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指在山間浮動的雲霧。《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登飛來峰》原詩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翻譯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
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創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登飛來峰中的浮雲指的是漂浮的雲彩,古人把浮雲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矇蔽。原句:“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
登飛來峰中的名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本是詠物抒懷之句,卻也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山中的浮雲能夠遮住登山人的雙眼,而人類社會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雲。不光是一切陳腐的陳規陋習,就連那些閒言碎語都可能成為遮擋我們視線、妨礙我們認清方向的浮雲。自然界的浮雲有消散之時,可人類社會這座高峰上的陰霾卻不會輕易地被驅淨。
1、就是不害怕、不畏懼的意思。
2、原文:《登飛來峰》王安石 〔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譯文:
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
登飛來峰浮雲指奸邪小人。浮雲引用典故《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表達了作者對前途充滿信心,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
《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賞析:
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 ...
1、登飛來峰這首詩的意思: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2、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 ...
1、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3、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 ...
1、原文
《登飛來峰》
王安石〔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譯文
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3、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為實現自 ...
1、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3、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 ...
登飛來峰的思想感情: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
《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賞析:
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