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生於公元前約52年
1、甘露二年(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
2、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
3、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朝,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王昭君出生於公元前約52年
1、甘露二年(前52年),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
2、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
3、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朝,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王昭君,出生在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係,因此西漢末年的和親是成功的。西漢呼韓邪單于附漢與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此外,透過和親加強了和親雙方的交流,使當時相對落後的少數民族必然產生對中原先進制度的嚮往,促使一些少數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提起“昭君出塞”,大家都知道說的是漢代王昭君遠嫁匈奴和親的事。
王昭君,名培,字昭君。南郡姊歸(今湖北姊歸)人。晉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帝或明妃。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她以入宮數歲,不得見帝,自請嫁匈奴。
入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門氏(皇后)。後呼韓邪死,成帝又命她“從胡俗”,改嫁復株累單于(呼韓邪大鬧氏長子)。在她影響下,其子女及周圍的人都努力維護與漢的通好關係,以致“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人民)無干戈之役”。她的故事成為後世詩詞、戲曲、小說、說唱等的流行題材。
今湖北林歸縣的香溪,地處巫峽,在長江北岸,這裡正是王昭君的故里。每年桃花盛開的季節,香溪河中就會出現成群的桃花魚,它們個個通體透明,漂浮在水面,有玉白、乳黃、粉紅三色,觸手多達200多條,散開後酷似桃花瓣,這桃花魚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呢。
相傳,當漢元帝決定讓昭君遠嫁匈奴和番前,恩准她返回故里,探望父母、鄉親。昭君返回家鄉後,一面與親人細敘別,一面滿山遍野去尋覓兒時的足跡,真捨不得離開這青山秀水的故鄉。可是皇命在身,必須按期返回京城,遠嫁荒漠異域的匈奴王。
昭君別去那天,鄉親們送了一程又一程,難捨難分。昭君登上江中的龍舟,抱起心愛的琵琶,彈起哀婉動人的別離曲。此時盛開的桃花似她的知音,聽到感人處,竟紛紛飄落,有的落在船上,有的落在她身上,昭君不禁潸然淚下,淚水灑落在桃花瓣上,又漂入江中。這些沾滿昭君淚水的桃花瓣紛紛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小魚,追隨龍舟遊動。當哀怨的琵琶聲嘎然而止時,船工們也都灑下同情的淚水。有位船工隨手摸起一條小魚獻給昭君,昭君深情地賜給它們一個美麗的名字一桃花魚。
從此,每當桃花盛開的季節,桃花魚便在香溪清澈的水中游來游去,好象和故鄉的親人們一起呼喚昭君的歸來。至今香溪的老人們還說:每當桃花盛開,明月當空的深夜,有時就能聽到古代婦女衣服上金玉飾物的撞擊聲,難怪杜甫到昭君故里憑弔古蹟後寫的《詠懷古蹟》這首詩中道“環佩空歸月夜魂”呢!人們想那一定是懷念故鄉的昭君回來看望鄉親們來了,鄉親們還想用“水未桃花魚”來款待她呢。湖北名菜,水未桃花魚就是來自這個美麗哀怨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