崑曲之代名詞——崑腔巍然曲宗,牡丹豔冠群芳,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牡丹亭簡介

  1、柳夢梅與杜麗娘愛情故事。兩人牡丹亭幽會之後杜麗娘便一病不起,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經歷一番挫折,最後終成眷屬。

  2、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從老塾師陳最良讀書。她讀《詩經·關雎》而傷春、尋春,在夢中與一書生幽會於花園的牡丹亭畔。

  3、麗娘醒後,因相思而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下。其父升任淮陽安撫史,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畫中人就是夢中的佳人。

  4、麗娘魂遊後園,再度與夢梅幽會。夢梅根據麗孃的囑咐掘墓開棺,麗娘起死回生。二人一齊到了京城臨安。夢梅考中了狀元。麗娘遇見在外避難的母親和春香,解除了父親對夢梅的誤會,全劇以大團圓結局。

牡丹亭舞劇簡介

  1、大型芭蕾舞劇《牡丹亭》是中央芭蕾舞團推出的中國原創芭蕾力作,劇擷取我國崑曲經典劇目《牡丹亭》的精華,透過舞者杜麗娘和兩個精美化身的交融,表現人物奮力掙脫禁錮追求自由和愛情的內心世界,該劇曾先後在北京、深圳、香港、澳門等地演出60場。

  2、中央芭蕾舞團創作的芭蕾舞劇《牡丹亭》在尊重和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將中國的優秀民族文化透過西方古典芭蕾這一獨具魅力、頗具美感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讓中國芭蕾舞劇走向世界。芭蕾舞劇牡丹亭的創作正是在中央芭蕾舞團這種不斷開拓進取的基礎上,將中西文化相互結合創作出的一部經典作品。


情人節簡介

  情人節(英文:Valentine's Day),又名聖華倫泰節,在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   情人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這節日原來紀念兩位同是名叫華倫泰的基督宗教初期教會殉道聖人。 ...

婦女節簡介

  根據國務院釋出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第三條規定:婦女節(3月8日)屬於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婦女放假半天。   國際勞動婦女節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又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U.N. Day for ...

春分節氣簡介

  名稱簡介   Vernal Equinox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 ...

元宵節簡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 ...

元宵節日簡介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花燈 ...

父親節基本簡介

  父親節(Father's Day)是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起源於美國,在這天,每個父親都會接到來自他們孩子的禮物和問候。   “父親節”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日期表:   2月13日:俄羅斯   3月17日: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聖約瑟日)   5月7日:韓國(雙親節)   5月31 ...

重陽節的簡介

  重陽節“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因此,重陽節被定為農曆的九月九日。)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