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珞巴族的幾個古老習俗是什麼?

珞巴族的幾個古老習俗是什麼?

  不同的民族分佈地域性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生活特點。經過歲月的流淌,各民族文化的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民族民俗傳承下來。雖然現在的科技文明衝擊巨大,但是珞巴族文化依然保留了許多生活中古老的習俗。

  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少數聚居於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區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

  珞巴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多年來,珞巴族依靠祖輩相傳的口頭傳說,延續著自已的文化。《加金》曲是珞巴族專門用以敘述民族歷史的最古老曲調,在當地廣為流傳。珞巴族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習俗

  熱情好客,在客人吃飯前主人要先喝一杯酒,先吃一口飯,以表示食物無毒和對客人的真誠。如果客人是從遠方而來,珞巴族還要拿出自己最喜歡吃的乾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蕎麥餅和辣椒等款待。狩獵活動大都是集體進行,獵獲的野物一律平分。

  食俗

  珞巴族生活習俗受藏族影響較深,日常飲食及食品製作方法,基上與藏族農區相同。喜食烤肉、乾肉、奶渣、蕎麥餅,尤喜食用粟米攪煮的飯坨,並喜以辣椒佐餐。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圓根(蕪菁)和土豆等。普遍嗜酒,除飲用青稞酒外,還常飲用玉米酒。珞巴族狩獵一般都習慣於用野生植物配製毒藥,塗在箭頭上射殺野獸。

  節慶

  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曆,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歷法。由於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節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勞動之後。因此歡度年節都包含有慶賀豐收、迎新辭舊之意。

  在年節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釀酒、殺豬宰羊,富裕人家還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屆時要把宰殺的豬、牛、羊肉連皮切成塊,分送給同族的人。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過節時,村落的住戶要自帶酒肉歡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圍坐,或飲酒,或吃肉,歌聲笑語不斷,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珞巴族的婚姻習俗

  珞巴族群眾的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有些部落的富戶盛行多妻。嚴格實行氏族外婚和等級內婚制,盛行買賣婚姻。有遺妻要在亡夫兄弟中轉房的習俗。婦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財產的繼承均歸男子。在某些珞巴族部落中,還實行著嚴格的父子連名制。

  葬俗

  珞巴族家庭特別重視為死者治喪,力圖以此慰藉亡靈,並表達對其哀悼懷念之情。珞巴族多采用土葬和樹葬,禮俗相當複雜,禁忌繁多,以示盡了孝道。

202x年9月10日是第幾個教師節 教師節的習俗

  在每一年的生活之中,我們從哪一些方面才能夠更好的瞭解到對於我們生活來講最有意義的一些節日呢?尤其是在2021年9月10號到來的時候,這是一個教師節,但是我們應該考慮到這是我們過的第幾個教師節,又有什麼樣的習俗存在。

  2022年九月十日是第幾個教師節

  2022年是第三十八個教師節,我國9月10日是1985設立的,那麼直到2021年9月10日,一共過去了38個年頭,在這期間大大改變了人們對教師的看法。

  教師節的習俗

  因為我國的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學生還會送給老師教師節的賀卡等等。

  教師節的歷史

  在1931年的時候,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這個教師節沒有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承認,但在中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作為中國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傾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直到1985年1月,全國人大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信》,中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並在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大大改變了大家對教師的看法。

大年初一的14個習俗 你們那有幾個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年味沒有以前那麼濃了,不想過去那麼期待過年了。春晚也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幾年沒看了,過年放煙花炮竹也有好些地方禁止了不過過年的習俗還是有的,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為你解析。

  1、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2、拜神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裡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後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後,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3、吃齋

  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後,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髮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後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4、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緻。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6、吃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7、吃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因為在家鄉話中,常常將“闖禍”稱為“闖了‘湯圓’子”。

  8、吃麵條

  長面,也叫長壽麵,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麵,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9、喝“元寶茶”

  浙江紹興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裡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並且在家裡的茶缸中新增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徵新年“元寶進門,發財致富。”二是因為茶缸上貼有一隻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10、喝雞湯

  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徵“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11、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拜年。

  12、佔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13、給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14、不殺生,不掃除

  每逢過年,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寧波過立夏的習俗,你知道

  俗語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五千年中華悠久歷史,孕育了無數的子子孫孫,養成了百花齊放的優良習俗。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寧波文化過立夏的習俗。   腳骨筍   因為這個習俗和其他地區有明顯區別。換句話說,是寧波特有的節氣習俗的形成往往是以農時為基 ...

元宵節的民間習俗,你知道

  一、踩高蹺   踩高蹺是一項非常古老的民間技藝性表演,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元宵節,很多地方更是盛行這種踩高蹺的民間活動。高蹺一般都是木質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個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用繩索綁在腿上。表演者踩著高蹺,不但可以行走自如,還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槍等各種高難度的動作。   二、 ...

潮汕地區的元宵節習俗,你知道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潮汕人叫這天為小過年。潮汕的元宵節以正月十一日上燈起,正月十五為中心,到正月十八日落燈止。在這段時間裡,城鄉各地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活動。   潮汕地區元宵節的習俗   做丁桌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 ...

正月十六遊百病,這習俗你都知道嗎

  正月十五過完以後,春節基本上就已經過完了,因為春節期間有很多風俗和禁忌,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幹什麼都躡手躡腳的,一點也不自由,所以每年到了正月十六,是大家最開心的一天!正月十六的習俗有哪些呢?   1、遊百病   正月十六“遊百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在我國的四川,陝西,貴州等地,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力! ...

穀雨是24節氣的第節氣 穀雨節氣有什麼民間習俗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二十四節氣的說法,而且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氣候情況和農耕活動,今天就來說說穀雨這個節氣,到了穀雨的時候,最明顯的氣候特徵是氣溫升高,而且溼度也會加大,那麼穀雨是24節氣的第幾個節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穀雨是24節氣的第幾個節氣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穀雨是24節氣的第節氣 這個節氣有什麼民間習俗

  穀雨是24節氣的第幾個節氣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份下旬的時候,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穀雨的天氣最主要的特點多雨,有利於穀物生長,也有著“雨生百穀”的意思。作為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 ...

202x年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節氣 此節氣有什麼習俗

  春分是一個和秋分一樣,對我們來說有著不一樣意義的節日,他不僅幫我們劃分了每一個季節之間的關聯,同時還非常好的幫我們把每一個季節之間的區別劃分開來,比如說晝夜長短,溫差變厚,氣溫氣候還有降雨變化。   2022年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幾個節氣   春分時節是在三月份左右,每年都在三月份,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