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賽龍舟、端午食粽、栓五色絲線、採茶、制涼茶、畫額、避五毒、採藥、飲蒲酒、跳鍾馗、鬥草、飲雄黃酒、躲端午、佩香囊、沐蘭湯、放風箏、掛艾草與菖蒲、佩豆娘等習俗。
1、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2、端午食粽,是節日習俗之一。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粽籺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
3、沐蘭湯,即端午日洗的草藥水,此俗至今尚存,這習俗在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有記載,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4、放風箏是民間傳統遊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通訊工具,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裡才有紙鳶。閩南語稱風吹。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出“嗚嗚”的聲響,好像箏的彈奏聲,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濰坊市被稱為風箏之都。
5、掛艾葉菖蒲是中國民間節日習俗,在端午節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 艾葉、 榴花、 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1、划龍舟。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2、掛艾草與菖蒲。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3、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3、懸艾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5、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2020年頭伏是哪天
2020年頭伏是7月16日開始,2020頭伏時間段是: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共10天。
頭伏怎麼算
每年入伏的時間百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 ...
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都有哪些習俗
臘八粥
臘八節最著名的民俗活動就是吃臘八粥。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原料因各地物產和飲食習慣不同而有別,一般是以各種米豆棗慄之類為主,如大米、小米、紅棗、蓮子、核桃仁、栗子仁、杏仁、松仁、桂圓、棒子仁、葡萄乾、白果仁、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幾十 ...
北方怎麼過端午節
1、踏柳
古時,河北趙縣的端午節,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而發展到現在,端午吟詩的習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飲賦詩的雅興。
2、佩戴五毒銅錢
北方端午節有佩戴鍾馗祛五毒銅錢以辟邪的習俗,不過現在逐漸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習俗替代 ...
廣西今年壯族三月三連休4天 三月三都有哪些習俗
廣西今年壯族三月三連休4天
3月16日,南國早報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放假辦法》,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2021年“壯族三月三”放假有關事項如下:
4月14日(農曆三月初三,星期三)、4月15日(農曆三月初四,星 ...
寒食節被稱之為禁菸節或者是冷節,在這個節日國人都是隻吃冷食的,這一天是不開火做法的。那麼今年關於寒食節的由來以及他們的習俗都有哪些呢?有哪些主要的活動呢?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節日起源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 ...
導讀: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時間在伊斯蘭曆的10月1日,公曆時間大概在5月或者6月份,今年開齋節就要到了,你知道開齋節2021年幾月幾號?開齋節2021年是哪一天嗎?以下是小編對開齋節時間2021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瞧瞧哦。
開齋節2021年幾月幾號開齋節是伊斯蘭三大節日之一,它是我國 ...
1、倒貼福字
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2、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