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3、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臨川鹽阜嶺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1、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3、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臨川鹽阜嶺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1、原文: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3、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臨川鹽阜嶺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3、“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凌寒獨自開”,這裡寫梅花沒寫她的姿態,而只寫她“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的品質,又像寫人品。“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4、“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淨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
5、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衝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