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是一種廣泛流行於潮陽、普寧一帶的藝術表演形式,明末清初已流行。清初潮州知府吳穎在《潮州風俗考》中提到:“農都春是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張華雲的《嶺海歲時記》亦云:“秧歌(又叫‘英歌’)遍於鄉社,歲暮元宵,酬神賽會,經常鬥唱;有扮演梁山好漢的,執棍掛鼓,配以鑼鈸,邊行邊舞,叫‘英歌前棚’;有扮民間故事,唱打花鼓等等,配以笙笛絃樂,鑼鼓板鈸,叫‘英歌戲’。”英歌隊一般由前棚、中棚、後棚三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節目豐富動人,表演起來動靜有次,虛實結合,文武兼之,充分表現了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氣概。英歌舞多透過喬裝為各式各樣人物,表演智取大名府、求出盧俊義等傳奇故事。
前棚,即英歌隊伍整體組織中的前頭部分,也是英歌隊的主體部分,小規模以24或36人組成,大規模由108名年青力壯的男子漢,化裝為梁山泊起義部隊的主力軍的英雄好漢組成。其領頭兩人為指揮,必須掛黑鬚與紅須,黑鬚為李逵,紅須為楊志或秦明。和尚打扮的是魯智深或武松。其中還有兩個男扮女裝的為孫二孃和顧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紋龍史進、獵戶解珍等。整個隊伍中的2/3的人手握兩節木棒,每節長尺餘,敲擊起舞,透過剛勁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現英雄事蹟。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進。另外,隊伍中必有一人扮時遷,手執布制長蛇,穿梭騰躍,調整隊形,交流舞姿動作和舞蹈圖形資訊,前棚舞蹈隊伍表演時,敲擊著木棒和小鼓,伴隨著“鼕鼕喳,鼕鼕喳,鼕鼕喳”的英歌鑼鼓節奏,緊湊速齊地以優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樣的舞蹈動作和編演表現攻城戰陣的舞圖形。威武壯觀,具有強烈的感人藝術魅力,給觀眾以振奮昂揚的感受,激發人們扮英雄、學英雄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英歌舞傳統的舞蹈動作和藝術圖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麥穗花”、“田螺圈”、“攬槌”、“眼鏡框”等。在過去,除了舞英歌外,還有唱英歌,就是在舞的過程中還要伴唱。唱詞既有歌頌梁山泊英雄好漢打大名府壯舉的歷史內容,也有摻雜宣揚“廿四孝”等民間流傳的規勸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勸世良文,如:“丁蘭哥,南山去牧羊。見羊兒,跪乳報恩。丁蘭念母心悲傷,刻木奉祀行孝道,早晚菜飯敬親孃……”但這種邊舞邊唱的做法往往因為唱而影響了舞的協調性,又妨礙了舞槌強烈節奏的速度和斬度,所以現在已經甚少有伴唱的了。
中棚的演出節目,主要是表演一些劇性較強、娛樂氣氛濃郁的傳統曲藝節目。其傳統的完整表演節目有13個,都是以民間趣聞軼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編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兩位扮演者頭戴彌勒佛面具,手執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觀眾,為中棚隊伍開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聽揚佛”,一至幾人扮演和尚,手執佛塵說唱前進。唱詞內容多宣揚佛教教義,宣揚因果報應;第三是否“牽豬蕸“,表演民間配種員的生計,屬趣味性節目;第四層是”雙搖鼓”,表演民間搖鼓貨郎下鄉做小日甚一日雜生意,屬鬧劇;第五是“農夫扶犁下地“,則反映農民一年四季勞動生活艱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車”,取材民間傳聞,反映的是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困苦處境;第七是“釣魚”,屬反映魚人生活情趣的說唱節目;第八是“桃花過渡”。傳統的鬥畲歌方式,取材民間男耕女織的說唱節目;第十是“和尚戲尼姑”。屬低階趣味的鬧劇;第十一是“鬧花燈”。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燈,邊舞邊唱的娛樂性節目;第十二是“婦女賣藝”,是反映民間藝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會”,是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喜劇性節目。中棚十三個節目,內容豐富,需要眾多的技藝雙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況下,比較難齊全地表演全部節目,便有選擇地表演其中若干個。
後棚,即英歌整體組織中的後頭部隊,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義軍與民眾匯合在一起,組成強大的後備力量。每人手執各類刀、槍、劍、戟,形成聲勢浩大的武士隊伍。這支隊伍,一般由象徵性的十六或二十四、三十六人組成,人數沒有嚴格的數量要求,只求偶數。這支隊伍的成員,輪番上場,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術,以表現梁山泊義士個個是英雄好漢。表演過程中,有拳術單打、對打、混合打,也有各種器械的單打、對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擊槍刺,刀光劍影,真槍實打,驚心動魄,扣人心絃。
最後的收場節目是“打布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員,他的半腰束掛上布制的馬匹,上半身露在布馬中間上面,下半身為布制馬匹所掩蓋,酷似騎馬形狀。這官員兩持雙鐧,與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進行對打,最後以朝廷命官被打敗狼狽而逃作為英歌結束的活動標誌。“打布馬”的由來,傳說有那麼一段故事:清朝時期,裡湖境內有一庵寺,朐曰墳頭庵。庵裡住著一個武藝高強的和尚,當時的知縣以為這是隱患而前來清剿。可是,和尚武藝強,縣太爺被打得一敗塗地,狼狽而逃。後民眾便把這個故事編成“打馬布”,並被了展成為一個藝術程式,隨在英歌后棚演出。
在農村,英歌被群眾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徵、驅邪的魔力。一般參加英歌隊者都應是年輕力壯、英武瀟灑的小夥子。表演英歌舞者在平時的生中和周圍群眾關係極好,朋友也多。姑娘們對他更有一種愛慕之情,常常從英歌隊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特別是頭槌和二槌,更是姑娘們追求的物件。跳英歌舞歷來被視為吉祥的化身,人們認為跳英歌舞是“好彩頭”。這年誰能夠進入英歌隊,這年辦事就順利,事事如意。普寧縣是流行英歌十分廣泛的地方,這裡的村民認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風邪氣驅趕淨盡,以正壓邪,確保平安。所以,一些大型建築的奠基、辦公大樓落成、大橋通車、學校慶典儀式舉行時,都免不了要請英歌隊大舞一番。在鄉村,百姓們只要聽到英歌聲,就在門口作好了迎接準備。英歌隊來了,戶主就鳴炮邀請,這時英歌隊就得進入院內,在院內表演一番。人們認為,經過英歌隊舞過的房屋,能永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