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舞獅

驚險刺激的高臺舞獅

  山丹民間舞獅有悠久的歷史。全縣各鄉都有舞獅的傳統。獅子在民間被視為力量和正義的象徵,是吉祥和瑞的體現,因此舞獅之風經久不衰,備受人們喜愛。舞獅者要有強健的體魄,有一定的武術功底,動作要敏捷靈活,首尾舞者要配合默契。平地舞獅體現獅子的威嚴、雄猛,關鍵在於表演生動、活潑。高臺舞獅除注重神態動作外,主要體現的是一種膽略和氣魄,是技巧、力量和膽識的綜合體現,展示的是一種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精神。對於舞獅者來說,武功、技巧、力量、膽量缺一不可。"高臺舞獅"的高潮和精華部分是在8米~10米(桌子搭建)的高臺上表演挺立、翻滾、撲臥、站樁等高難度動作,較之平地舞獅更驚險、更刺激、更富觀賞性。由於高臺舞獅要求有紮實的武術功底和舞獅技藝,山丹僅有位奇鎮蘆堡、新開等少數幾個練習傳統武術的村能表演這?絕活"。蘆堡村的高臺舞獅曾多次代表縣上參加(地)市調演,並多次獲獎。

舞獅

  舞獅,莆俗叫“弄獅”。是民間一種為老少所喜愛的舞蹈形式之一。它與舞龍齊名,故有“弄龍弄獅”的俗諺。據鄉先賢資料所記: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楚軍駐紮在莆田。那年正月元宵,由“湖南勇”裝飾“弄獅”隊,敲鑼打鼓地向各衙門、大商鋪領賞。可知舞獅是湖南的民俗,它傳入莆田,為本地人所吸收,與“弄龍”一起取其吉祥之意。歲以為常,形成莆人的習俗。“弄獅”和“弄龍”一樣,只流行於集鎮。扮獅的由年青人擔任,執獅球的是指揮人,同時配合鑼鼓的節奏進行“弄獅”。舞獅時,有大獅,也有小獅。小獅一般只有一隻,多的有二、三隻。大獅由二人合演:一人在前面,戴著獅頭面具,兩手扶著面具不時地作出搖擺抖顫的姿態;另一人在後面,彎著腰曲著背藏於獅身披內,跟著前面那個人的步伐走。如獅子忽上忽下,時快時慢,二人間須亦步亦趨,走則同步,跳則同跳,滾則同滾,配合和諧,渾成一體。如稍一差池,不僅會出洋相,而且會危及安全。對此,我們可知他們平時是訓練有素的。耍獅球的是個經驗豐富的“弄獅”師傅。他常以某些動作來暗示、指揮“弄獅”人作好準備。如他把獅球往地上打一下,獅子就要打滾;打幾下則滾幾下;球向東打是往東滾,向西打則向西滾;球打獅頭,就須向上看,球打獅尾,就要彎過身來……弄獅的花樣,大抵有搶球、吐霧、舐毛、跳桌子以及戲小獅、背小獅等,其中以搶球的動作為最活躍多姿,以跳桌子的技能難度最大。“弄獅”的打擊器樂,與“草鑼鼓”(車鼓)的打擊法相彷彿。它是鑼鼓鐃鈸同時齊鳴,令人聽起來有“嗤嗤咚咚、嗤嗤咚咚、嗤咚、嗤咚寬”諸種聲色。它的這種調式,始終隨著舞獅動作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是在搶球、吐霧、打滾之時,鑼鼓聲高昂急促;在戲小獅、舐毛之時,鑼鼓聲則低沉緩慢。

城鄉處處舞獅鬧新春

  城鄉處處舞獅鬧新春

  花都區和珠江三角洲各地一樣,新春舞獅賀春在民間非常普及,在一些大的自然村都有自己的舞獅隊,在城鎮有些工會或企業也有工人舞獅隊。他們都有利用業餘時間排練舞獅節目。舞獅隊平時多在喜慶日子出動舞獅慶賀。如企業開張、舉辦美食節、體育比賽等,都少不了舞獅助興。最熱鬧的還是在春節,幾乎所有舞獅隊都村過村,街過街,在人家門口、商店門口、工廠門口進行賀春,一般都會弔起一束生菜和紅包(利是內裝鈔票,少者五十、一百,多者數百、上千),獅子隊來了,鑼鼓手敲鑼打鼓,舞獅者隨著鑼鼓聲節奏,把獅子舞動得點頭擺腦,眨眼搖尾,一高一低,一左一右,有時慢步,有時躍進,非常威猛生動,象徵著生機蓬勃,奮勇向前,十分鼓舞人心。有些主人願出厚禮,利是上千,要求獅子隊表演高難動作,在大門廣場搭起合凳或木樁,舞獅者跳躍翻騰在臺凳、木樁之上,驚險疊出,觀者拍掌叫好,在農村舞獅,除了鑼鼓聲,還不斷燃燒炮竹。城裡不準放鞭炮,則播放鞭炮聲的錄音代替。舞獅活動一般從年初一到年初七,城鄉各處皆可見到。


惠州春節舞龍、舞獅

  春節舞龍、舞獅,在惠州的歷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來,惠州人從正月初一至正 月半(即正月十五),龍隊、獅班穿街過巷,天天熱鬧非凡,頗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惠州傳統的舞龍、舞獅活動由民間自發組成,多為一街一龍,武班、鄉村舞獅。   惠州民間的舞龍具有典型的廣東風格。所舞的龍自己扎造。龍頭主骨架由竹料紮成,外表 ...

簡陽舞獅舞龍的傳統

  二月初三是楊彭村每年一度的村節。村節的來由屬古傳下來的廟會。簡陽縣的農村均留有這一傳統,純屬民間自娛式的。在臨近二月初三之前,楊彭村民早有準備磨米打粉做點心。   到了這一天,縣各農村的親戚便借這一天來相尋敘情,楊彭村的親戚們便以點心和豐盛飯菜接待。這一天各地年青人們便以舞獅、舞龍來遊村,並和觀圍熱鬧的鄉 ...

玩龍和舞獅

  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桃花源人都要玩龍、舞獅、舉辦亭子燈會。   玩龍   龍燈的種類有老龍、幼龍、鰲龍、草把龍、母龍、長龍、板龍。老龍、幼龍、鰲龍是指其龍頭的形狀而言。草把龍全身系用稻草把紮成,多為小孩玩耍。若舞龍手全為女性,則這條龍便是母龍。長龍最為盛行的以竹絲扎身,彩布連線頭尾,腹中置燈,下 ...

常德民俗玩龍舞獅

  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桃花源人都要玩龍、舞獅、舉辦亭子燈會。   玩龍   龍燈的種類有老龍、幼龍、鰲龍、草把龍、母龍、長龍、板龍。老龍、幼龍、鰲龍是指其龍頭的形狀而言。草把龍全身系用稻草把紮成,多為小孩玩耍。若舞龍手全為女性,則這條龍便是母龍。長龍最為盛行的以竹絲扎身,彩布連線頭尾,腹中置燈,下 ...

天門舞獅

     舞獅:有天獅、地獅兩種。人們把形象雄健、威武的獅於看作是百獸之王,是勇敢的象徵,亦是一種瑞獸。於是有人把獅子的動作編成套路,演示“舞獅”。在漢川的劉家臺襯,130戶人家,就有86人會玩獅子。這個村的“天獅子”甚為出名,最高可以搭17張桌子,引來數千人觀看。湖北省天門市千一鎮附近的玩獅子也較有名氣,他 ...

舞龍舞獅

     舞龍也叫“耍龍燈”、 “龍燈舞”,從春節到元宵燈節,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舞龍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 ...

玉林舞獅

  兼取南北之長,有“文武”之分。文獅動作舒緩平穩,表情細膩詼諧;武獅則動作威猛,矯健活潑。表演時配以鑼、鈸為伴奏鼓樂,給人以激情奮進的感受。舞龍,玉林舞龍是一種祈慶舞蹈。表演氣氛熱烈,舞龍動作多姿多彩,令人賞心悅目。在鑼鼓與鞭炮聲中大紅龍珠上下翻飛 五彩巨龍左右狂舞,舞者觀者其樂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