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臘八節要幹嘛
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臘八節要幹嘛
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在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大部分地區都會在臘八節這一天吃臘八粥,有些地區會在這天吃冰。此外,臘八節是佛教比較盛大的節日。
有句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因為春節是正月初一,而臘八是農曆臘月初八,是當年的最後一個月,過完臘八之後,很多人都陸續準備過年的年貨,還會購買春聯,從這一天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而在外地打工的人也都陸續回家了。
自上古時代起,傳說有惡鬼專門出現嚇唬孩子,而人們都非常懼怕惡鬼,認為小孩子得病都是因惡鬼在作祟。後來,人們發現這些惡鬼什麼都不怕,唯獨怕紅豆,因此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不過,這只是一種說法,臘八節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直到現在人們習慣了臘月初八時吃臘八粥。關於臘八粥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為了紀念英雄岳飛。另外,臘八節還是佛教中比較重視的節日,在這一天,各個寺院將舉行法會。
臘八節要幹嘛
1、喝臘八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習俗,在古時候,每逢陰曆十二月初八,中國間就流傳著喝“臘八粥”,或者吃 “臘八飯”的風俗。古文記載,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6?1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2、祭祖敬神
臘八節是農曆十二月八日,臘八節在古代屬於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而且除了祭祖敬神外,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因此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並以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8種食物合煮粥供佛,並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
3、泡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4、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5、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6、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臘八節是什麼民族過的
導語:再過幾天就是臘八節了,很多人都會吃傳統食物臘八粥。實際上,我國很多地方並不過臘八節,所以也沒有吃臘八粥一說,尤其一些少數民族,更是沒有臘八節這個節日。那麼,你知道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嗎?到底臘八節是什麼民族過的呢?一起來了解。
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漢族。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臘八節本來是中國年末祭祀祖先和百神的傳統民族節日之一。然而隨著佛教廣泛的傳播和影響,至遲在進入宋代以後臘八節逐漸與佛教的佛成道(覺悟成佛)日會通融合,成為既是民眾傳統節日又是佛教的節日了。
自上古時代起,有在臘日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漢應劭《風俗通義》:“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一種說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臘祭的物件,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不過在這一天並不喝臘八粥,而只是作為祭奉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
民俗專家介紹,“臘八”一詞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除了喝臘八粥,臘八節還有什麼風俗?
臘八節習俗
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關於煮“五豆”也有個民間傳說。相傳,宋朝歐陽修不得勢時,賣文謀生。遇一李姓員外女飄彩選婿。歐陽修中彩後,李員外嫌貧愛富,將女兒逐出門外。李小姐倒是一位義氣女子,誓與歐陽修終生為伴,有情人終成眷屬。從此,歐陽修便把賣文得來的錢交給妻子掌管。其妻節衣縮食,勤儉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子稀飯,苦日子熬到開科,妻子取出平日攢下的銀子給歐陽修作盤纏。歐陽修問銀從何來,其妻說是吃豆子稀飯省下的。後來,歐陽修金榜題名,一步身榮,做了大官,攜妻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根本,就在臘月初五給他煮了一頓五種豆子的稀飯。歐陽修一嘗,連說:“難吃!難吃!”妻子接著就講述了過去經歷的苦難。歐陽修深感妻賢,他給家中定了個規矩,每年臘月初五吃豆子稀飯。流傳到民間,就形成了煮“五豆”的習俗。
民謠曰:綠豆綠,莫忘苦當初;黃豆黃,莫忘做文章;豇豆豇,莫忘菜湯湯;蠶豆蠶,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且莫貪。
由於臘月初五距初八很近,當地人就把煮“五豆”和“臘八粥”混同一起了,把“五豆”也叫“臘八粥”,實際上“五豆”和“臘八粥”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中原地區有用臘八粥喂棗樹的風俗。用刀、斧砍破棗樹皮,將臘八粥糊入斧痕謂之喂棗樹。這樣來年棗樹就可以多結果。民諺曰:“砍一斧,結石五,砍一刀,結十稍。”足見人們期盼豐收的心願。
有的地方臘月初七夜,家家都要為孩子們“凍冰冰”。在一碗清水裡,大人用紅蘿蔔、白蘿蔔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臺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裡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兆著來年小麥豐收。然後將冰塊從碗裡倒出,五顏六色,晶瑩透亮,煞是好看。孩子們人手一塊,邊玩邊吸吮。據說,清晨,有的農人一起床,便去河溝、潦池打冰,將打回的冰塊倒在自家地裡或糞堆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表達了勞動人民期望豐收的美好願望。
臘八節是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又叫什麼節日
臘八節是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又叫什麼節日
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宗教、農祀節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古稱“臘日”;南北朝佛教傳人中國後,與佛教節日相重合,又稱“佛成道節”。
關於臘日的來歷,起源於遠古漢族先民的一種冬日祭典。因冬季天寒,農事空閒,人們便進山打獵,以備新舊交替的年底,用獵物作“犧牲”祭祀祖宗與天地神明,祈福禳災。古文,獵與臘為同字。因此,這種祭典就稱為“臘祭”,農曆十二月也就順呼為“臘月”。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月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並且大宰牲口,大量蒸酒,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臘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月敲鼓驅疫,迎接新春的隆重儀式和情景。
十二月初八日,古稱“臘日”。從先秦時起,“臘日”已被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但在當時臘日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時,臘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此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並祈求豐收和祥瑞。
臘八節的傳統飲食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中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仍保留此習俗,中國南方地區已偏少,臺灣等地則幾乎沒有。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
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中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蒜
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泡臘八蒜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臘八十幾天後,正值春節,由於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
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前後,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冷盤,味道很好。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節的傳說
相傳王子喬答摩·悉達多,在29歲棄位出家,每日只食一麻一麥,經過6年以後的苦修之後,終於覺悟到:世間的人們追逐物慾,過分享樂,無法達到解脫;而一味的執著於苦行,只是使肉體上受苦,也是不能證悟的;只有捨棄苦樂二邊,才能進趨菩提大道。這時恰巧碰到兩名牧牛女子,見到虛弱的釋迦摩尼,將牛奶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後在菩提樹下,釋迦牟尼徹悟成道,創立佛教。而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
因此,每到臘月初八,人們為了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效仿牧女敬獻一種“乳糜”之物,但是沒有那麼多牛奶,怎麼辦呢?於是聰明的國人們用穀物熬成糜狀敬佛,這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臘八粥了。
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由來及風俗 臘八節的風俗習慣
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由來及風俗 臘八節的風俗習慣
遠古時期,人們往往在冬季用獵獲的禽獸祭祀天地、祖先,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古代“獵”、“臘”是同一個字。沿襲下來,就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十二月稱做“臘月”。據古書記載,在南北朝時,就流傳著“臘鼓鳴、春草生”的民諺。說的是在臘月,農民為了喜慶一年 ...
臘八節是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意義是什麼
臘八節是傳統節日嗎?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宗教、農祀節日。那麼,臘八節吃臘八粥的意義是什麼?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天的傳說吧。
臘八節是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宗教、農祀節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古稱臘日;南北朝佛傳人中國後,與佛節日相重合,又稱佛成道節。關於臘日的來歷,起源於遠古漢族先民 ...
臘八節是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是漢族的節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臘八節,俗稱“臘八”,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
傳統節日臘八節晚輩祝福寄語
1、勺一瓢三江交匯之水,抓一把五穀蔬果雜糧。煮一鍋五湖四海之粥,撒一把椒鹽辣粉香料。請一些親朋好友品嚐,多一些友誼親情溫暖。願你臘八節快樂溫馨!
2、臘八粥一口一口地喝,溫暖一點一點地積攢。祝福一字一字地看,好運一步一步地相伴。臘八節到了,祝你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3、逢“8”必發,臘八到了,喝一 ...
傳統節日臘八節晚輩祝福寄語
1、臘八節到祝福送,字字句句情悠悠。一祝健康無疾病,平平安安人快樂;二祝事業多順利,步步高昇成功握;三祝愛情多甜蜜,恩恩愛愛永和諧;四祝家庭多美滿,幸福生活樂無邊。祝臘八節快樂!
2、泡一瓣臘八蒜,將煩惱清算,煮一碗臘八粥,將快樂濃稠,倒一杯臘八酒,將幸福分享,燒一柱臘八香,將吉祥祈禱,臘八節,願你快 ...
傳統節日臘八節晚輩祝福寄語
1、祝福悄悄地向你走來,提前告訴你,臘八節我送你的禮物:好事追著你,病魔躲著你,情人深愛你,痛苦遠離你,開心跟著你,幸福環繞著你!
2、我今天祝你元旦快樂,10天后祝你臘八節快樂,19天后大寒快樂,25天后小年快樂,32天后除夕夜快樂,33天后新年快樂!
3、思念濃濃化作米,快樂四濺化作豆,健康是 ...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臘八節是什麼節日
臘八節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臘八節是怎麼來的?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