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獨特的西藏婚姻習俗,你瞭解多少?

獨特的西藏婚姻習俗,你瞭解多少?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對於婚喪嫁娶和大型儀式都有著十分繁瑣的程式還有禮儀。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很多地方都已經摒棄了舊的封建習俗,但是在我國少數地區和民族仍然存在舊的傳統。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西藏文化中有著什麼樣的婚俗吧?

  藏族婚禮儀式獨具特色。婚日一早,雞剛叫頭遍,新郎家的舅舅及親友數人至女方家迎親,新娘由親戚女伴陪送。男家村鄰每家贈送一桶清水,從門前依次排成長龍,最末一隻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供新娘下馬踏用,以此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富足。

  新娘下馬後,由送親人在每個桶上放一條哈達以示對村鄰的感謝。新娘進門前,男方親友用柏樹枝蘸水揚酒,有時還撒麥子,據說可祛魔除邪。入室後,新郎家長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們愛情真摯純潔。主婚人將一條哈達拋掛中柱,討求吉祥。繼而由主婚人念頌詞向新人祝福,然後眾人慶賀嬉鬧,盡歌酣舞。新人床上鋪一條潔白氈子,上用青稞、小麥畫上吉祥圖案。新娘在男家住一日或三日後回孃家,有的地方新娘要數月後才到男家,開始夫妻生活。

  過去,藏族通婚的原則是實行階級內婚、血緣外婚。土司、頭人等貴族,只能在同等級內互相通婚。如果貴族頭人的子女與百姓戀愛,即被驅逐甚至處死。勞動者各階層通婚,也受門當戶對的影響,但在普通農牧民中不甚嚴格。同一祖宗的後代,絕對禁止通婚。

  誰違反這一傳統規定,將被裝入牛皮袋扔到河裡。他們認為人是由骨頭和肉組成的,骨頭是父親給的,肉是母親給的。骨頭是不能改變的,所以父系親屬永遠不能通婚。肉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母親親屬傳下七代以後,便可通婚。藏族的締婚方式有兩種:包辦婚姻和自由婚姻。

  包辦婚姻

  農奴主階級講究門當戶對,兒女的婚姻,由家長包辦。締結婚姻,須經過請媒、擇偶、選期、訂婚、結婚、宴客等過程。並以其官爵、經濟權勢的大小決定其豪華的程度。在農奴階層中,尤其在比較富裕的家庭裡,其子女婚配亦由父母包辦廣大農牧民的婚姻,也受家長制的影響,但不很嚴格。

  自由婚姻

  在農奴階級中的堆窮、朗生階層,雖也受父母之命、煤妁之言的約束,但有相當一部分為自由婚。只要男女雙方情投意合,把婚事告訴自己的父母,便能成親。

錫伯族的春節習俗,你瞭解嗎?

  錫伯族,是我國北部少數民族中較早從事農業生產的民族。錫伯族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多彩,極具本民族特色。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錫伯族人也過春節,而且還有很多和漢族不一樣的春節習俗,你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嗎?想要了解更多錫伯族文化,想要了解他們怎麼過春節,就趕緊往下看吧。

  春節。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晚間送灶王上天,報人間吉祥,稱為“祭灶”。到除夕之夜,換以新灶王神像,名曰“迎灶”。

  除夕,即臘月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殺年豬,炸晨子、烙年餑餑、蒸供饅,做各種佳美菜餚。午後請出各種神祖三像,如“喜利媽媽”和家譜等,擺設祭祀供品;男家長攜子孫,帶紙錢、木銑上墳地,將墳堆上積雪打掃乾淨,回來之後在大門口擺設飯桌,祭祀祖宗,全家叩頭,然後進屋吃團圓飯。這天在外的親人都要回家過年;已出嫁的姑娘,不許在孃家過年,除夕晚上點長明燈,所有房間、馬廄、磨房、碾房、倉房等都點上油燈、蠟燭或燈籠,使室內外燈火通明。

  天黑後拜年“辭舊歲”。半夜子時(11時至1時)俗稱“諸神(新神)下界”,家家在院中擺供紙畫天地碼子(神位),插於香斗上(鬥內裝滿高梁,口上糊上紅紙),中間插上整股香。供奉干果(紅白佔果、冰糖、栗子、棗)、焚香燃燭,鳴鞭炮。全家男女長幼,都穿新衣,向神位叩拜,叫做“接神”。“接神”後煮餃子吃,餃子叫“元寶”,餃子湯叫“元寶湯”。吃完餃子、男子到村廟中焚香叩拜,叫做“行香”,“行香”完了才能回家睡覺,也有徹夜不睡者,謂之“守歲”。說一夜不睡,精神一年。初一天不亮煮餃子,全家團聚歡度新春佳節,之後晚輩向長輩請安叩拜,全族互拜,叫做“迎新年”。

  正月初一到初五,在神祖像前焚香,每日早、午、晚焚香三次,焚香人要向神像行叩拜禮。初一、初三、初五早晨吃餃子。初二、初四早晚吃米飯、炒菜、白肉片、血腸等。錫伯人吃“火鍋”,除用豬、羊、牛肉外,還用野雞肉、狍子肉、鹿肉等,菜類還放大量切得細的酸菜、細粉,也有用蘑菇下鍋的。這幾天內忌諱屋內灰土汙水倒在外邊。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親戚朋友不往來串門。初二、初三、初四,家家多吃節前準備好的食物如餃子、白麵豆包、粘面豆包、粘麵餃子、粘糕等。

  正月初六,俗稱“出行日”。農村各家男女者騎馬駕車,按占卜吉利的方向飛馳,來到有橫道的路上,全家人下車下馬,撮土燒香,鳴放鞭炮,向四方叩拜,然後返回,這叫“出行”。所有人等,在“出行”後,方可出門辦事,謀生或尋親訪友。

  正月初七,俗稱“人日”(從初一開始,順序排列為:一雞、二鴨、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人七、馬八等)。這天天氣晴朗則認為人們全年吉祥如意;天氣陰晦,則認為全年不利,有病有災。這天吃餃子,吃年糕,下麵條,意味著年高壽長。

納西族春節習俗,你瞭解多少?

  春節是納西族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納西人會舉辦很多祭祀活動,比如祭祖、祭天、祭神。納西族的春節規模大,時間跨度長,內容豐富,盛況非凡。那麼,納西族人是如何過春節呢?他們的春節習俗和漢族有什麼不同?一起來了解納西族文化吧。

  農曆正月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納西人的過年習俗很有意思,在雲南麗江古城大研鎮,春節之前一段時間,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熱鬧,人山人海,民間有“達瓦納西努”之說,意思是“臘月間,納西人發了瘋”,反映出納西人過春節的盛況。

  春節期間,麗江古城納西人家家戶戶都喜歡在自家的花瓶裡插上幾束山茶花。除夕這天,家家戶戶貼上春聯和門神,還在家裡的每個花盆上貼上一個紅紙上書寫的“春”字。祭天和祭祖是納西人最典型的新年習俗,迄今在納西族城鄉還普遍保持著。

  祭祖

  除夕吃年夜飯前,納西人首先要祭祖。麗江古城的年夜飯習俗,最不可缺少的是一個完整的醃製豬頭,煮熟後,要在豬嘴上插幾朵野山茶花,抬到家裡的神龕前,每人向祖先牌位磕頭。

  從大年初一到初三,麗江古城的納西人家都要帶上各種祭品去上墳祭祖。這幾天,麗江古城附近的金虹山、蛇山等各家墓地集中的地方,到處都是絡繹不絕的掃墓者。各家到了墓地後,首先要祭山神,每個家庭的墓地上都豎有一個象徵山神的石頭,究其實,這既是山神,也是一個管轄著一家人墓地、有些類似“土地神”的角色。在祭祀山神和掃墓時,要祭獻香燭、紙錢,還祭獻野山茶花,每個墳頭都要插上幾枝。另外一定要祭獻酒和茶水,納西語稱之為“日少類少”。然後,大家一一向祖墳磕頭祈禱。

  祭天

  祭天是納西人春節期間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內容。祭天是納西人最大的節日,也是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祭天在納西語中叫“美本”,“美”是天的意思,“本”意為祭。按傳統習俗,每年一般舉行兩次祭天儀式。第一次是在農曆新年,稱為大祭天;第二次是在農曆七月,稱為小祭天。過去,納西族把祭天與否作為是否納西人的重要標誌,納西人自稱“納西美本若”,意為“納西是祭天的人”,以祭天作為本民族的主要特徵,可見祭天在納西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古老的東巴象形文經典《創世紀》中說,納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兄弟姐妹們互相婚配,導致洪水劫難。只有崇仁利恩幸免於難,他與下凡洗澡的天神之女襯紅褒白命邂逅相遇,一見鍾情。崇仁利恩隨襯紅褒白命去天上求婚,在她的幫助下,戰勝了天神的種種刁難,終於結為夫妻。但夫婦定居人間後久不生育,他們便派蝙蝠和狗到天上求天神賜教,天神指出要舉行祭天之禮才能生兒育女。崇仁利恩夫婦照神諭祭天,生下三子,三子成為納西、白、藏三個民族的祖先。從此,納西人祭天的習俗便延續不絕。

  納西每個村寨中的祭天團體都會在附近風景優美之處設有專門的祭天場,並視為神聖之所。很多村子會選擇在長有大片古老櫟樹叢的地方,因為櫟樹是納西人象徵天神的神樹。

  農曆正月大祭天的程式是:立祭樹,量神米,搬祭米籮,佈置祭場,安置神石,準備祭酒,燒杜鵑葉、青松葉除穢,祭村寨神,燒火試灶。當夜,各戶留一男子在祭天場守夜。不過,在筆者參加過的玉龍縣塔城鄉署明村現在的祭天儀式中,已沒有了祭天場守夜的習俗。

  祭生命神、門神、山神

  在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一是祭石門神。臘月三十,全家祭石門神。二是祭生命神“素”。大年初一,約四更時分,男子搶先起床生火,然後去提淨水,用於祭祀生命神,為生命神除塵。黎明,由家長主持在生命神前擺設各種祭品,在院內燒天香;全家跪拜迎接生命神和祖先降臨,與家人一起共度新春佳節。三是求福澤,納西話稱之為“諾哦少”。

  納西人認為,在新年,要祭祀和迎接祖靈以及各種天地神靈,向他們祈求福澤。在院中豎3棵松樹,稱為“含英巴達子”,即福澤樹,在神樹下襬設祭品,全家向神靈敬拜求福澤。四是祭山神。全家面北跪拜,戶主點滇、川、藏各地納西人居住區域的13座名山(有的說是12座)之名,祈求眾山神在新的一年裡,為納西人提供放牧、狩獵的場所,並賜予更多的收穫;向山神謝罪道歉,請山神原諒納西人在過去一年的放牧狩獵生活中的過失。五是迎灶神。在母房“吉美”的火塘灶邊舉行,將祭品在火中燒化,祈求灶神賜福。

  納西人春節的祭祀,不僅給麗江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地增添了吉祥的氣氛,也使麗江呈現出古老宗教文化獨特而雋永的魅力。


羌族掛紅習俗瞭解嗎?

  “獻紅”,俗稱掛紅,是羌族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數為莊重的禮儀形式。羌紅是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羌族人年年祈福,歲歲掛紅,用紅紅細細的布條,懸掛在廟宇前的樹枝上,稱之為羌紅。獻紅也用來表示羌族人民歡迎貴客的真誠之心。羌族掛紅是羌族文化特有的象徵,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羌族“掛紅”時使用紅布或紅絲綢,過去使用 ...

黎族過年習俗瞭解多少?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注重的、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黎族最重祖先崇拜,初一十五都要燒香給祖先,過年祭祖是必不可少的。黎族的春節和其他民族是有很大差別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節日。那麼,下面我們一起走進黎族文化了解黎族過年的習俗吧。   黎族春節是黎族的民間節日。黎語稱“江”或“葛呣”,意為年。在農曆正月一舉行,節前,家家 ...

關於西安結婚習俗瞭解多少

  結婚這種大事對於準新人來說一定是既緊張又興奮了。   在結婚到來之際,是不是應該多瞭解一些結婚的習俗呢?   本文帶你瞭解西安文化,瞭解西安結婚習俗,看看有什麼不同。   西安,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古老,是因為她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年輕,是因為她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西安婚俗中的“四樣禮”,是男 ...

寧波訂婚習俗瞭解多少?

  寧波市是浙江省的經濟中心,寧波被稱為甬,寧波是屬於典型的魚米之鄉,寧波從古至今已經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其中訂婚習俗也在隨著時代不停的改變。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寧波文化了解寧波的訂婚習俗。   雙方父母見面協商訂婚事宜,主要是訂下黃曆和男方的聘禮多少。目前比較大眾化的是10.8萬,但主要視雙方經濟條件而定。所收 ...

山東喪葬習俗瞭解多少?

  在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喪葬習俗是極端複雜繁瑣的,因為這是送別死者的最後儀式,所以古人也尤為重視。民國之後,全國颳起了社會新風氣,舊的封建傳統全部被推翻摒棄,許多儀式也變得更加簡單而具有意義。那麼,山東文化中,喪葬習俗如何呢?   喪葬過程可分為:備喪、初喪、靈奠。備喪,就是給老人準備送老的衣物、棺木等。 ...

雲南喪葬習俗瞭解多少?

  雲南,即“彩雲之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雲南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今日的雲南文化。但有些喪葬習俗仍是不變的,下面一起來雲南文化中看看,雲南的喪葬習俗吧。   德昌地區   德昌地區是傈僳族的聚居地。這一帶的喪葬儀式獨特、繁雜,很有人情味。葬禮分為安葬、出靈兩個過程。 ...

河北結婚習俗瞭解多少?

  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古今中外都被看作是人生禮儀中的大禮。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婚禮流程和習俗,不過都是大同小異。在悠久歷史的河北文化中,河北的婚禮習俗也是文化的特色之一,是先民所遺留和傳承下來的。你對河北的婚禮習俗知道多少呢?要不要跟著一起看一下呢?   概略而言,河北結婚習俗大約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三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