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的選擇。
鱅魚苗種培育池面積以1/151/15hm2,池深1、5米左右;池堤牢固不滲漏;池底平坦淤泥適量,無水草叢生;魚池向陽,陽光充足。而且放養前必須經過清整。
2、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鱅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
檢疫與消毒:魚種放養入庫前必須進行魚病檢疫和魚種消毒。嚴禁放養帶有傳染病的魚種入庫。
精心操作:經長途運輸的魚種運到水庫後,應先用庫水緩緩加進裝魚容器中,待容器內水溫與庫水溫差不大時,再將魚種慢慢地投放入庫。魚種放庫後,放養人員還應站在庫邊或船上,用船槳輕輕地攪動庫水,緩緩地驅趕魚種遊向大水面。
放養時間:應選擇在水溫5~10℃的冬季或初春時進行。此時有利於魚種的高密度運輸,可以減輕運輸中的傷亡;魚種和兇猛魚類的活動能力減弱,兇猛魚類對放養魚種的危害也相對減輕。
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水庫上游水淺、避風、向陽的肥沃庫灣處。這樣,遠離水庫下游的溢洪道、洩洪洞,放養魚種的逃逸機會可以減少,對大水面環境的適應時間可以縮短,生長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水質管理。
水質的好壞是養鱅魚成敗的關鍵,在養鱅魚過程中應時刻注意水質的變化。觀測水質可以用透明度來做標準。
在幼鱅魚階段透明度應控制在25—35釐米,幼鱅魚以後應在35—45釐米,若鱅魚體達到8—10釐米時,透明度小於30釐米,一週內就有可能出現黑鰓病。
(1)經常換水換水量和換水時間應根據水色的變化、透明度、鱅魚外殼及鰓部的清潔度及底質的汙染程度來決定。
(2)調節鹽度在淡水源充足的地方,為使斑節對鱅魚生長快速而舒適,應根據鱅魚的不同生長階段來調節鹽度。
(3)改良水質有條件的養鱅魚場還可以使用水質改良劑如過磷酸鈣、微生物製劑、光合菌類等來改良水質,以吸附或分解池底的有機質,減少氨等有毒氣體的危害。
4、飼養方法。
投餌。鱅魚主養想要獲得更高產量,就必須投餌。餌料可以是麥麩、皮糠,但效果都不如專用鱅魚飼料好。鱅魚飼料由餅粕、糠麩、魚粉等與新增劑構成,要求營養價值比草魚飼料要高,與鯉魚、鯽魚等雜食性魚類相近,一般製成粉狀,含粗蛋白30%以上。當春天水溫達到15℃時,先在上風處慢慢人工馴食,與馴食其它吃食性魚類大同小異,但是時間可能要稍長些。夏秋季節水溫在26℃以上時,是鱅魚生長×快的時節,一定要結合水質管理加強投餵。鱅魚訓食成功後,投餵量一般為池魚體重的1%一3%,×喂2—3次,投餵時一般叢集圍繞在食場遊轉,頭部半露水面,連水帶飼料吞入口中,整體表現不如其他吃食性魚類激烈,相對溫和的多,餌料係數一般在2—3之間。有人用膨化微粒浮性飼料投餵鱅魚,雖然飼料質量很好,但是效果很不理想,魚生長不勻,大小懸殊,並且餌料係數很高,群體產量也一般。還有人用蛇皮袋裝麻油渣、菜油渣、幹雞糞以及其他粉狀飼料,懸掛在池塘上風安靜向陽處,一般每畝掛一個口袋,鱅魚群餓了就會自己去碰觸口袋吃食,這個方法特別適用於那些油坊下腳料來源方便、價格低廉的池塘,並且被網箱養殖者借鑑使用,取得較好的效果。
5、疾病防控。
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魚病一般在“大麥黃,白露心”易發病,一個是水溫逐漸上升,另一個是水溫逐漸下降。這兩個季節是魚病的流行高峰季節,要提前預防。防病採用先殺蟲,後滅菌的方法。以目檢或顯微鏡診斷魚病,對症下藥。
1、一個適合的空間:就拿80*40*50的缸來說吧,可以養12到15條。
2、水溫:21度~35度,以25~30℃最好。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天應該儘可能換1/5的新水。如果水質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經常換水。由於遺傳基因的因素,鸚鵡魚的呼吸系統是不夠完備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魚類的一半, 所以鸚鵡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
3、充足的光照:所謂充足的光照可千萬別誤會了,一天有3到4個小時的光照就已經是充足的光照了,光照過多水會很容易變綠,變渾,而且鸚鵡魚的顏色會變白。
4、定時定量餵食:鸚鵡魚性情溫和,食量很大,雜食性,紅蟲、豐年蝦、麵包蟲、小魚、水蚤、蚯蚓、顆粒等相當多的飼料都可以餵給。
每天可以喂兩到三次,一次3分鐘內吃完,吃不完的及時撈出,否折會影響水質的。為保證體色的鮮豔,應該經常投餵;寶增紅之類的飼料。魚飼料最好買些大廠的,質量好些,不容易汙染水質。
5、定時換水:鸚鵡魚怎麼養要注意換水,夏天三到五天換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水,冬天可以適當延長些,一週換一次就行了,水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的是,水裡含有對魚有害的氯氣。
所以,換進去的水一定要靜置2兩天以上,能夠讓太陽暴曬更好,這樣的水才是安全的,才能使用,還有就是,換水時,新水和老水的水溫要一致,溫差不能超過2度。
6、保證水溫的恆定:鸚鵡魚是熱帶魚,鸚鵡魚怎麼養一定要注意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所以冷天必須用恆溫棒給水加溫,通常冷天一直把水溫保持在22到24度左右就行了,太高了耗電,太低了對魚不好。
7、儘量給鸚鵡魚營造出一種深色調的環境,比如:背景紙儘量選深色的,如果是裸缸,就在魚缸下面墊一層紅色或是深色的東西,報紙也行塑膠袋也行,如果想鋪點沙底,最好選火山岩,這樣可以促進鸚鵡魚的顏色變紅。
1、水質和水溫: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並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2、光照環境: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3、飼養裝置: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
4、建議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可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二氧化碳需求量低的水草;要提供充足的光照,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光線柔和的小型燈具。
1、養地圖魚的魚友們一定要給它準備一個大一點的魚缸,畢竟他們的體型很大。如果魚缸太小,有可能會有爆缸的危險哦。大缸才能讓它有足夠的空間遊動。等到地圖魚吃飽喝足了,有時會就會側著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這時不要以為它們吃得太飽撐著了或者以為它們有什麼不適,它們只是開始偷懶想好好休息一下而已。
2、地圖魚 ...
1、餵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養殖的準備工作,白條魚的繁殖能力特別的快。但是它的生命力非常的脆弱,如果離開水,馬上就會出現死亡的現象。所以一定要注意水質的要求,是應該瞭解的一個重點。選擇一些水質比較好的地區,如果你選擇池塘的養殖,就需要注意池塘的水質,提前做好消毒工作,這是需要重點了解的一個方面。另外在選擇 ...
1、拉網:即根據存塘魚估產及擬捕撈上市量,在池塘兩邊的某一處放下拉網,進行捕撈成魚。此操作方法適宜100畝以下的池塘,根據需要靈活選擇下網處,且捕獲的品種較全,尤其是活躍性較強的鰱鱅上層魚。
注意點:應注意選擇在天氣晴好、魚不浮頭、水溫較低時拉網,對起捕的魚揀選速度要快,不能上市的魚應及時放回水體。同 ...
1、換水的話直接就是養好的水裝到大桶子裡,在放水的桶子裡放著一根300w的加熱棒,主要是避免換水的時候溫度過低,尤其是冬天。
2、換水的時候先放去原缸1/3到1/4的水,然後就從大桶子裡往缸裡面放水,當然不要一下放滿,少量往裡面放水,基本就是換完水後先往魚缸放1/5的水。
3、過個兩三天再放1/5 ...
1、新的銀龍魚剛剛買回時,魚缸裡的空氣泵要經過至少24個小時執行,以徹底根除水中的氯氣。如果一直使用生物過濾器那麼最好讓水達到PH值6-7,水溫為25攝氏度。在魚缸中加入小食鹽(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倫或20公升的水中)以減少真菌攻擊的危險並且使魚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
2、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 ...
1、養殖的環境。最好是暗色系底砂,可以將魚的色澤襯托出,加點沉木、水草、甕等美化環境,牠們會很快適應環境,很快就表現出美麗的色澤。沉木大小可以依照魚隻大小、魚缸大小選擇,水草我是挑好癢的小榕、中榕、大榕、水蘊草、滿天星草、鐵環冠、鹿角鐵環冠等。
2、養殖用水的水質。雷龍魚的養殖,對其水質也有一定的要求 ...
1、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20-30℃之內都可以存活,最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4-27℃。水的酸鹼以中性為宜,PH值為6.5-7.2;人工飼養的條件下最好保持5mg/l的溶氧量。另外,水質中的毒素含量也要注意控制並且儘快作出調整。
2、魚缸中的水草需要充足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最好能夠配置一盞小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