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 規劃設計 ,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秦始皇陵兵馬俑 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 秦始皇兵馬 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 60平方米 ,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檔在過洞中。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 規劃設計 ,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秦始皇陵兵馬俑 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 秦始皇兵馬 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 60平方米 ,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檔在過洞中。
1、秦始皇陵墓不挖的真正原因主要是目前開啟陵墓後保護內部文物的技術不夠,怕破壞墓中的文物。一些珍貴如字畫之類的玩物,長時間呆在陰暗的地下就會鈣化和氧化,與新鮮空氣接觸很可能會瞬間化為烏有。
2、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被稱為“世界第八個奇蹟”,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秦始皇陵墓不挖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目前開啟陵墓後保護內部文物的技術不夠,怕破壞墓中的文物。而且陵墓的面積龐大,開啟陵墓不是簡單的挖掘,需要一點點的進行,這個工程量也是很大。此外,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進者輒射之。”指的是這裡安裝著一套自動發射的暗弩。秦始皇陵中還埋藏有大量汞,這都給考古發掘增添了一定難度。
3、作為中國第一位統一全國的皇帝,秦始皇在位時可謂風光無限,先後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修建長城和阿房宮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古人對陵墓十分看重,統治者往往初登大寶就開始考慮身後事,所以他的墓裡必定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稀世珍寶。
4、其實早在1965年,郭沫若和許多考古專家都想要研究秦始皇陵,於是聯合向國家提出了這個想法,研究秦始皇陵,本來是一個好事,如果把秦始皇陵像兵馬俑一樣都開發出來,也能在經濟上創造一定的利益。有利無害的事情,本來國家是應該同意的。但是這件事卻被拒絕了,其實是出於幾個方面來考慮的。在這之前,明定陵就被考古學家打開了,但是因為當時根本沒有足夠的技術保護出土的文物,所以讓很多東西都被破壞了,萬曆皇帝的屍骨也被焚燒了。這給中華民族造成了非常慘重的損失,從這次之後,國家就已經下了規定,如果發現了皇帝的陵墓,絕對不能主動開啟。除非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能夠保護墓中的文物,否則是絕對不能像開啟明定陵一樣,重蹈覆轍了。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贏政即位的次年即開始修陵園。到公元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當時的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