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酒可以倒入容器中進行加熱,黃桂稠酒,始於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狀如牛奶,色白如玉,綿甜適口,酒精成分含量僅為0.5-1%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帶人人喜愛的酒釀汁,亦像街頭小吃澆蛋花的醪糟湯,不像一般酒那樣清澈。稱它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
稠酒可以倒入容器中進行加熱,黃桂稠酒,始於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是:狀如牛奶,色白如玉,綿甜適口,酒精成分含量僅為0.5-1%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帶人人喜愛的酒釀汁,亦像街頭小吃澆蛋花的醪糟湯,不像一般酒那樣清澈。稱它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
黃桂稠酒,又叫西安稠酒、陝西稠酒、貴妃稠酒。古稱“醪醴”(讀勞禮)、“玉漿”。為中國古老的傳統佳釀,是陝西八大名貴特產之一,早已名揚天下。黃桂稠酒古稱“玉漿”,始於先秦,是陝西省關中著名特產,很早以前已是喜慶宴席之佳酌,尤為文人名士所喜愛。稠酒,不似酒,勝似酒,其汁稠、醇香、綿甜適口,酒精含量在15%左右。後來,人們在酒液中配以中藥黃桂,使酒味有黃桂芳香,故取名“黃桂稠酒”。
黃桂稠酒具有健胃、活血、止渴、潤肺之功能。飲用此酒有益於身體健康。
西安黃桂稠酒的歷史十分久遠。其特點是:狀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綿甜適口。酒精成分含量僅為15%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帶人人喜愛的酒釀汁,亦像街頭小吃澆蛋花的醪糟湯,不像一般酒那樣清澈。稱它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婦幼和不善飲酒者,均可大碗來喝。飲時或溫或涼,四季皆宜。由於內配有中藥黃桂,使酒味有黃桂芳香,故曰“黃桂稠酒”;還因其產於長安,故又稱為“陝西稠酒”。相傳“貴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還稱“貴妃稠酒”。
西安黃桂稠酒,當首推城東長樂坊徐氏黃桂稠酒,如白酒中的茅臺,甜酒中的張裕,黃酒中的加飯,乃是黃桂稠酒中之珍品。西安徐氏黃桂稠酒,之所以稱之為酒中珍品,是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相傳周朝時,鎬京城內已風行“濁醪”。《詩經·周頌》中的“為酒為醴”,而“醪醴”便是西安稠酒的前身和在歷史記載中最早的美稱。據《唐西京城坊考》載:“長樂坊出美酒”。到了唐代,長安城中生產稠酒的長樂酒坊,已成為達官貴人、文人騷客每每光顧的好去處。
傳說唐玄宗攜楊貴妃光臨長樂坊飲酒,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貴妃傾倒,當即將手中的桂花贈與店主。店主將桂花植於貯酒園中,不料桂枝生根開花,在長安坊繁衍成林,花開時節,桂花香,稠酒香,香溢長樂坊。店主遂將桂花用蜜醃製後兌入酒中,使酒更具特色,清香遠溢。“黃桂稠酒”便由此傳開,至今傳為佳話。
相傳,李白特別嗜飲此酒。杜甫《飲中八仙酒》裡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詩篇,就是對“詩聖”李白暢飲西安稠酒的生動寫照。據《唐書·文藝傳》載,李白居長安時,一日在當時釀造黃桂稠酒的長樂坊飲酒,因貪杯又一次醉倒在街頭。時逢玄宗皇帝召他進殿起草詔書,李白醉意正濃,由人攙扶,到了殿上便要求寬衣驅熱。皇帝令人取衣鞋伺候。李白乘著醉意要高力士為他脫鞋換履,平日不可一世的高力士沒料到一個書生竟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他的洋相,但懾於皇威,只好忍氣吞聲,為李白跪地脫靴。李白借酒出了一次胸中悶氣,極其痛快。“力士脫靴與黃桂稠酒”,一時成為世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此後,長樂坊的黃桂稠酒更享盛名。唐代許多名酒,都因歷經戰亂而失傳,唯獨這黃桂稠酒與“力士脫靴”的趣聞一樣,世代流傳至今。
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釀成的甜酒,或許稱其為飲料更恰當些,郭沫若就曾讚譽“不是酒勝似酒”。配有芳香的黃桂而得名的黃桂稠酒是現在人們較為熟知的稠酒。
此酒狀如玉液,綿甜醇香,回味悠長,據說其歷史可追溯到周代的“醪醴”。經考證,在蒸餾酒發明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們一直喝的就是這種米酒,尤其是唐代,“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此處所說的“斗酒”即是指稠酒,關於這一點近年來出土的唐墓壁畫亦可為證:1992年在長安縣南里王村出土的韋氏家族墓中,有一幅主人庭院宴客圖,圖上有兩個女童從兩側端酒上席。有考古專家指出,這畫上的酒是從旁邊現壓現端,一如李白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所描繪的景象。其關鍵是一個“壓”字,即用人力使酒汁與酒糟分離開,這情景,在今日西安一些“老字號”飯店中仍然可以看到。
西安的稠酒多為家傳,一代一代手工製作,數量不大,但風味卻保留了下來。目前以“陝菜正宗”西安飯莊和老孫家飯莊、曲江春酒家等一批飲食“老字號”製作的稠酒風味最為純正。當年郭沫若在西安飯莊喝了熱騰騰的黃桂稠酒後,高興異常,連聲說此物“不是酒,勝似酒”。這位滿腹歷史故事的大文豪,大概從稠酒瀰漫出的香霧裡與酒仙李太白重逢於古長安的酒肆中了!
由於稠酒放置時間一長會出現發酵和沉澱等現象,因而一般要趁新鮮時飲用,故而很多外鄉人常感嘆“稠酒好喝,可惜帶不出潼關”,這從某種意義上更增加了黃桂稠酒的珍貴性。稠酒製作過程並不複雜,但其過程中有些“秘訣”卻不為外人所知。如今大街小巷,有些人對稠酒壓根就不懂,但看到稠酒暢銷,買米支鍋就大膽地幹起來,一桶桶“稠酒”貼上“特產”的標籤就進入市場了,以至目前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原本清亮如玉液的上品稠酒卻被很多人說成是“不正宗”,而倒在杯裡膩膩糊糊的卻被認為是“正宗”,根據就是“稠酒就是要稠”!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