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福州中秋節的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

福州中秋節的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

  中秋佳節是中國人團圓的好日子,也體現中國式浪漫的時刻,因為在中秋這一天是一年中月最圓的時刻,而當中國人看到月圓時便會想起家人、想起家鄉,這也是中國人的思維想法。而這樣的好日子在中國也有很多的慶祝活動舉行,那麼在福州中秋節的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福州中秋節的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

  吃鯉魚餅

  中秋吃月餅這是我國的中秋傳統習俗,但在福州傳統習俗中,中秋這一天要吃鯉魚餅。吃鯉魚餅有兩種寓意,一是借放子化三千,祈求多子多孫;二是象徵鯉魚跳龍門,反映了福州人的進取精神。

  鯉魚餅有圓的,也有鯉魚形狀的,後一種可以掛在孩子的脖子上,小孩在中秋這一天,會在脖子上掛著外公、公婆送的鯉魚餅到處跑,向小朋友炫耀。

  撿月華

  撿月華也是福州獨特的中秋習俗。小時候他聽大人講,中秋晚上,天空會落下月華,把月華藏到米缸裡,大米會吃不完;把月華藏到寶箱裡,金銀財寶用不完。

  因此,小時候的中秋之夜,小朋友們總是非常忙碌,進進出出,一臉莊重地捧起月光,這叫撿月華,然後再去藏起來。

  擺塔

  擺塔是福州一項重要的中秋民俗活動,從明朝嘉靖年間就有了此民俗。舊時擺塔,農家娃拾瓦片、砌瓦塔,至夜以柴點燃,火光四射。城裡人則擺泥塑或陶瓷的人物形象,如關羽、張飛等,為了隆重其事,還會擺上燭臺、花瓶、香爐等。

  一些富貴人家中秋擺塔多則有十層,相當壯觀。福州中秋擺塔這一習俗與戚繼光有關,相傳當年戚繼光又一次平倭患大捷,回到福州恰逢中秋,福州百姓為歡迎凱旋之師,特別將家裡的貴重物品擺在門口以示慶賀。

  中秋有何獨特的含義

  人情之美

  中秋之夜,從前家家戶戶於庭中設供桌,擺放月餅、藕、菱、西瓜、石榴、毛豆等節令食品祭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逢中秋之夜,他們都會設供桌,置香斗供品,以祭天齋月。

  這些習俗,反映了人們對月亮、對自然的敬畏,這種敬畏中又滿含對月亮、對自然的親近與喜愛之情。

  暫時放卻勞作,闔家男女老少,歡聚賞月,一邊嘗食月餅、節物,一邊談談家常,這圖景似乎是普通平淡的,但我們也可以在其中體味到庶民生活的趣味與美,體味到我們中國人的人情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都有哪些習俗

  1、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的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很流行,相傳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

  2、冬至又稱為冬節、亞歲,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有著北方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3、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和月亮有關的習俗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和月亮有關的習俗

  中秋節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習俗一:賞月

  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習俗二: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於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習俗三: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習俗四:走月

  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而解放後建的莫愁湖公園之抱月樓,則成了市民賞月的新景點。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遊夫子廟,隨後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中秋節的對聯

  清代戲曲家李漁,為賀友人張半庵夫婦中秋雙壽,特撰一對聯雲:

  月國人共圓,看雙影今宵,清光並照;

  客滿搏亦滿,羨齊眉此日,秋色平分。

  《自怡軒楹聯剩話》載,包佳生的大兒子於中秋日成婚,有人撰賀聯雲:

  金屋香濃金桑綻;

  玉堂光滿玉輪高。

  《楹聯補話》載,吳椿巖於中秋過八十壽辰,好友方立撰賀聯雲:

  桂魄正圓三五夜;

  林齡不老八千秋。

  《自怡軒對聯綴語》載,王坤率全家老少一同賞中秋月色,特撰聯雲:

  兩載鳳梧,今夕良宵同玩賞;

  一輪蟾桂,人間天上共團圓。

  林則徐的次女林普晴生於清道光元年八月十五日(1921.9.10),卒幹光緒三年八月一五日(1877.9.21)。有輓聯雲:

  為名臣女,為名臣妻,江右矢丹忱,錦傘夫人同偉績;以中秋來,以中秋去,天邊圓皓魄,霓裳仙子證前生。

  林普晴之夫為兩江總督沈葆禎,故稱“為名臣妻”。“錦傘”,特殊儀仗。

  1995年為農曆乙亥年,閏八月。9月9日為中秋節,10月9日是閏八月十五。上海南風詩片語在吟詠賞月活動中對得一聯,句雲:

  往歲難逢雙八月;

  今年喜遇兩中秋。


中國的傳統文化景點哪些

  1、回龍洲:坐落在平溪江中心,是一個形似巨龍回頭的小島,小島和陸地是由一座古老的石橋來連線的,也是人們鍛鍊和放鬆心情的好地方。   2、文昌塔:坐落在資江上游的平溪北岸,此處是文昌閣舊址,在此處建的塔,故叫文昌塔。建塔的目的是符合民族民風。   3、洞口塘:坐落於湖南洞口縣外4公里處,又名雙壁巖,它的兩邊 ...

傳統文化故事哪些

  陶宗儀持之以恆;公明儀對牛彈琴;曹操碣石山觀海;薩都刺一字之師;劉完素虛懷若谷;李謐青出於藍;阮大鋮學不尚行;陳子昂大器晚成;梓慶鬼斧神工;樂羊子半途而廢;齊己和尚一字之師。 ...

四川的傳統文化哪些

  1、走人戶: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春倌說春: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裝束與 ...

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哪些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陽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

宋朝傳統文化節日哪些

  宋代法定節日挺多的,國家在這些節日都要放假,其中元日、上元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5個大節各休假7天;天聖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日7個節日各休3天;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春社、清明、上巳節、天祺節,立夏、端午、天貺節、初伏、中伏、立秋、七夕、冬等21個節日各休假1天。   宋朝( ...

春節傳統文化知識哪些

  1、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2、貼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 ...

傳統文化哪些如趙州橋

  傳統文化如下:   1、書法 :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硬筆書法 。   2、戲曲:京劇、評劇、越劇、粵劇、花鼓戲、湖南花鼓戲、豫劇。   3、曲藝 :相聲、歌仔戲、皮影戲、布袋戲、南曲、高甲戲、雙簧。   4、四大發明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   5、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