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動詞,表示“從高處向下看”;作動詞,表示“到”,“靠近”;作動詞,表示“面對”,“對著”;作副詞,表示“將要”,“快要”。例如:
臨池:學習書法;臨存:地位高的人對下人的問候,看望;臨命:將死的時候;臨蓐:將要分娩。
1、“乎”字表疑問語氣,用於疑問句末,要求對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2、“乎”字表示反問語氣:用於疑問句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不要求對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3、“乎”字表揣測或商量語氣。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4、“乎”字用於或:可譯為“啊”“呀”“呢”“吧”,有時不譯。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5、“乎”字表示停頓預語氣。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1、如此,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每發一書,則書百幅,擇十之一用之,於是不勝其煩,人情厭惡;
2、亦作於時,連詞,表示承接,例:《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十一》,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於是令刖跪倍資無徵,時朝無事也;
3、在此,例:《穀梁傳僖公三十三年》,百里子與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於餚 ...
1、遠望;遠看。《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2、盼望;希望;期望。《鴻門宴》:“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3、埋怨;怨恨;責怪。《書博雞者事》:“敢用是為怨望。”4、月光滿盈時,即農曆每月十五日.《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5、名望;聲望。《送東陽馬生序 ...
形容詞是適宜,合適。《察今》中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動詞是應當,應該。《出師表》中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副詞是大概,也許。《赤壁之戰》中有將軍擒操,宜在今日。副詞是當然。《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名詞是事宜,事情。嵇康《述志詩》中有悠悠非吾匹,疇昔應俗宜。宜當翻譯為適合, ...
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釋:
1、小或少,形容微不足道。如《左傳·襄公十七年》:“宋國區區,而有詛有祝,禍之本也。”
2、方寸,形容人的心。如《答蘇武書》:“區區之心,切慕此耳。”
3、引申為真情摯意。如《玉臺新詠·繁欽》:“何以致區區?耳中明月珠。”
4、形容一心一意。如《金陵有美堂》詩:“願公 ...
1、於是,就 ;
2、依靠,憑藉 ;
3、趁著,趁此 ;
4、透過,經由 ;
5、因為;
6、緣由,機緣;
7、沿襲 ;
8、繼續 。
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 ...
1、志向,意志。
2、本意,心意。
3、立志,仰慕 。
4、標上記號。
5、記住,記憶 。
6、記述,記載。
7、記事的書或文章。
8、通“幟” 。
9、通“痣”。 ...
奚,據甲骨文,左為手,右為繩索捆著的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為什麼。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奚惆悵而獨悲,《韓非子》中的子奚哭之悲也?
2、什麼或哪裡。如:《莊子》中的彼且奚適也。
3、奴隸,又專指女奴。如:《周禮秋官禁暴氏》中的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
4、大腹。如:《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