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的農曆日期和民風民俗

端午節的農曆日期和民風民俗

  1、農曆2021年端午節的農曆日期:辛丑年(牛年)五月初五。

  2、民俗:

  (1)食粽子:食粽子是中國人一個傳統的習俗,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放在鍋中煮熟。

  (2)賽龍舟:講賢臣屈原投江後,許多人划船追趕著去拯救,追趕到洞庭湖時沒有了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借划龍舟來驅散江裡的魚,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樣賽龍舟也就成了一種端午的習俗。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主要是避邪驅瘟的,香囊中包有硃砂、雄黃、香藥等,用絲布包裹著。

傳統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農曆的日期是幾月幾日

  傳統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端午節農曆的日期是幾月幾日

  傳統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端午節的風俗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龍舟飯、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等。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2、扒龍船

  扒龍舟歷史悠久,自古流傳,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3、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4、佩香囊帶五彩繩

  端午節人們佩香囊和戴五彩繩,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五彩繩則是用各種色彩的繩子編成手鍊。

  5、飲雄黃酒

  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6、放紙鳶

  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7、打午時水

  端午,“午”是陽性,古人認為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8、端午浴(沐蘭湯)

  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端午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端午節民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各地民風民俗彙總

  端午節民俗活動有哪些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3、懸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5、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6、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7、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8、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於井裡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9、浸龍舟水

  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蒼龍群星飛昇於正南中天。在民間信俗中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行雲布雨。自然現象上,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溼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當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為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浸龍舟水是流行於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因為龍舟水寓意吉祥,龍舟水及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為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10、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冰島交通狀況島上民風民俗介紹,一個仙境一樣的國家

  環島旅遊券(Hringmiei 即Full Circle Pass)與巴士周遊券(Tímamiei 即Omnibuspass)。環島旅遊券可在環島公路搭乘巴士,順同一方向,在任何地點上下。巴士周遊券有效期一至四周。   冰島有3家國內航空公司,夏季時每天均有班機往返雷克雅未克與阿谷瑞裡(Akureyri) ...

端午節民風民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 ...

思茅民風民俗指南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過去流行著占卜雞卦的習俗,即以看雞頭、舌、嘴、骨、眼及雞蛋等推斷吉凶,仲裁有罪與否。各民族擇其不周部位問卜。布朗族、彝族以殺雞取出腿骨,以竹籤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雞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籤倒向何方來定吉凶,如不通,則不能出遠門,不能與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預先 ...

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 ...

藏族民風民俗 概述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在稱呼藏族朋友的時候,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啦”字,“啦”是敬稱,這樣顯得尊重他,特別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這是很不禮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時,在室內要盤腿端坐,腳底不要朝著人,不要東張西望。   藏族禁忌殺生,佛教徒在這方面更為嚴格。雖他們也吃牛羊肉,但不親 ...

瀋陽民風民俗

  1、瀋陽秧歌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瀋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瀋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瀋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 ...

中山民風民俗

  □慈善萬人行   始於1988年,每年農曆大年初七舉行。其目的是發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為紅十字基金募集捐款。   □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原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民間習俗,在中山水鄉地區這項活動十分普遍,並演變為一項群眾性的體育活動。   □沙溪龍獅鶴鳳舞   龍、獅、鶴、鳳舞早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