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視死如歸;
2、解釋: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3、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
4、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怕死;
5、近義詞:捨生忘死、捨生取義、視死若歸;
6、反義詞:貪生怕死;
7、造句:魯迅先生曾說過,士兵並不怕死,但一看到將軍臉上的鐵面,也就不能視死如歸了。
帶眼和死的成語只有三個,解釋如下:
1、死心眼兒:固執拘泥,想不開;
2、死眉瞪眼:眉不活,眼不動,比喻不靈活,不能應付;
3、眼穿心死: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極度失望。
符合條件的成語是視死如歸,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造句示例有:
1、他不怕威脅利誘,表現了共產黨人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
2、當她昂首走向敵人的屠刀時是那麼的從容不迫視死如歸。
3、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赴湯蹈火,視死如歸。
4、他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使敵人大為震驚。
常見的成語為視死如歸。
解釋: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1、《管子·小匡》中寫道:“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
2、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寫道:“雖不得其死,然大丈夫殺身成仁,視死如歸,功在當時,名垂後世,何不 ...
1、出生入死:原意是指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
2、生死攸關:指生死存亡的關鍵。
3、貪生怕死: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4、生離死別:指很難再見的離別或永久不見的離別。
5、生死存亡:形容局勢或鬥爭的的發展已到最後關頭。 ...
別作一眼:指另眼相看;一板三眼: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眼空一世: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裡;一飽眼福:指看到珍奇美好或驚奇的事物,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滿足;具一隻眼:指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一板一眼: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符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三眼 ...
1、狐死兔泣:出自《宋史叛臣傳下李全傳下》,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2、兔死狐悲:出自元代汪元亨所作《折桂令歸隱》,解釋為兔子死了,狐狸很悲傷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悲痛傷感;
3、狐死首丘:出自戰國時代楚國屈原所作《九章哀郢》,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 ...
一目十行;解釋: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能在很快的時間內,閱讀完相關的內容。
出處:《梁書之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
《北齊書之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宋朝劉克莊《雜紀六言五首》:“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示例:清朝曹雪芹《紅樓夢 ...
視死如歸、視死若歸、視死猶歸。三個成語意思相同,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近義詞:
捨生忘死,意思是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反義詞:
貪生怕死,意思是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
1、目不暇接:形容東西多,眼睛看不過來。
2、火眼金睛:用以指人的眼光銳利,能識別真偽。
3、眼高手低:指人要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做工作。
4、心明眼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5、目瞪口呆:形容因吃驚而發愣的樣子。
6、一目瞭然:形容事物原委很清晰。
7、耳聰目明:形容頭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