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苗族節日+黔東南苗族的龍船節

苗族節日 黔東南苗族的龍船節

  漢族的端午節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居住黔東南的臺江、凱里、劍河、施秉、鎮遠等縣的苗族也有在農曆五月過龍船節競渡龍舟的風俗,時間不在農曆五月初五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龍船節苗語叫“咋甕”(意即劃龍船),又名“婁甕”(意即吃龍肉)。

  龍,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吉祥和力量的象徵。苗族的龍船很別緻,一般是一株大杉樹或大梧桐挖成。分母船和兩側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後共六艙,中四艙裝載著龍船節期間親友饋贈的豬、羊、鵝和競渡水手食品,兩側子船則為水手划槳之地。苗族劃龍船是站立著划槳的,不同於漢族的坐著划槳。船身長20米左右,船頭翹起水面很高,安裝上一個大龍頭。龍頭雕刻精美,宛似牛角的龍角上,通常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語。平時,龍船放在專放船體用的“龍船硼”內。有的“龍船棚”還寫滿楹聯,如:“龍船千古事,忠孝一生興,典祀千年重,綿延百事傳,江山千古意,時序百年興’等等。橫批則多為“民眾團聚”、“萬寶來朝”。兩個角尖之間拉一根細繩子,掛上小紅旗。角後有四根一米多長的野雞毛立著,顯得很威風凜凜。船尾也翹出水面,插著芳草,名曰“鳳尾”。

  農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為苗家龍船節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將龍船洗刷一新。至二十二、二十三兩天,將母船於船係為一體並安上龍頭。二十四日隆重舉行開劃儀式,在河邊或緩口有龍神之位的井邊、溝邊,置方桌一張,桌腳要綁上去掉樹葉和樹皮的樹枝,綁雨傘一把,綁紅布、紙錢和一把青草。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雞一隻,以掃邪敬神。過去過龍船節的頭一天,要請巫師唸經,現在這裡巫術禮儀大多從簡。但巫術規矩不停,如龍船在劃渡中不得半途停頓或休息,須一鼓作氣劃至終點。待龍船調頭後,掌舵者分給水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驅邪,合一齊投入江中。

  競渡前,鄉親們要給各龍船贈送禮品——雞、鴨、鵝、豬。有的把禮品放在船上,有的掛在船頭。

  時到中午,三聲號炮一響,數十隻披紅掛綵的龍船在吆喝聲中破浪前進。鑼鼓聲、鞭炮聲、呼嘯助威聲此起彼伏,把整個節日推向高潮。勝利者最後可得一面錦旗。

  參加龍舟競渡的苗民,每船水手多達三四十名,由頭面人物當“龍船頭”,這裡指船上的鼓手,全船水手聽從鼓手指揮,按鼓聲節奏揮槳競渡。又由一小男孩扮女裝頭戴苗家女銀飾敲鑼。由最懂水性的掌舵當艄公,由氣力好的壯漢站在船頭撐篙。還有專人負責在開賽時、離寨時、歸寨時在船上放土炮。更有能書會算的“文化人”在船上專記下三親六戚所送禮品。在節日期間,水手每天三餐享用的酒肉,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的親友所贈。龍船節結束後,還需享受一鵝或一鴨。水手的挑選很嚴格,若家中有婦女生小孩的均不得當水手。

  各村寨在龍船節結束時,必須挑全村最肥大的豬,宰後請全寨聚餐一次,以酬謝全村對龍船節的支援。

  龍船節期間,清水江兩岸人山人海,除競船外,還有賽馬、鬥牛、鬥雀、吹笙、青年男女對歌、遊方、踩鼓等民俗活動,一直進行到深夜,是男女青年遊方對唱、談情說愛的佳節。

  關於苗家龍船節的由來,在黔東南流傳著兩個民間傳說。

  有一傳說,說代天降雨的龍王有一次行錯了雨步,下雨時間違反天意。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龍王劈成數段拋入江中。從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龍船沿清水江劃渡,象徵被雷公劈死的龍王復活了,又按常規降雨人間。這是一種賽龍舟求雨的古老風俗。

  另有一傳說,說有父子二人在江中打魚,兒子被龍王抓去當了枕頭,父親一怒之下放火燒龍宮,將龍砍成幾段,浮屍江中。大家檢龍肉分吃。但吃了肉後九天九夜天全黑,不分白晝黑夜。有一天,一位婦女帶小孩到江邊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並不停地念著模仿擊鼓的“咚咚”聲,不久天就亮了。以後,這條江附近的苗民都過龍船節,敲著鼓點子賽龍船。

  相關連結:

  苗族龍船節

  龍船節習俗

清水江苗族龍船節

  清水江苗族龍船節

  農曆五月,漢族的端午節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居住在貴州凱里的苗族也有在農曆五月過龍船節競渡龍舟的風俗。漢族的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龍船節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龍船節苗語叫“咋甕”(意即劃龍船),又名“婁甕”(意即吃龍肉)。

  龍船節一般在清水江上舉行,清水江穿過凱里又名龍頭江,每年農曆五月,居住於此的苗族人民都要在這裡歡度龍船節。

  關於苗家龍船節的由來,在黔東南流傳著兩個民間傳說。

  有一傳說,說代天降雨的龍王有一次行錯了雨步,下雨時間違反天意。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龍王劈成數段拋入江中。從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龍船沿清水江劃渡,象徵被雷公劈死的龍王復活了,又按常規降雨人間。這是一種賽龍舟求雨的古老風俗。

  另有一傳說,說有父子2人在江中打魚,兒子被龍王抓去當了枕頭,父親一怒之下放火燒龍宮,將龍砍成幾段,浮屍江中。大家檢龍肉分吃。但吃了肉後九天九夜天全黑,不分白晝黑夜。有一天,一位婦女帶小孩到江邊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並不停地念著模仿擊鼓的“咚咚”聲,不久天就亮了。以後,這條江附近的苗民都過龍船節,敲著鼓點子賽龍船。

  苗族的龍船用杉木製成,分母船和兩側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後共六艙,中四艙裝載著龍船節期間親友饋贈的豬、羊、鵝和競渡水手食品,兩側子船則為水手划槳之地。苗族劃龍船是站立著划槳的,不同於漢族的坐著划槳。

  龍頭雕刻精美,宛似牛角的龍角上,通常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語。平時,龍船放在專放船體用的“龍船硼”內。有的“龍船棚”還寫滿楹聯,如:“龍船千古事,忠孝一生興,典祀千年重,綿延百事傳,江山千古意,時序百年興’等等。橫批則多為“民眾團聚”、“萬寶來朝”。待龍船節前,村民舉行過隆重的祭祀龍船的儀式後,方抬下龍船,放入清水江練習和比賽。

  參加龍舟競渡的苗民,每船水手多達三四十名,由頭面人物當“龍船頭”,這裡指船上的鼓手,全船水手聽從鼓手指揮,按鼓聲節奏揮槳競渡。又由一小男孩扮女裝頭戴苗家女銀飾敲鑼。由最懂水性的掌舵當艄公,由氣力好的壯漢站在船頭撐篙。還有專人負責在開賽時、離寨時、歸寨時在船上放土炮。更有能書會算的“文化人”在船上專記下三親六戚所送禮品。在節日期間,水手每天三餐享用的酒肉,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的親友所贈。龍船節結束後,還需享受一鵝或一鴨。水手的挑選很嚴格,若家中有婦女生小孩的均不得當水手。

  各村寨在龍船節結束時,必須挑全村最肥大的豬,宰後請全寨聚餐一次,以酬謝全村對龍船節的支援。

  農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為苗家龍船節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將龍船洗刷一新。至二十二、二十三兩天,將母船於船係為一體並安上龍頭。二十四日隆重舉行開劃儀式,在河邊或緩口有龍神之位的井邊、溝邊,置方桌一張,桌腳要綁上去掉樹葉和樹皮的樹枝,綁雨傘一把,綁紅布、紙錢和一把青草。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雞一隻,以掃邪敬神。過去過龍船節的頭一天,要請巫師唸經,現在這裡巫術禮儀大多從簡。但巫術規矩不停,如龍船在劃渡中不得半途停頓或休息,須一鼓作氣劃至終點。待龍船調頭後,掌舵者分給水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驅邪,合一齊投入江中。

  龍船節期間,清水江兩岸人山人海,除競船外,還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動,這期間更是男女青年遊方對唱、談情說愛的佳節。 發表評論

苗族節日—敬橋節

  

  “敬橋”是臺江苗族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時間在農曆的二月初二。到了“敬橋”這天,當地苗族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盛裝前往“敬橋”,兒童穿戴一新,胸前都掛著裝有彩蛋的網袋,堪稱為苗族的“兒童節”。在敬橋架橋飲宴中,若遇過往行人,首次前來踩橋,認為是吉祥之兆,橋主要留住就餐,熱錶款待,並以彩蛋和糯米飯相送。

  “橋”分別安置在田頭、水溝或行人道上,也有鋪在路面的方便過往行人行走,歇息修陰積德以求人丁興旺。架設的橋有家庭為單位架的;氏族群眾架的;整個村寨群眾架設的公共橋等三種。“敬橋”以家庭為單位,各有專門的“橋”供祭祀,不能隨意去亂 敬某一座“橋”。“敬橋”必須先架“橋”,凡婚後不育、生女不生男或生男不生女的苗族婦女,可請巫師察看手紋,如確定需要架“橋”求子,便可架“橋”。“橋”的材米根據所架設的地點而定,有用杉樹枋、木板、塊石,木凳。架“橋”請鬼師主持用一尺二寸布、一無二角錢、五斤米、三尾魚、三個鴨蛋或一隻鴨作祭品。在舉行儀式時,巫師口唸“祝詞”求神靈保佑,儘早給這家人送孩子來,並使這家兒女滿堂,等等。“橋”架好並舉行祭祀後,即結束“架橋”儀式。以後,每逢二月初二都 要祭祀一次,在三年內如果生了孩子,即在生小孩後的第三年舉行“圓橋”,以示報恩,以後,連續敬祭。舉行這一儀式時,祭品較架“橋”時使用的祭品貴重一些:如果“架橋”時用蛋,這時則用鴨,“架橋”時用鴨,這時則用一隻小豬,以表報答之意。如果三年內沒有生孩子的就仍繼續“敬橋”到生孩子為止。

  在敬祭時,祭品用粑粑三個、魚三尾成豬肉,糯米飯一團,鴨蛋一個,和水酒;基其中鴨蛋是不可少的。蛋是小孩最喜歡的東西,用蛋作祭品可以將“陰孩”逗引到自己家中來。此外,還要燒香、燒紙,有的還剪許多紙娃娃,用竹籤穿著,插手橋的四周,表示子孫成群。據傳說“敬橋”這天,橋神發配很多“陰靈”投胎到世間,因此,“敬”“架”,橋都要搞的熱鬧。

  敬橋節這天,有的人家還要敬 某些常綠大樹,某些大石頭、水井等。原因由於小孩多災、生病,經卜佔應拜上述某一事物,才能得到保佑,使之長命富貴,易養成人。


苗族龍船

  苗族的龍船節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舉行,岸邊同時還穿插鬥牛、賽馬、吹笙、踩鼓、遊方等活動。鄰近六七個縣、市的數萬有也趕來觀光,非常熱鬧。   參賽龍船上有鼓頭、鑼手、水手三部分人。鼓頭是位長輩,坐於龍頸處,面向水手,擊鼓指揮。鑼手由一位男扮女裝的少年充任,坐在鼓頭前面的龍頭和母船的接合處,應聲擊鼓, ...

龍船(苗族)

  農曆五月,漢族的端午節有龍舟競渡的習俗。居住在貴州凱里的苗族也有在農曆五月過龍船節競渡龍舟的風俗。漢族的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龍船節卻在農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龍船節苗語叫“咋甕”(意即劃龍船),又名“婁甕”(意即吃龍肉)。   龍船節一般在清水江上舉行,清水江穿過凱里又名龍頭江,每年農 ...

苗族龍船

  苗族龍船節在每年農曆的5月24日至5月27日,是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節日,龍船節在苗語中叫做“咋甕”,是劃龍船的意思。龍,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吉祥和力量的象徵。苗族的龍船很別緻,一般是一株大杉樹或大梧桐挖成。分母船和兩側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後共六艙,中四艙裝載著龍船節期間親友饋贈的豬、羊、鵝和競渡水手食品 ...

三月三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苗族三月三是什麼

  三月三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苗族三月三是什麼節   苗族三月三,又被稱為“挑蔥節”,是從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戀愛節日演化而來。   據傳每到三月三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蔥為名彙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親相愛,邊挖野蔥邊說話邊唱苗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這一天苗族姑娘都會穿著盛裝,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展示她們的美麗 ...

為什麼苗族人要過龍船

  傳說在很早以前,清水江中有一條大黑龍盡做壞事,人們都很恨它,很想除掉它。一天,一個老漁翁的兒子去打漁時,被黑龍搶走了。老漁翁知道了又氣又急,他決心救出兒子。他帶著火種和鋼刀來到龍穴,和黑龍搏鬥了九天九夜,終於把黑龍砍成三截,救出了兒子,臨走時,老漁翁把龍穴燒了。結果,清水江岸突然變得天昏地暗。一天,一位苗 ...

苗族節日上的刀梯會

  苗族人每當重要節日,都有一次別開生面的大會——苗家上刀梯。   刀梯會這天,苗家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佩戴金銀首飾,氣宇軒昂,從四面八方湧來。上刀梯的場所選擇在一塊開闊的平地上,平地中間一根四五丈高的木杆,木杆粗且直,木杆頂上豎一面深黃色的旗,木杆上橫插36把長馬刀,刀刃向上,寒光閃閃。未正式上刀梯之前 ...

苗族節日

  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一跋都過春節(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過年時要用糯米飯喂牛,並將紅紙貼於牛角上,趕到水井邊給牛“照鏡子”。此外,還過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趕秋節(立秋)、八月十五、吃新節(稻穀、玉米成熟時)等節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舉行熱鬧的鬥牛。每年正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