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一般在公曆每年的2月3日~5日之間。
2、2021年立春開始於2021年2月3日星期三22點58分39秒(農曆庚子【鼠】年臘月廿二)。
3、立春,“立”寓意開始,“立春”即春季的開始。
1、立春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一般在公曆每年的2月3日~5日之間。
2、2021年立春開始於2021年2月3日星期三22點58分39秒(農曆庚子【鼠】年臘月廿二)。
3、立春,“立”寓意開始,“立春”即春季的開始。
2020年三伏天詳細時間圖表
2020三伏天時間:7月16日——8月24日。共40天,具體如下: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農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初六)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不僅讓溼熱之邪對你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2、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少食)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此外,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則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3、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左右。植物蛋白可以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製品外,還可從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中獲取。
2020年立春具體時間
問:2020年立春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答:2020年立春具體時間是2月4日,星期二,農曆正月十一
立春詳細介紹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古代有這樣一個傳說:立春快到來的時候,縣官會帶著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裡挖一個坑,然後把羽毛、雞毛等輕物質放在坑裡,等到了某個時辰,坑裡的羽毛和雞毛會從坑裡飄上來,這個時刻就是立春時辰,開始放鞭炮慶祝,預祝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並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2021年立春具體時間幾點到幾點 2021年立春開始和結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