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屬蛇,逢巳年出生的人屬蛇,問其屬相,可能會有三種回答,或說是蛇,或說是長蟲兒的,而更多的人則回答屬小龍兒的。
人們不說屬蛇而說屬小龍,大概是因為對蛇的厭惡,所謂“毒蛇猛獸”,蛇並非良善之物,故而諱言蛇,而對龍確情有獨鍾,因龍是神物,萬眾敬仰,視為“瑞獸”。這中間最為重要的是,蛇與龍的相似性。自然界中有蛇而無龍,龍形象的基調取之於蛇。中國科技史研究者張孟聞在《龍考》中說:“龍是一種未存在過的虛擬動物......其基調是大蛇,尤其接近五步蛇,以其劇毒使人驚恐而被人奉為神物。”不過,以小龍兒代蛇,不管承認與否,多少龍和蛇帶點關係。蛇稱小龍,不止 屬相,舊時這方面還有很多迷信風俗。下面讓古易方帶你看一下關於蛇的趣談和風俗、習俗。
其一:
農曆三月五日為驚蟄節,貴州一帶民俗忌雷鳴聲,否則當年會蛇蟲成災。民諺雲:“驚蟄有雷鳴,蟲蛇多成群。”
其二:
印度各地舉行蛇節的方式與時間不盡相同。一連串的節慶中較為盛大的當屬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桑伽利市的雪拉萊城所舉行的印度蛇節,舉行時間是7月到8月間的第15天。據說這個小城是全世界蛇最多的地方。關於慶典的傳說:有位農夫在耕作時,不慎殺了條小蛇,母蛇為了報復,來到農夫家中,只見農夫的大女兒正在虔誠地膜拜蛇神Naga,母蛇受其誠心感動,決定放過農人一家,並答應庇佑這一家人。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統統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裡“囤積”。吃過晚飯後,他們就會來到廟宇裡,爭先恐後徒手捉起一條蛇或數條蛇,步出廟宇外開始盡情狂歡,與蛇共舞。儘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自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人們沐浴後用泥巴和牛糞分別在木頭及牆壁上畫上蛇的影象,獻給印度教神話中的巨蟒,並在蛇洞旁倒上牛奶,獻上米制的甜點。剛出嫁的女兒也會在慶典舉行時,回到孃家與家人團聚
其三:
福建平和縣文峰鎮三平村一帶生長著一種黑色無毒蛇,小的一尺多長。當地群眾把蛇當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稱蛇為“侍者公”。他們認為家裡有蛇是吉祥的象徵,蛇越多越吉利,因此,這裡的群眾是禁止打蛇的。於千百年來蛇與人類共處,出現了蛇不怕人,人不怕蛇的現象。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是司空見慣的事,人們毫無“後顧之憂”,照樣安穩睡覺。有時蛇會鑽進被窩,蜷曲在主人的腳旁。有的人夜間不小心踩住蛇尾,被蛇咬上一口,也是一笑了之,決不進行報復。相傳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這裡的深山密林之中,經常有蛇妖搗亂,危害群眾。到了唐代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僧人楊義中使用法力制服了蛇妖,從此蛇妖改邪歸正,成為楊義中和尚的隨從侍者。另一種說法是,福建古代居住的閩越族,是以蛇為“圖騰”加以崇拜的,三平村崇蛇也是一種遺風。
其四:
福建閩南一帶由於氣候溫和溼潤,適宜各類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發現蛇,是不能打死的,人們認為蛇是祖先派來巡視平安的,進了誰家,就預示誰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邊發現幾條蛇盤在一起,就要趕揪掉身上的某一顆紐扣丟去表示懺悔,然後走開,當作沒有看到。據說這是蛇交配,觀者為大逆不道。福建閩北最南端的樟湖是千年古鎮,地靈人傑,且民風質樸豪爽,群落性文化積澱深厚,至今仍遺留許多古蹟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廟、萬壽塔、上塘庵古戲臺、蒼峽摩崖石刻、商周遺址等古蹟。元宵迎蛇燈、七月賽蛇神、端午賽龍舟等民俗活動。樟湖崇蛇民俗活動源於明代,千百年的傳承和發揚,已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體系,堪稱獨一無二的民俗“活化石”。樟湖蛇燈別具一格,用色紙糊扎的巨型三角形扁蛇頭活靈活現,兩眼炯炯,閃著綠光,血盆大口中吐著火焰般的蛇信,紅紅顫顫。更有特色的是蛇身,那是由一塊塊2米長的木板和造型各異、精心製作的3盞大花燈組成,燈內燃有紅燭,每塊燈板代表一戶人家,花燈上有各種剪紙貼成的吉祥圖案,表明每戶人家的祈求和心願。遊行隊伍人手一燈板,銜接成有幾百人、長三四里路的蛇身。入夜時分,“長蛇陣”在禮儀隊的引導和鑼鼓鞭炮聲中,猶如一條長長的火蛇騰躍在夜空,極為壯觀。
其五:
粵人食蛇,是從古越族的先民中遺傳下來的一種飲食習慣。但儘管如此,廣州人吃蛇卻是清末民初才重新普遍起來,這大約與全市最早的蛇餐店——蛇王滿的開設有很大關係。因為不少人雖然愛吃蛇,但不敢殺蛇,更不懂如何烹蛇。蛇王滿蛇店1855年在廣州開設第一間專營蛇業的店,收購各地和省外蛇貨,以製造蛇膽陳皮末、三蛇酒,但蛇肉難以找到出路,只好熬成大鍋湯出售。由於食法單調,少人問津。後來將蛇拆骨撕肉,加入雞肉絲、火腿絲、豬肉絲、冬菇、木耳、馬蹄等作配料,熬成蛇羹,店內擺上幾張木臺,專供顧客嘗試。由於配製得當,美味可口,食客逐漸增多。“蛇王滿”的三蛇羹不久就馳譽全廣州。此後,廣州著名酒家大三元、南園、北園等,都群起仿效。每年秋冬季節,就把三蛇羹作為名菜,廣招食客。
其六:
蛇蛻皮又稱"蛇脫殼",是舊時漢族民間信奉的凶兆之一,流佈於貴州都勻、安順、貴陽等地。俗信看見蛇脫皮是一種凶兆,也就是民諺所云"見到蛇脫皮,不死也脫皮,"逢春季尤甚。
祭蛇樹亦稱"祭蛇神"。舊時德昂族祭祀風俗,流行於雲南保山潞江壩地區。該民族認為蛇神能保佑耕畜,故每年舉行一次祭祀活動,時在夏曆十二月二十日。人們通常在村寨周圍選擇一株較大的樹作為祭神之處,稱為"蛇樹"。"蛇樹"四周砌以圍牆,路人須繞行不得靠近,並嚴禁砍伐。相傳古時候有一個老媽媽,砍了蛇樹上的一根樹枝拿回家燒火,到夜裡,蛇神找上門來,扭歪了她的脖子。從此,誰也不敢走近"蛇樹",不敢砍伐,並形成了祭蛇樹的風俗。祭祀時,全寨不幹農活,人們沐浴後,集體舉行素祭。參加祭祀者要身淨衣潔,各自帶點粉絲、豆腐、青菜之類,並帶牛籠頭一副、長刀一把,掛在蛇樹上,佛爺唸經,眾人跪拜,祈求蛇神保佑全寨清吉平安、六畜興旺。蛇盤盤亦稱"蛇婆婆",漢族民間傳統食品,麵食的一種,流行於山西、陝西等地。用發酵的白麵盤成蛇狀,頭部用兩粒高梁當眼睛,嘴裡含一枚銅錢。錢為財,蛇為繩,取發財致富之意。
其七:
廣州人現在吃蛇,比起以前來,已有很大發展,除了三蛇羹外,還有炒蛇絲、蛇湯、釀蛇脯、炒蛇皮等,有一百多個品種。如再配以各種貓、雞、鮑、參、水魚、山瑞等山珍海味,可做出千變萬化的豐富蛇宴。勇敢者可吃顯形蛇肉,即可以在盤中看到蛇的完整的原形;隱形的吃法,吃完了還不知是蛇。現場殺三蛇膽配酒,在廣州的酒樓食肆裡更令人歎為觀止。席間,一個師傅提著一個籠子,裡面裝著三條活蛇,一條是眼鏡蛇,一條是金環蛇,一條是“過樹榕”,師傅隨手抓起一條,左手捏著蛇頭,一腳踩著蛇尾,在蛇腹中按一下,用小刀劃開一個小口,輕輕地擠出一粒如菩提子般大小的蛇膽,放在白色的小碟裡,接著把三顆碧綠晶瑩、帶著溫熱的蛇膽剪破,倒入一個盛著米酒的瓶子內拌勻,然後分給席上每人小半杯品嚐。蛇膽酒甘涼,沒有苦味。蛇膽若製成幹膽,可儲存一年。食用前用剪刀剪開,泡入開水或酒中隔水蒸數分鐘,有驅風活絡、活血行氣、鎮咳止喘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