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是指羞恥心,即羞於做壞事的羞惡之心,它是人們內心善惡榮辱的標準,它要求人們做事要守仁義,謹言慎行,辨知榮辱。所以,在中國古代思想家那裡,知恥與個人、與民族、與國家是緊密相聯的。
知恥是做人的標準。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是說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無羞恥之心便失去了做人的基礎和前提。正因為如此,所以,自人類之始,就恥於與野獸為伍,恥於赤身裸體。對於人類來說,如果不知恥,現在的人類仍混同于山野走獸之中;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不知恥,必然會被知恥的人群和社會所拋棄,因此“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人不能不懂得羞恥,不知道羞恥的羞恥,是真正的不知恥。因此,知恥是做人的標準,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性道德規範。
知恥貴在辨知榮辱。羞恥心的培養,一是要“明善”,即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是”,什麼是“榮”;只有如此,才能恥所當恥,不至於以恥為榮。這是培養羞恥心的前提之一。二是應該明瞭什麼是恥。關於什麼是恥,清朝末年康有為的“四恥”說有一定的代表性。這“四恥”是:一恥無志,志於富貴,不志於仁義。二恥於揗俗,不能卓立;三恥於吝嗇,為富不仁;四恥於懦弱,見義不為。這四恥雖然有時代的侷限性,也不盡全面,但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榮辱觀是知恥的前提,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知恥心的培養是一個道德認知的過程,從個人來說,一個喪失自尊心的人是難以知恥的,一個不明是非、善惡、榮辱的人是難以知恥的。陸九淵曾經說過:“人唯知所貴,然後知所恥。”是說人只有知道恥辱才能上進,而知識越多,學問越廣博、越深刻,見識也就越明晰,越正確,然後才知什麼是恥,而知恥方能改過。
知恥貴在責己。“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一個人的榮耀與恥辱,來自自己的功過是非,而不在於別人的詆譭或讚譽。一個人只要完成自己的責任,內心自省無過,自覺沒有什麼羞恥之事,便是榮耀了。
我們常說,禮、義、廉、恥,乃國之四維。自古以來,這四個方面就被認作為支撐國家與民族的四根柱子。其中“恥”尤為重要,知恥就是有羞恥之心,它可以代表一個人的道德與良知的底線,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捨有度。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民族氣節,知恥都是良知的先導。縱觀歷史,許多古人都對“恥”作過一番研究,都有其自己的觀點。孔子說:“行己有恥”(《論語.子路》),即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孔子還說“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大意是有羞恥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個人懂的羞恥,才能自省自勉。有羞恥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這是“勇”的突出表現。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大意是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的萌動,只有禽獸才不具備人類的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惡之心”,才會在名利面前表現出高風亮節。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孟子.盡心上》),大意是一個人不可以沒有羞恥感,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呀!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會覺的羞恥,能夠有勇氣改正,那還為時不晚。如果安於羞恥,或者不覺的是羞恥,反以為是榮耀,那就不可救藥了。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意思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該做的事。人有了羞恥心,才能意志堅定,於貧富、得失、義利之間有所取捨,而不是任憑慾望的驅使。否則,人沒有了羞恥心,就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明朝學者呂坤在《呻吟語.治道》中說:“五刑不如一恥”,即再嚴酷的刑罰,也不如讓百姓懂的一個“恥”字。呂坤認為,教育人懂的廉恥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什麼叫羞恥,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就能明辨是非,這比犯了法再來處罰更有效。中國人一貫主張教化為先,懲罰在後。
1、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知道不足就能開始奮起直追了。
2、“勇”是勇於改過的意思,把羞恥和勇敢等同起來,意思是要人知道羞恥並勇於改過是一種值得推崇,讚揚的品質。
3、“圖強”是奮起直追的意思,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後,奮起努力,從而縮小差距。讚揚一種笨鳥先飛的精神。
4、人只有在知恥和自知不足後,才可能有臥薪嚐膽的決心和勇氣,否則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發失敗。
自尊,即自我尊重,自我肯定。
知恥,即知道羞恥,知道榮辱。
做人不能沒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 現。唯有知恥,才有自尊。知恥的人首先做到正確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並且努力改正它,是對自己良好形象的維護,是自我尊重的表現。
自尊始於知恥。自尊心和 ...
關於知恥的故事列舉如下:
1、秦孝公被諸侯拒絕參加會盟,秦國受到歧視,被當作西陲小國,於是他任用商鞅變法,為秦開帝業;
2、清朝,蒲松齡曾屢試落第,受盡嘲笑,矢志不渝,勵精圖治,終著《聊齋》,世代留芳;
3、宋代,岳飛不忘“靖康之恥”,率軍轉戰疆場,精忠報國,屢立汗功,名揚千古;
4、越王 ...
1、幡然悔悟:形容思想轉變很快,徹底悔悟。出自《洪秀全演義》第八回:“話說譚紹洸聽得馮雲山這番議論,已幡然悔悟。”
2、改邪歸正:形容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出自《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將軍棄邪歸正,與宋某等同替國家出力,朝廷自當重用。”
3、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 ...
自尊:即自我尊重,是人格之本,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知恥:指知道羞愧和榮辱,它是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同樣是工作之中不可缺少的表現。
二者之間的關係是:
自尊心和羞恥心互為表裡。自尊始於知恥,因為有羞恥心,人才會節制自己的行為, ...
1、知恥近乎勇是一個漢語詞彙,語出《禮記·中庸》。其意思是,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知道羞恥並勇於改過是一種值得推崇,誇耀的品德。是對知羞改過的人的這種行為的讚賞。
2、出處
知恥近乎勇。語出《禮記·中庸》
字面意思: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 儒家所說的“知恥近乎勇”的勇是勇於改過。這裡把羞恥和勇 ...
知恥,也就是知道羞愧和榮辱。它是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這種道德感體現著人性的尊嚴,是社會正義的心理基礎。禽獸沒有羞恥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孟子提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把這種道德感看成是人與禽獸相區別的標誌之一。知恥對於人來說是極其重要 ...
直意是知道恥辱、思考恥辱後產生大勇氣。大意是隻有牢記恥辱,思考恥辱的原因,臥薪嚐膽,時刻警醒,才能洗卻恥辱,自立自強。
起源:知恥後勇語出聖賢孟子,又為知恥而後勇。知恥後勇源於知恥近乎勇,語出《中庸》。儒家把知恥近乎勇,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構成對知、仁、勇三達德的一種闡發。儒家所說的知恥近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