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綿陽曆史名人故事

綿陽曆史名人故事

  黃帝元妃、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發明家嫘祖, 治水英雄、先賢大禹, 文昌帝君, 享譽世界的詩仙李白, 文豪歐陽修, 文學家沙汀, 胸有成竹的詩畫大師文同, 清代巴蜀文壇的一代奇人李調元, 塞軍旅豪壯蒼涼的歌者李頎, 武林奇人海燈,均為綿陽人氏; 劉備、諸葛亮、唐明皇、司馬相如、杜甫、蘇軾、陸游都曾在這裡 留下過不朽詩文或精彩故事 此外還有:龔學淵、馬薇、楊銘儀、廖宇靖、林山、白馬人組合 歷史名人 光焰萬丈的詩國巨星李白 邊塞軍旅豪壯蒼涼的歌者李頎 從涪江邊走來的一代文宗歐陽修 胸有成竹的詩畫大師文同 清代巴蜀文壇的一代奇人李調元。

江西曆史名人故事,陳寅恪簡介詳解

  陳寅恪是江西一位歷史名人。是以為集一身技藝在身上,百年難見的人物。曾經任職任教與清華,西南聯大,廣西,燕京和中山大學等等。自己也會寫一些書籍。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到江西文化,瞭解更多關於陳寅恪的資料。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生於湖南長沙,生時祖母黃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為兄弟間排輩。陳寅恪兒時啟蒙於家塾,學習四書五經、算學、地理等知識。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祖父陳寶箴去世後,陳三立舉家遷居江蘇金陵,在家中開辦思益學堂,教授四書五經、數學、英文、體育、音樂、繪畫等課程,先後延聘教師有國學大師王伯沆、柳翼謀、周大烈。

  陳家兩代素來倡議新政,“思益學堂”領風氣之先採用現代化教育,陳三立與教師相約一不打學生、二不背死書,一派新式作風,深得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讚賞。如此家學淵源下,陳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國學底子,眼界並擴及東西洋,留學日本前便“從學於友人留日者學日文”。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陳寅恪隨兄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後就讀上海復旦公學。

  清宣統二年(1910年),自費留學,先後到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回國。

  民國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費的資助,再度出國遊學,先在美國哈佛大學隨籃曼教授學梵文和巴利文。

  民國十年(1921年),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在留學期間,他勤奮學習、積蓄各方面的知識而且具備了閱讀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種語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學的工具,他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見解,多為國內外學人所推重。

  民國十四年(1925年),陳寅恪回國。這時,清華學校改製為大學,設立研究院國學門,由胡適建議採用導師制。其“基本觀念,是想用現代的科學方法整理國故”。聘任當時最有名望的學者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人為導師,人稱清華四大國學大師。當時的研究院主任吳宓很器重他,認為他“最為學博識精”。梁啟超向校長曹雲祥力薦陳寅恪為導師,並向人介紹:“陳先生的學問勝過我。”

  民國十五年(1926年)六月,他只有36歲,就與梁啟超、王國維一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上海與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唐篔結婚。二人育有三女,一生相濡以沫。

  民國十八年(1929年),他在所作的王國維紀念碑銘中首先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追求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他當時在國學院指導研究生,並在北京大學兼課,同時對佛教典籍和邊疆史進行研究、著述。在清華大學開設語文和歷史、佛教研究等課程。他講課時或引用多種語言,佐證歷史;或引詩舉史,從《連昌宮詞》到《琵琶行》《長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處,又無不準確,伴隨而來的闡發更是精當,令人歎服!盛名之下,他樸素厚實,謙和而有自信,真誠而不偽飾,人稱學者本色。

  民國十九年(1930年),清華國學院停辦,陳寅恪任清華大學歷史、中文、哲學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組組長,故宮博物院理事等職。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抗戰爆發,日軍直逼平津。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義憤絕食,溘然長逝。治喪完畢,寅恪隨校南遷,過著顛沛流離的旅途生活。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秋,西南聯大遷至昆明,他隨校到達昆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英國牛津大學聘請他為漢學教授,並授予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職稱。他是該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國語漢學教授,在當時是一種很高的榮譽。他離昆明到香港,擬全家搭英輪轉赴英國牛津大學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被逼暫居香港,任香港大學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民國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佔領香港,陳寅恪立即辭職閒居,日本當局持日金四十萬元委任他辦東方文學院,他堅決拒絕。[3]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專程請他到已被日軍侵佔的上海授課。他又一次拒命,隨即出走香港,取道廣州灣至桂林,先後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學任教。這一時期,在繁忙的教學中,他仍致力於學術研究,先後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兩部著作,對隋唐史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為後人研究隋唐史開闢了新的途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陳寅恪再次應聘去牛津大學任教,並順便到倫敦治療眼睛,但由於此前在國內進行過一次不成功的手術,再經英醫診治開刀,目疾反而加劇,最後下了雙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診斷書。

  寅恪懷著失望的心情,辭去聘約,於1949年返回祖國,任教於清華園,繼續從事學術研究。解放前夕,他到廣州,拒絕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要他去臺灣、香港的邀聘,任教於廣州嶺南大學。院系調整,嶺南大學合併於中山大學,遂移教於中山大學。

貴陽曆史名人,你知道幾個?

  俗話說“江山代有才人出”,每個時期在不同地區都會出現幾個著名人物把當地文化推向最高峰。貴陽文化歷史悠久,積澱了豐厚的人文精神,古往今來出現過許多的著名人物。你知道他們是誰嗎?他們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為國家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王陽明

  王陽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生於浙江,成道於貴州。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開罪宦官劉瑾,觸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後,併發落到龍場,一住便是三個年頭。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成為他學術思想的新開端。

  在龍岡,他寫成了《五經臆說》,以其極富反叛精神的“異端曲說”向程朱理學發起猛烈轟擊。謫居龍場三年,使他最受感動的就是那些樸質無華的“夷民”,他們與王無親無故,卻能拔刀相助,為他修房建屋,幫助他度過了難關。這與京城中“各搶地勢,勾心鬥角”的情況相比,有如天淵之別。他體味到人間“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貴,從中得到新的啟示和靈感。

  明代著名詩人、書畫家——楊龍友

  楊龍友(1596-1646),名文驄,號山子,萬曆24年生於貴陽城南郊的石林精舍。詩、書、畫皆擅,堪稱三絕。他說:“餘生長萬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故名山大川,往往性情相習,亦往往機緣相湊,所謂得之習慣。亦根之胎骨也。”自然的靈性給了他創作的靈感,主要詩文有《洵美堂集》、《山水移》、《臺宕日記》等。

  其詩與董其昌、陳繼儒、王思任等共入選時人夏雲鼎編選的《崇禎八大家詩選》。清人莫友芝贊其詩“骨挺勁岸異,已有不可一世之概”,認為“先生值遺明殘局,猶螳臂搘撐,妄思恢復,膏斧鉞而不回。其志節至今侹侹有生氣!”。

  楊龍友的書畫風格主要受同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影響,並上追黃公望、倪瓚之意趣,彰顯明代士人之藝術境界。與董其昌、王時敏等大家齊名,合稱“金陵九子”。董其昌認為其畫風“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結,有元人之風韻去其佻”。清代詩人吳梅村作《畫中九友歌》,將楊龍友與董其昌、王時敏等名家同列。

  有詩讚龍友曰:“阿龍北固持戈矛,披圖赤壁思曹劉。酒酣酒墨橫江樓,蒜山落月空悠悠。”儼然一位文武雙全的勇士。近人俞劍華認為“明代畫家二千餘人,而能寫景,知於臨摹以外尚有造化者”,僅楊龍友等數十人。足顯龍友卓著的藝術成就及影響。

  清末明初著名畫家、詩人、學者——姚茫父

  姚華(1876—1930)字重光,號茫父。1876年5月生於貴陽。1897年中舉,光緒進士,戊戌變法時東渡日本,學法政,歸國後任職郵傳部。辛亥後當選為參議院議員,其後在清華學堂、民國大學、朝陽大學執教,並曾任北京女師和京華美專校長。

  姚華學識淵博,為我國著名學者,詩文書畫,名滿海內。其繪畫既注重師法自然,力求形神兼備,又講究筆情墨趣,博取眾長而自成一家。其書法雄遒茂密,真行隸篆,造詣俱深。


洛陽名人,洛陽曆名人

  洛陽是中國有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早在夏朝的時候便有洛陽的存在,經歷了歷歷代代的皇都在這定居,洛陽被稱為皇城的時間有著1529年,歷經了13個朝代的更換。本期小編帶你去洛陽文化了解一下洛陽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伏羲 宓妃 倉頡 后羿 嫦娥 夏桀   杜康 商湯 伊尹 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   周平王老子  ...

古代名人故事之司馬遷寫記的故事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忠於寫史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由於他的決心和毅力,才使我們明瞭歷史的真相。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 ...

勵志的名人故事簡短

  1、莫扎特: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 ...

關於感恩的名人故事

  1、銜環結草,以報恩德: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 ...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

  1、在這個假期裡,我認真讀完了《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讀過書後讓我感慨萬千,這裡面的每一個名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豐功偉績。他們能取得如此成績,並不代表他們從小就是天才,他們是比別人流下更多的汗水才取得如此成就。   2、例如孫中山先生,他從小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落後,就發奮圖強的學習近代文化知識,學習拯救祖國 ...

有關夢想的名人故事

  1、有關夢想的名人故事:   (1)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 ...

關於勵志的名人故事

  1、《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2、《厲歸真學畫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