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硌應人是什麼意思

硌應人是什麼意思

  硌應,有的寫作“咯應”、“各應”或“膈應”,方言。意思是讓人很感覺討厭,厭惡,使厭煩,使討厭,讓人不舒服。

  在東北有句俗語,是不咬人硌應人,就是沒有太大的傷害,但是讓人討厭,不舒服。

  某些東西、事物、超出了我們個人的接受範圍,就會有這種情緒。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什麼意思

  1、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意思是:用真誠打動別人的人,別人也會用真誠來回應。

  2、此話出自程頤。

  3、程頤(1033-1107.10.5),漢族,字正叔,祖籍河南府伊川縣(今嵩縣田湖鎮程村)人,1033年出生於湖北黃陂(今紅安縣二程鎮),世稱伊川先生, 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什麼意思

  原文:

  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而應。以術馭人者,人亦以術而待。

  譯文:

  我以誠待人,他人會有所感應,他會知道你的誠意與心意。反過來,他也會以誠待你。就是心與心之間的信任。用你的誠懇態度去打動人,對方也會用誠懇的態度來對待你。

  作者簡介:

  程頤(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 ,字正叔,世居中山,後徙為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世稱伊川先生, 北宋理學家、教育家。

  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大觀元年(1107年)九月十七日,程頤病逝於洛陽伊川,卒年七十五歲。程頤與其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其著作有《周易程氏傳》《遺書》《易傳》《經說》,被後人輯錄為《程頤文集》。明代後期與程顥合編為《二程全書》,有中華書局校點本《二程集》。


的來源和意思

  1、膈應人也就是噁心、厭惡、鬱悶、不舒服的意思。是河南、山東、東北、新疆等地方方言。意思就是看到讓你很不舒服,有噁心的感覺,雖然不會怎麼樣。在東北有句俗語是不咬人膈應人。   2、大致就是說,某件事、某種現象或某個人,讓你不喜歡、不舒服,但又沒有或不會直接傷害你,只是讓你覺得不舒服,此時的感覺就叫“膈應” ...

怕得魚驚不意思

  1、怕得魚驚不應人: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2、原文:小兒垂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譯文: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 ...

請嘗什麼意思

  嘗,有曾經的意思。   嘗應人請:曾經應別人的邀請去赴宴。   這個成語出自《顧榮施灸》。   原文: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 ...

是啥意思

  1、“各應人”意為:煩人、令人討厭、惹人厭的。   2、“各應人”是山東、北京、天津東北方言。   3、“各應人”意為:煩人、令人討厭、惹人厭的,說明這個人很礙眼,讓人感覺不舒服。   4、“各應”如“硌硬”,“硌硬”的原意是有個硬東西(如小石子)在鞋裡,使得腳很不舒服.(坐、臥時有此現象也叫“硌硬”。) ...

而異這句話什麼意思

  因人而異是一個漢語成語它的釋義為,意為根據人的個體差異,而採取不同的態度或方式對待。   因人而異的出處是魯迅的《準風月談難得糊塗》中的,然而風格和情緒,傾向之類,不但因人而異,而且因事而異,因時而異。   它的用法是作謂語,定語,指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

什麼意思

  方言詞,北方方言中常用,本意是指看到過噁心的東西呢或嗅到過不適應的氣味之後,以及對因別人說起而給自己留下不好印象的物品產生不舒服或噁心​的感覺,也用來形容事後還保留著某種不舒服、不痛快的感覺或記憶。   例句:   1、這羊肉味,真是隔應人。   2、這事讓人心裡邊覺得隔應人。   3、你別說了,隔應人。 ...

什麼意思

  安徽方言,東北方言。“硌硬”意為:煩人、討人厭。   “硌硬”的意思是討厭、彆扭、煩人、噁心。   “硌硬”的原意是有個硬東西在鞋裡,使得腳很不舒服。用此來形容像硌到硬東西一樣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