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憶屈原龍舟競渡

端午節 憶屈原龍舟競渡

  端午習俗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採雜藥。”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臺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惠州民間端午節龍舟競渡

  

  端午節,惠州民間稱之為“五月節”。賽龍舟,惠州民間稱之為“扒龍船五月節”。

  在惠州,流傳著一首民謠:“五月節,扒龍船,龍鼓響,大江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至初六,惠州都舉行傳統的賽龍舟活動,歷經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農曆“五月節”,惠州多為河水漲滿,“龍舟水”使各街(村)的龍船隊興趣倍增。以往的五月節,在東江河畔,完成了賽前儀式的龍船隊沿江分批舉行龍舟賽。參賽龍舟先是順水而下,而後逆水而上,最後衝刺決出輸贏。獎品多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貼滿紙巾),設獎者也多為地方的殷商巨賈。得者把“花江”插在船頭,沿江而上,以為榮耀。

龍舟水端午節龍舟競渡

  今天下了兩場大雨,江河的水也漲起來了,我們習慣叫這時候的雨水為“龍舟水”。那是因為端午節快到了,龍舟競渡也即將開始。

  想起有位朋友的名字叫端陽,他正好是端午節出生的,我一直覺得在節日出生是件幸運的事,因為生日總會被朋友記起。

  在我上課的時候,會講到一些歷史題目:讓學生排列一些體現時代特徵的姓名的順序,比如:馬文革、毛建國、李援朝、陳躍進等,哈哈,其實都挺有意思的!

  小時候,最高興過端午節了,喜歡那熱鬧的場面。我們這裡的風俗是包粽子,看龍舟賽。我和妹妹都喜歡看保姆包粽子,粽子分為兩種,有的是鹹味的,裡面放了綠豆、鹹蛋、豬肉、栗子、香菇等豐富食材;有的是鹼水粽子,用一種特別的木塊把糯米染色漂亮的胭脂紅色。保姆用個大鍋,燒柴火好幾個小時才大功告成,我們吃著又香又綿的粽子,滿足無比!

  龍舟競渡的場面非常熱烈,河岸兩旁人山人海,龍舟故鑼聲、吶喊加油聲、鞭炮聲不絕於耳。我們幾個小孩子一手拿著冰棒、一手抓著玉米,口袋還鼓鼓的裝滿了零食,頂著烈日,在河岸邊不知疲倦地叫呀,喊呀,現在回想起來,心裡還盪漾著滿滿的幸福感!

  有一年,發生了一件事,直到現在還不能夠忘懷。那時候,我大概是6歲左右,我坐爸爸的腳踏車去看龍舟賽,我坐著坐著竟然眼困了,在迷迷糊糊間,把腳塞進了腳踏車輪裡,立刻,我被巨大的痛楚驚醒,大聲哭喊起來,爸爸急忙停下來,檢視我的傷勢,只見我的後腳跟被車輪割得血肉模糊,因為那是在半路上,沒有任何的止血裝置,我坐著路邊的草地上,只能無助的哭泣,爸爸也無計可施。過了一會,有個熟人路過,在他的好心提醒下,用了一個土方法,終於止了血 ,你們猜是什麼方法?竟然是用菸絲把血止住了,原來菸草還有這樣的妙用!

  端午節前後,鳳凰花、鞭炮花開得如火如荼,彷彿是天上的兩位仙子,她們被人間的端午節的盛況吸引,偷偷的下凡來嚐嚐美味的粽子,觀看激烈的龍舟競賽!以至於到了現在,只要看到這兩種花,就自然回想起小時候過得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龍舟端午節屈原

  甲骨文中分別有舟和龍字,但沒有“龍舟”連稱,說明那時還沒有龍舟。隨著歷史發展,龍舟一詞出現了。龍舟最初指競渡之舟,後來它的含義擴增了,可以兼指大的船;天子所坐的船也專稱龍舟;畫有龍紋裝飾、甚至有樓臺亭閣的遊娛之船也稱龍舟。本文專指端午競渡的龍舟。   龍舟起源於東南沿海的古越人。古越人善於駕駛獨木舟,他們 ...

端午將上演"龍舟競渡博斯騰湖"賽事

   今年端午節來臨之際,新疆和碩縣將推出龍舟競渡中國內陸最大的博斯騰湖比賽,還有包粽子、遊覽博斯騰湖水生物等活動。   據和碩縣金沙灘景區管委會負責人28日介紹,今年端午節,景區投資修建的8座永久性沙雕作品將首次免費向遊客亮相,同時該景區當日為遊客免費開放“不明水生物館”及博斯騰湖多種“魚、蝦、蟹”等水生動 ...

清城龍舟競渡

  清城區白廟村素有龍舟競渡的民俗傳統,村中至今仍儲存著一個200多年前的古龍舟龍頭。   據《西湖訪冊》:邑人好競龍舟,各鄉皆然。裝為龍頭、龍尾,率以數十人扒之,每於端節前後舉行,此本荊楚舊風也。(《隋「書」·地理志》雲:“屈原以五月五日赴汩羅,土人追至洞庭,湖大船小,莫得濟,因鼓擢(棹)爭先歸,競會亭上。 ...

秭歸龍舟競渡

     龍舟即龍形的船。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龍舟的外形不同於江浙和兩廣一帶,扁長,輕巧,兩頭翹,無   槳樁。龍舟競渡也稱“划龍舟”。   我國南方一年一度的龍舟盛會是專門為悼念詩人屈原而舉行的一種紀念活動,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江南各地便展開龍舟競渡活動,而以屈原故里秭歸猶甚。在 ...

平頂山舞鋼市龍舟競渡

  農曆5月5日端午節龍舟賽: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四大節日之一 ,龍舟賽是舞鋼市端午節期間最隆重的節慶活動之一,每年舉行一屆,地址在石漫灘國際龍舟競賽基地,緊靠二郎山風景區和舞鋼長途汽車站。   競賽前,各參賽隊伍積極準備,反覆訓練。五月初五這天,觀看龍舟賽的群眾圍滿了石漫灘水庫沿岸。競賽時,男女參賽隊伍身著各 ...

安康世代相傳的龍舟競渡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漢江兩岸群眾用划龍舟象徵打撈愛國詩人屈原,紀念活動代代相傳,發展為龍舟競賽的水上運動。   據地方文獻記載,安康龍舟競賽活動沿習已久,一般每年五月初三至初六連劃四日,數十里的男女老幼趕到漢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比賽十分激烈,有時形成舉火夜賽盛況。1958年端午節,縣政府舉辦了規模宏大 ...

端午時節屈原作文2篇

  端午時節憶屈原作文1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每當我唱著這首歌的時候,心潮澎湃,感慨萬分,我的心猶如春天到來,百花盛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更是吹遍了我的家鄉—南嶺。   今年春節時,我回到我的家鄉—南嶺。我的家鄉群山懷抱,左右一座大山叫做文筆山,右有一座大山叫做烏頓山。它們威武挺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