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班超字仲升原文

班超字仲升原文

  1、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2、譯文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志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徵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麼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麼能瞭解壯士的志向呢!”

傷仲永原文及翻譯

  1、傷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2、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4、譯文: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5、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6、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7、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8、《傷仲永》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班超和班固什麼關係

  班固和班超是兄弟關係。

  班超是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能夠權衡輕重,審察事理。

  中國著名史書《漢書》的編寫者就是班固。開始班超跟哥哥一起作抄寫工作,可是班超和班固的性格不同,不願老伏在案頭上寫東西。當他聽到匈奴騷擾邊境時,就再也抄寫不下去了。他站起來,扔掉手中的筆,說:“男子漢應該像張騫那樣到塞外立功,怎麼能老死在筆硯之間呢。”他決心從軍。成語中的“投筆從戎”就是這麼來的。


如何評價以及家後人

  班超,東漢人。 他率領36人起家,31年走走打打征服了55個國家,最終建立了200多萬平方千米的西域都護府。 其個人能力出類拔萃,對西域諸國影響力無出其右者,是漢朝406年曆史中最為傑出的外交家。 班超高祖父的妹妹班婕妤是有名的賢妃,他曾祖父也是官。班超的爺爺是廣平太守,他爹是縣長寫《後傳》,他哥哥班固寫 ...

的故事

  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   班超的故事:   1、投筆從戎。班超在為官府抄寫文書時,每日伏案揮毫,常停下來扔下筆嘆息說:“我身為大丈夫,儘管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來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幹這筆墨 ...

岳陽樓記范原文

  1、原文:   《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 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 ...

投筆從戎的啟示

  身為文人,看到國家動亂,自己卻沒有絲毫的辦法,於是棄筆投戎。犧牲了自己前半生的所學,重新開始另一種與自身完全相反生涯。為什麼一個文人會這樣,正是因為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唯有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做出自己的貢獻。 ...

原文永的全文是什麼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2、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 ...

投筆從戎的故事

  1、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檔案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2、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 ...

關於的成語故事

  投筆從戎的典故:   班超是東漢初年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才能和膽識名揚天下。但年輕的時候,班超家裡很窮,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生活。抄寫工作辛苦而累,這使班超非常煩躁。   有一天,他實在是不能忍受,就狠狠地將筆扔到地上,非常憤怒地說:“男子漢大丈夫,即使不能實現偉大的抱負,但至少也得像介之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