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至隋唐時代的中國典籍中,“拂菻”是一個新出現的名稱。百餘年來的研究證實,它指的是由羅馬帝國演化而來的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在這一時期的漢籍記載中,頗有一些與“拂菻”相關的事物,“女人國”傳說便是其中之一。《法苑珠林》三九雲:“案《梁貢職圖》雲,(拂菻)去波斯北一萬里,西南海島有西女國,非印度攝,拂懍年別送男夫配焉。”《貢職圖》亦作《職貢圖》,乃南梁元帝蕭繹所作。“拂懍”即“拂菻”。梁朝處於南方,此傳說顯然是由海路傳至中國。
與此相應的是,《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西域求法途中在北印度也聽到了類似的“女人國”傳說:“波剌斯國西北接拂懍國……拂懍國西南海島,有西女國,皆是女人,略無男子。多諸珍貨,附拂懍國,故拂懍王歲遣丈夫配焉。其俗產男,皆不舉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記載大略相同:“(波剌斯)國東境有鶴秣城,西北接拂懍國,西南海島有西女國,皆是女人,無男子,多珍寶,附屬拂懍,拂懍王歲遣丈夫配焉,其俗產男例皆不舉。”《新唐書》卷二二一載:“拂菻西,有西女國,種皆女子,附拂菻。拂菻君長歲遣男子配焉,俗差男不舉。”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與《新唐書》所記“女人國”事,均取材於玄奘《大唐西域記》。玄奘所記內容多取自梵文典籍或親身見聞,他將拂懍國與女人國的記載附於“波剌斯國”條下,且明言“非印度之國,路次附見”,說明其事乃玄奘在中亞或印度所獲聞。顯然,在印度和中亞都曾流傳著與“拂菻”相聯絡的“西女國”故事。
德國漢學家夏德(F.Hirth)在其名著《中國與羅馬東邊地》(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中注意到玄奘關於女人國的記載多與古希臘史家斯特拉波(公元前58-公元21年)著作中關於女人國(Amazons)的記載相合,似乎察覺到二者之間的淵源關係,不過,他對此似乎有些猶豫不決,難下定論,原因是兩種記載中女人國位置的不同:“斯特拉波筆下的女人國據說位於麥奧提斯湖(Lake Maeotis,即亞速海)岸邊,而不是在拂菻西南,他們也不是生活在島上,派遣男子與她們相配的鄰人不是敘利亞人而是居於高加索山下的加加爾人(Gargareans)。”儘管如此,聯想到玄奘所記故事與希臘世界“女人國”傳說的關係,確實顯示了夏德思維的敏銳。
夏德研究的不足之處在於:首先,他對希臘羅馬世界有關“女人國”傳說的考察僅上溯至斯特拉波,未能從根源上發現它的原型。實際上,希臘神話中的“女人國”故事,不僅遠比斯特拉波更為古老,而且在傳播範圍上也比想象的更為廣闊。其次,夏德不太瞭解民俗傳說在不同地區傳播的規則,所以要向人們指出兩種記載顯示的地點的差異。從民間傳說的傳播規則看,將故事發生地與講述者母邦混為一談,這一現象在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交流中,是一種普遍現象。由於當時的拜占庭帝國(即“拂菻”)在歐亞大陸是有相當知名度而又充滿神秘感的國家,將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附會於其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希臘世界,“女人國”的傳說可能產生於希臘人向黑海地區殖民時期。所以,在地理範圍上,古希臘神話傳說將“女人國”置於黑海(亞速海)沿岸或小亞細亞地區。根據希臘神話,女人國的女人們崇尚武藝,驍勇異常。為繁衍後代,她們與鄰近的部落男子婚配,然後將男子送走,生下女嬰便留下由母親撫養,訓練其狩獵和戰爭本領,培養成勇猛的女將,男嬰則交還其父,或殺掉。女人國的婦女自認為是戰神阿瑞斯的後裔,熱衷於戰爭,經常對他族發動戰爭。為便於使用弓箭,她們燒掉右側乳房。女武士使用的武器有雙面斧、弓、矛和半月形盾等。早期“女人國”傳說有三個元素:一是女人國婦女的尚武;二是女人國婦女與鄰近群體的男子婚配以繁衍後代;三是所生後代只留養女嬰而不留男嬰。在這三個元素中,又以後兩個元素為基本核心元素。
123 / 3 頁下一頁
史記中的世家是給諸侯王作的傳,有封地、有爵位、能夠世代繼承這一類的家族就是世家,比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周公姬旦、“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齊公姜子牙。被稱為公子、公孫的就是典型的世家子弟。王侯是一個地區的實際統治者,世代保有其國,對全國政局有一定的影響,故其傳記稱“世家”。而且《史記》中諸侯的傳記,按著諸侯的世代編排。
錫杖在佛教歷史文化中一直是作為地位的代表,以及功名的代表,並且在現實的生活中還有著許多實際的用處可以說是萬能錫杖也不為過。在古代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唐僧更是有著一根和尚們都羨慕的九環錫杖。
那麼,本期佛學入門一起了解九環錫杖的意義。
九環錫杖,《西遊記》中的寶物。如來佛祖命觀音菩薩去東土尋找取經人,臨行時交給觀音五件寶貝,分別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佛祖吩咐金、緊、禁三個箍用來降伏神通廣大的妖魔,袈裟與錫杖則送與取經人使用;這錫杖,上有九環,持在手中,不遭毒害。
如來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蝠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齋,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錫杖:僧人攜帶的道具,比丘乞食時,只能用此杖擊地出聲,請人出來,故又名聲杖。此杖原有三個目的。1、為驅逐野獸害蟲用。2、為年老人用。3、為保衛自己。此杖頭部用錫,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製成。
僧人持杖往外雲遊時叫做‘飛錫’,住下某處叫做‘留錫’或‘掛錫’,外出佈教時叫做‘巡錫’。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有時也用短錫杖,一面揮動此杖,一面口唱梵唄。在錫杖上以後又加添各種裝飾,變得更莊嚴了。
禪杖:為可“持”之物,“九環”則是“九轉還丹”(丹經學說)之簡稱(只能是九環,不能是三環四環)。“佛衣禪杖”,代表的是“信解受持”,依於佛為信解,行不倦為受持。
“禪杖”是禪門之中,在坐禪時用以警睡之具。釋氏要覽中說:“禪杖竹葦為之,用物包一頭。令下座墊行;坐禪昏睡,以軟頭點之”。用這種“禪杖”觸擊禪者,不會感受痛楚,但能甦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禪杖:以竹葦作之。以物包一頭,坐禪有昏睡者。
則以軟頭突之。十誦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聽用禪杖。取禪杖時應生敬心。云何生敬心?言:以兩手捉杖,戴頂上,應起看餘睡者以禪杖築。”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禪杖竹葦為之,長八肘。下座手執巡行,有睡者點起付之。”以泛稱僧所用之杖也。
【結束語】對於佛教的瞭解可能許多人是從小被家裡的長輩帶去寺廟祭拜,除此之外的大多數人都是受《西遊記》的影響才對這些有所瞭解,賜予的人不同九環錫杖也可以說是一種非凡的代表。
說道佛學入門那就不得不說一下佛門七寶了?在《稱讚淨土經》中有提到佛門中有七寶分別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的材料做成寶器,那麼說到這我們就要說一下佛門法器錫杖,不知道大家對於他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錫杖中九環錫杖的意義,希望大家喜歡。
九環錫杖,《西遊記》中的寶物。如來佛祖命觀音 ...
唐玄奘西遊取經歸來帶回了怎樣的佛學瑰寶?《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師徒原型究竟是什麼樣的?上述問題或可在“西安大雁塔國寶文物特展”中找到答案。由西安大雁塔題名書畫研究會主辦的“中國夢·夢迴盛唐——西安大雁塔國寶文物特展”暨大雁塔建塔1360週年紀念名家書畫展將從4月29日起在蘿崗雅居樂富春山居 ...
出生雞年人的命運:
1957 年出生:屬獨立之雞是山下火命。為人和氣,多情多義,利官近貴,初年勞碌,身閒心苦,中晚年家業興隆,女人貌美清秀,半成半敗,老來福壽之命。
1969 年出生:屬報曉之雞是大驛土命。為人心性聰明,衣祿豐足,六親無靠,有兒有女。作事如意,多才多能。凡事寬量,心性大度為吉。女人 ...
玄奘西行寫的書叫《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地理史籍,又稱《西域記》,12卷。玄奘述,辯機撰文。本書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年(646)成書。書中綜敘了貞觀元年(一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見聞。記述了玄奘所親歷110個及得之傳聞的28個城邦、地區、國家之概況,有疆域、氣候、山川、風土 ...
螳螂,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螳螂目昆蟲的總稱。身體中型或較大,頭部倒三角形,複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體呈黃褐色、灰褐色或綠色。胸部具有翅2對、足3對;前胸細長,前足為1對粗大呈鐮刀狀的捕捉足,並在腿節和脛節上生有鉤狀刺,用以捕捉害蟲,故為益蟲。後足的基部具有聽器。雌性的食慾、食量和捕捉能力均大 ...
玄奘法師口中泛指的真經是指強調佛教的梵文經典,沒有具體所指是哪一本經書。《西遊記》和《大唐玄奘》都反覆出現過一句話,即玄奘要求取真經。佛教有非常多的“經”,但是佛教的經典,卻不止有“經”。通常佛教的經典,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經、律、論。經,一般指釋迦牟尼佛所講,或者由某個大菩薩所講、經由佛認可的內容。比 ...
不是。
唐僧是《西遊記》中的人物,是由玄奘的取經事蹟為原型改編的。
即玄奘是吳承恩寫《西遊記》唐僧的原型,吳承恩編寫《西遊記》是為了讚頌玄奘歷盡艱辛、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