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立秋習俗之秋社

立秋習俗之秋社

  http://www.tech-food.com 2012-9-6 中國食品科技網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有公秋母秋之分嗎 202x立秋養生知識

  其實關於立秋的俗語和諺語都是比較多的,那麼這些也是根據當時的氣候以及農作物的生長變化而衍生出來的,那麼大家是否好奇立秋有公秋母秋之分嗎,另外立秋有什麼講究以及有什麼禁忌,接下來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立秋有公秋母秋之分嗎

  農村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和農諺有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天氣的變化描述,因為天氣的變化,直接影響著農作物是否可以獲得豐收。俗語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啥意思,立秋還分公母嗎?

  老一輩告訴我們“早上立秋,暑氣早退;晚上立秋,暑氣晚退”,所以在民間人們認為,如果立秋的時間是在白天,那麼這個秋天就是為“公秋”;如果立秋的時間是在晚間,那麼這個秋天就是為“母秋”。而今年的立秋是早上九點多,所以今年是一個“公秋”。

  根據俗語的意思來說今年是“公秋”,立秋之後會很涼快,但是立秋已經好幾天了,北方的氣溫一直保持在30度以上,不止農民工,很多在戶外工作的人必須要頂著烈日工作,很容易中暑,所以都盼著高溫天氣能早日結束。

  又有人說了,可以按照立秋所在的日子進行劃分,倘若立秋出現在單數日時,此時便是公立秋。從陽曆來說每年立秋這個節氣都在8月7日到9日之間,但是今年因為農曆有閏月,8月7日是農曆的六月十八,倘若這個“單數日”依據農曆,今年立秋為農曆六月十八日,又不是公立秋了,可見這種方法存疑。因為不知這句俗語誕生於何年代,所以我們也不敢斷定,這個日期是按照農曆還是按照公曆來算,考慮到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多依據農曆,想來公立秋多半也是如此。

  農民總結出來的農諺多是關於農業的,但是因為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東西南北各地氣候相差很大,我們要看到這些俗語存在著地理侷限性,一些農諺只是在他們本地很適用。

  總而言之,不管今年是公秋還是母秋,不管在南方還是北方,今年的中伏是7月26日到8月14日,這段時間肯定是高溫天氣,即使是立秋還是要熱上一段時間的。

  立秋養生知識

  1、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儘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2、養肺

  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3、祛暑降溫

  立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4、少吃秋瓜

  立秋之後還要謹記“秋瓜壞肚”。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

  5、預防感冒

  立秋後,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感冒等,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防治“空調病”

  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溼。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易開空調,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7、運動要適量

  立秋後溼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鍊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著點。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鍊;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溼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立秋有什麼講究

  1、宜祛暑滋陰

  立秋之後,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2、調理脾胃

  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的,空氣溼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虛,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脾虛的人常常食慾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芡實、山藥等。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如西瓜、梨、黃瓜等,要少吃。

  3、心理調適

  立秋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立秋後雖然悶熱的暑氣依然存在,但人們一早一晚的感覺好多了。尤其是昨晚的一場細雨更是給人們帶來了秋的涼意,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確晝夜溫差的展開,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都受到抑制,導致機體功能紊亂,進而使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心裡煩躁、多夢、失眠等一系列症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鬱症”

立秋節氣有曬秋民俗通常曬的是什麼 立秋的曬秋習俗一般曬哪些東西

  導語:轉眼立秋到來,而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人們自然是有很多活動來迎接它。不過,立秋時節不同地區,其相關傳統活動也是不同的。其中,有的地方在立秋節氣有曬秋民俗,那通常曬的是什麼呢?你知道立秋的曬秋習俗一般曬哪些東西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立秋節氣有曬秋民俗通常曬的是什麼

  豐收的農作物。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其他習俗活動:

  1、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臥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們在立秋這一天,會選擇一個陰涼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將過去,暑熱難當無法安眠的日子即將過去,天氣慢慢轉涼,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著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產已經過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鬆口氣歇一歇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夏天多會“夏瘦”,秋天到來,多躺一躺,有利於把夏天瘦掉的肉長回來。

  2、摸秋

  江蘇鹽城北部地區有一個“摸秋”的習俗。在立秋前一天晚上,人們可以在公共或私人果園裡隨意摘取各種水果,而無論損失多少主人都不會生氣。有些果園主人甚至還會專門為晚上來摸秋的客人準備許多成熟的水果。

  3、秋忙會

  秋忙會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雜貨市等,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4、秋社節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

  5、洗秋澡

  立秋這天,還有洗秋澡習俗。有的地方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陽曬過的水洗,洗秋澡的目的是防止生秋痱子。因為立秋之後還會熱上一段時間,盛夏的一些疾病如痱子等還會存在。

  6、稱水

  以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

  7、吃雞蛋

  此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8、祈福

  在常州的武進地區,立秋會舉辦秋會紀念猛將菩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外,由於古時候,常州經常發生蝗蟲災害,在立秋當天農民也會往稻田裡插上三角旗,驅趕蝗蟲。在鹽城的民間也流傳著“爭秋奪福”的說法,這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立秋

  9、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10、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11、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12、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13、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14、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202x年日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日有什麼習俗

   2022年秋社日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2022年秋社日:2022年9月22日,農曆八月十七日,星期四。   秋社日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社日又叫做社日節,是透過祭祀社神的方式表達希望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美好願望。    秋社日有什麼習俗?   秋社日的習俗主要 ...

日在立秋前還是後 怎麼祭祀

   秋社日在立秋前還是後?   秋社日,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所以秋社日在立秋節氣之後。   2022年立秋是8月7日,往後第五個戊日是便是9月22日為秋社日。   秋社怎麼祭祀?   以秋社日最為隆重有趣的唐代為例,在民間,人們除了要舉辦與政府一致的土地祭祀儀式之外,還 ...

日一般是怎麼推算的 日是立秋後幾天

   秋社日一般是怎麼推算的   以干支紀年來算,秋社是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   秋社來源於古人秋天祭祀社神(土地神)以感謝土地給人間帶來豐收的日子。古代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祀社神報謝。社日到來之時,民眾集會競技,進行各式各樣的作社表演,並集體歡宴,非常熱鬧。舊時逢社日,有錢或官宦人家在這一天要宴請 ...

202x年前可以拜新墳嗎 日就是立秋

   2022年秋社前可以拜新墳嗎   2022年秋社前是可以拜新墳的,只要是吉日即可!   在民間有新墳不過社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給新亡三年內亡故的人掃墓,一定要在春社前。   為什麼新墳不過社?據說去世未久的人剛到陰曹地府舉目無親,孤獨無依,勢單力薄。陽世親人捎去的祭品總會被別的野鬼搶奪。而社前是冥界 ...

今年的日是什麼時候 日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今年的秋社日是什麼時候   今年的秋社日:2022年9月22日!   秋社日,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古代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祀神報謝。宋時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後世,秋社漸微,其內容多與中元節(七月半)合併。清顧祿《清嘉錄七月齋田頭》:中元,農家祀田神 ...

什麼叫日和立秋是不是同一天

   什麼叫秋社日   秋社日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定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為秋社日。   為什麼秋社日要祭祀?古代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祀神報謝。古時候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在中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給予的生活。    ...

西藏喪葬習俗水葬

  在西藏,水葬可以說是天葬的一種輔助葬俗。在藏文化的腹心地區,盛行天葬的地帶,水葬只用於鰥寡孤獨及乞丐等經濟地位低下者,葬儀也較為簡單。將死者屍體背到河邊,肢解後投入水中,或者用白布包裹.將整屍投放河裡。在這裡,水葬被視為低等級葬俗.   在藏文化邊遠區,特別是藏南深山峽谷缺乏老鷹的地帶,水葬成為當地人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