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的喪葬習俗
獨龍族喪葬習俗
獨龍族基於生靈“卜拉”和亡魂“阿細”的靈魂觀念來認識人的死,並形成了自己的葬俗。獨龍族行土葬、火葬和水葬。
獨龍族大多實行木棺土葬,少數地區對非正常死亡者,也實行火葬或水葬。棺材常用一段園木刳空而成,也有用篾席圍卷埋葬的。村寨有人死時,全體村民及遠近親戚朋友都要前來弔唁,並送來糧食、肉類、雞、酒等食物。屍體停放期間,一般不影響日常的生產活動,到埋葬當天,則要停止一切生產活動。
由於獨龍人信仰原始多神教,所以在出殯時,須舉行驅鬼送葬儀式。首先,屍體必須從後門或從地板上開口抬出,否則認為惡鬼仍在房中,會繼續給人們帶來災難。屍體抬出房後,由巫師揮刀在前趕惡鬼,以求死者靈魂得以安寧,家族和村寨老少則隨後送葬。到墓地後,巫師卜卦選定地點,即挖土下葬。
死者一般側臥棺內,面向東方。獨龍人無壘墳習慣。
凡死於流疫或凶死的,因認為他們的亡魂很可怕,一般行火葬和水葬。火葬者,將屍體抬放在已架好的一堆矮塔型木柴堆上,四周點火,邊燒邊用木棍翻動,以使之全部燒透。火化之後,葬儀即告結束,不收骨灰,也不掩埋骨灰,有的還把死者的衣服和房子一起燒掉。水葬更簡單,把屍體抬到江邊放入水中沖走,葬儀即告結束。正常死亡者及婦女難產死的皆行土葬。
至於土葬的葬儀,方國瑜在《滇緬邊界的菖蒲桶》中記述:“死後停在家裡,親友來吊者,都帶著一筒酒,以少許注於死者之口。停一二日,在房子左挖塘,葬以木棺,也有用一塊板子或一張竹簾,置死者於其上掩埋,上面拿石板或木板圍架著,把死者生前所用的弓箭掛在裡面,婦人則放在筐子,埋畢,回來酬客。
若死者是患傳染病的,則家人走避,且告親友勿吊,只請尼扒(巫師)殮埋。”這套葬儀,如今仍較完整地保留著。
獨龍族的喪葬習俗
獨龍人絕大多數是實行土葬,也有少數因為患特殊疾病死亡而行火葬或者水葬。按獨龍人的禁忌,屍體不能直接從大門抬出,必須從住房的後壁或地板處另開一道便門送出,認為這樣做才能避免繼續死人。出殯時,由一老人在前面揮刀驅鬼,在葬地劃定墳圈,屍首側臥,面向東方,埋後不壘墳。一家有喪事,村人及遠近親戚都要送糧食、雞、酒等物,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埋葬的當天,全村停止生產活動,否則認為莊稼不生長或五穀也會被鬼給吃掉。
棺材臨時用木板合成,死後第二天就埋在住宅附近,墳前豎一根木杆,將死者生前用具及親友送來的雞蛋掛在上面。
人死後數月,家屬準備好酒肉後,要在家裡舉行祭奠儀式,親友們也要送酒送肉來幫忙。祭典由 隆木沙 主持,囑咐死者:保佑全家清吉平安,不生疾病,糧食豐收 。然後將祭品裝在竹籮裡,掛在墳前木杆上。以後不再祭掃,沒有崇拜祖先的習慣觀念,很多人都不知道祖輩三代的名字。
獨龍族:喪葬習俗
獨龍族相信,初死之人很戀家,經常要跑回家,因此送喪儀式之後,還必須請巫師舉行攆魂儀式,將鬼魂攆回到陰間去。其做法是:先殺豬、雞,供祭於墳地,巫師手持攆魂棍,邊指邊念:"你已經死了,在格蒙那裡你像摘黃瓜一樣地被摘掉了!這裡不是你的地方,你回去吧!酒肉飯菜都抬來給你了,不要來家裡搗亂,讓大家平平安安吧!"如果攆走了復又來,則再攆一次。屆時,於墳架再供酒肉,家人拿上木棍,在墳地四周和家屋前後不斷敲打鬨攆。巫師再度念道:"你怎麼又回來了?為什麼賴著不走?吃的喝的全抬給你了,你趕快走吧!'阿細默黑'(亡魂居地)才是你在的地方!"這樣的儀式,通常要舉行三次。
祭祀民俗:獨龍族一年中只有一個節日--卡雀哇。節日的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各個家族自己擇定,一般是在農曆的冬臘月,歡度3天或5天不等。過年的第一天,婦女把自己精心編織的彩色麻布掛於竹竿上,並把竹竿插在住房上方事先打掃乾淨的平壩上;人夜,主人和被邀請的客人圍坐在火塘邊飲酒互贈祝辭。第二天舉行射豬大典,祭山神;晚間,挨家挨戶喝酒,共慶佳節。年節裡最隆重的儀式是剽牛祭天,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歷史上獨龍族信奉原始宗教,在進行一些原始的祭祖活動時,遊客不能參觀祭祖活動。
"卡雀哇"是獨龍江地區獨龍族唯一的年節,一般在農曆臘月間,收穫後過。過節第一天,家家掛起彩色披毯。入夜舉家喝酒卜卦,祈祝來年豐收。第二天祭山神,用蕎麵捏山神及各種野獸,祭完山神,由青少年獵手箭射面獸,觀音敲(芒)擊鼓,圍圈跳舞。第三天剽牛祭天。是節日的高潮。婦女為祭牛披上獨龍毯,角上掛以彩色串珠,把牛拴在祭柱上後,全部人圍牛跳舞。剽牛手手持梭標,走入祭場摟肩搭臂喝一碗同心酒,便邊跳舞邊剽牛,牛剽倒後,行過祭,卜過牛舌,人們分割牛肉,還揹著牛頭跳粗樸的牛頭舞,跳完,大家燃起篝火,一邊燒吃牛肉,一邊喝酒唱歌,通宵方散。
初終薩喪葬習俗
中國的喪禮富有濃重的倫理色彩、人情味,宗教信仰觀念也糅含在喪俗中。葬禮中基本信念是“不死其親”,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事死如事生”。因此,一個人去世隨之而來的是系列喪葬禮儀,成為一次特殊的離別,要裝點行程、話別餞行、依依不捨地惜別,於是就要裝礆、裝點行程等。
我國民間習俗認為,凡人享年五十歲以上的老或病而 ...
贛縣客家喪葬習俗
客家人的喪葬觀念基本上繼承了中原漢民的傳統,如相信靈魂不死,重視福、壽、孝、喪禮講究排場,特別重視風水等。相信靈魂不死的觀念。繁縟的葬俗首先來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古人認為人活著是靈魂依附於肉體,而死後靈魂與肉體就分開,靈魂是能夠獨立於肉體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靈魂當作神秘的物件加以信奉。舊時人們對 ...
維吾爾族人的喪葬習俗
維吾爾民間的喪葬儀式,雖說都按照伊蘭教的教規進行,但因各地教派的不同,歷史文化淵源的影響的相異,所處地理環境的區別等因素,在大同之中有許多小異呈現出形形色色的特點。
□驅鬼避邪
在維吾爾民間,當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奪去生命的病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其親屬就請來一位阿訇到家裡唸經驅鬼避邪,同時,由阿訇用小木 ...
佤族的喪葬習俗
佤族人死後,實行獨木棺土葬。過去佤族認為人死是由於已死去的家裡人把他(她)的靈魂叫走了, 他的靈魂永遠離開了他的肉體。在病垂危的時候,要殺豬、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認為病人的靈魂已 去,要給其準備後事。人死後,拿幾塊半開放入死者口中,無半開可放茶葉、鹽塊或糖塊代替。換上壽 衣,用棉線將死者的雙腳拇指拴攏, ...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實行土葬和火葬,以土葬為主。火葬多數是僧侶和高壽者,此外,一般都採用土葬。布朗族的每個寨子附近,亦有一塊墓地,布朗語稱墓地為 壩消 。布朗族的墓地,一般選擇在山坡上,山坡最高的地方是埋葬老年人,布朗語叫 壩朗木瓦 ;中間一段是埋葬青壯年的,布朗語叫 壩格登 ;最低一段是埋 ...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 壩消 , 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 龍林 。久而久之, 龍林 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
拉祜族喪葬習俗
1.搓獨格。拉祜語意為 墓地 ,是拉祜族喪葬習俗。遊獵時期的拉祜族,無喪葬活動,也無墓地。據清康熙楚雄心志卷一我: 保從一遇有死者不殮不菲,停屍而去。另擇居焉一。 十八世紀逐漸定居以看,一些地方出現墓地和省萍形式。凡是行土葬的山寨,一般有一片公共山地為墓地。只交是屬於正常死亡的措內成員,不分宗族、信仰、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