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上稱呼比較多的是“聖上”、“主上”、“大家”(此為皇帝身邊人用,大臣一般不用),傳統的“陛下”也可以用。而“皇上”在唐朝類似於書面用語,不會有人當面如此稱呼皇帝的。“萬歲”也是百姓在情緒激動時才會脫口而出的,並不是一個常用的稱謂。另外,唐朝的皇帝一般不會在所有場合自稱“朕”、“寡人”、“孤”等。史官們通常喜歡按照禮制加工帝王言論,使之儘量往官方用語上靠。唐朝的皇帝們在不那麼嚴肅的非正式場合裡常自稱“我”、“吾”。
唐朝的皇上稱呼比較多的是“聖上”、“主上”、“大家”(此為皇帝身邊人用,大臣一般不用),傳統的“陛下”也可以用。而“皇上”在唐朝類似於書面用語,不會有人當面如此稱呼皇帝的。“萬歲”也是百姓在情緒激動時才會脫口而出的,並不是一個常用的稱謂。另外,唐朝的皇帝一般不會在所有場合自稱“朕”、“寡人”、“孤”等。史官們通常喜歡按照禮制加工帝王言論,使之儘量往官方用語上靠。唐朝的皇帝們在不那麼嚴肅的非正式場合裡常自稱“我”、“吾”。
在古代皇上一般都用朕來稱呼自己,這是自秦始皇開始為皇帝的專用詞。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皇帝只能對皇族內的長輩有尊稱,對非皇族的長輩是沒有尊稱的,可以直接稱其名字或官職。比如,皇帝的叔叔可以稱皇叔,因為是皇族成員。而皇帝的母族,只有太后才算是皇室成員,其他成員哪怕輩分再高,見到皇帝也必須以臣禮叩拜。太后的姐妹自然是非皇族的,皇帝只會稱他們的封號,不會直接喊她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