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成語大全中,第一個字是聞,第三個字中的成語只有聞名中外。
釋義:中國及外國都知道聽到,形容名聲傳播得極遠。
例句:再看那聞名中外的黃河壺口瀑布,黃河就像一條蛟龍一頭鑽進壺口又一瀉千里翻江倒海地一瀉千里。
第一個字是聞的成語有:
1、聞風而逃:聽到風聲,立即逃跑。
2、聞風而動: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3、聞風喪膽:聽到風聲,就嚇得喪失的勇氣。形容對某種力量非常恐懼。
4、聞過則喜: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5、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問中思聞該詞不存在,無實際表達意思。
成語是語言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比詞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並常常附帶有感情色彩,成語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以及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
1、後兩個字含有“聽”和“聞”:駭人聽聞、駭人聞聽、聳人聽聞、聳動聽聞;
2、後兩個字含有“聽”:洗耳恭聽、娓娓動聽、危言聳聽、混淆視聽、垂簾聽政、閉目塞聽、傾耳細聽、以正視聽、眩視惑聽、惟命是聽等;
3、後兩個字含有“聞”:充耳不聞、不問不聞、舉世聞名、單見淺聞、博學多聞、慘不忍聞、所見所聞、曠 ...
聞一知十。出自《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意思為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變通。
近義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月暈而風、問牛知馬、聞一知二、一葉知秋、達權通變、通權達變、未卜先知和可見一斑等等。
具體典故:
孔子有兩個得意的學生,一個叫子貢,另一個叫 ...
聞:出聲
默默無聞
解 釋:
默默無聞: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麼名聲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聲;
出處:
明代李楨的《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
1、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2、聽而不聞:聽到了就像沒聽到一樣。形容漠不關心,不在意。
3、聞名遐邇:形容名聲很大,主要指遠近聞名。
4、默默無聞:做事無聲無息,無人知曉,做了好事不聲張,不圖名利,安安心心守本分,做好自己應該做的。
5、雞犬不聞:形容極為荒涼冷 ...
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 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例句:陳景潤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 ...
聞,指聽聲息。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最早應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
望診,是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測知內臟病變,中醫透過大量的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機體外部,特別是面部、舌質,舌苔與臟腑的關係非常密切。
...
駭人聽聞、置若罔聞、如是我聞、聳人聽聞、充耳不聞、默默無聞、孤陋寡聞、雞犬相聞、聞所未聞、湮沒無聞、聽而不聞、所見所聞、博學多聞、沒沒無聞、殫見洽聞、前所未聞、博物洽聞、博學洽聞、博洽多聞、仁心仁聞、寂寂無聞、獨學寡聞、廣見洽聞、臭不可聞、慘不忍聞、直諒多聞、洽博德聞、強識博聞、逖聽遠聞、單見淺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