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草間彌生簡介

草間彌生簡介

  1、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

  2、她曾與當代卓越的藝術家如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克勒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一起聯展。

  3、1939年,草間彌生(YayoiKusama)約10歲時,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時常有自殺企圖。她留有當時為母親畫的鉛筆畫,畫中就已充滿了小圓。

  4、1954年,草間在繪畫作品《花(D.S.P.S)》中曾有下列的表達:某日我觀看著紅色桌布上的花紋,並開始在周圍尋找是不是有同樣的花紋,從天花板、窗戶、牆壁到屋子裡的各個角落,最後是我的身體、宇宙。在尋找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被磨滅、被無限大的時間與絕對的空間感不停旋轉著,我變的渺小而且微不足道。

  5、1955年,與美國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通訊,並開始準備到美國。

  6、1957年,移居美國,大部份時間都在紐約市創作,並開始有“前衛的女王”之稱。1960年代參加了許多反戰運動。

  7、1963年,在紐約市的綠藝廊參加了七人聯展,展出作品是軟雕塑,參展藝術家包括了安迪·沃荷、克勒斯·歐登柏格。

  8、1965年,在紐約展出《無限鏡屋》(InfinityMirrorRoom),個人特色(白底紅點、大面鏡、藝術家站在中央)相當引起注意。

  9、1966年,作品《無限的愛》(LoveForever),使用小圓燈泡和大面鏡無限反射的空間裝置,造成了相當視覺迷幻的作品,可說是草間的成名作。該年受邀參加了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作品名為《那克索斯的花園》(NarcissusGarden)

  10、1968年,創作短片“消滅自己”(草間の自己消滅)得到了比利時第四屆國際短片大獎與第二屆日本聯合樹下電影節(アン?アーバー映畫祭)的銀獎。

  11、1978年,在日本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曼哈頓企圖自殺慣犯》(マンハッタン自殺未遂常習犯)

  12、1983年,新小說《克里斯多夫男娼窟》(クリストファー男娼窟)獲得日本第10屆野性時代新人文學獎。(此書在1999年有中文翻譯,由皇冠出版社出版,ISBN:9573316374)

  13、1993年,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14、1998年,參加了臺北雙年展。

  15、1998年出版的草間彌生作品集,收錄了她在1958年到1968年間的當代藝術作品1951年,青年時的繪畫作品《彷徨的夢》(Zanmu)獲得日本第二屆創作獎入選。

  16、2000年,參加澳大利亞雪梨2000雙年展。作品是1965年的《無限鏡屋》(此作品在1998年用同樣的材質複製,原作已毀損。整個作品空間為250x500x500釐米)。

  17、2001年,獲得日本朝日賞AsahiPrize。

  18、2002年,出版自傳《無限的網》。

  19、2003年,在日本與美國展開了長期的巡迴回顧展。並獲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Chevalierdel’ordredesartsetdeslettres)

  20、今日她住在東京的心理治療所中,並以七十多歲的高齡繼續從事藝術創作,她的工作室離治療所不遠,她曾經常對媒體表示“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我應該很早就自殺了。”

  21、2012年,草間彌生本人、其工作室以及長久代理她作品的大田藝廊(OtaFineArts)與蘇富比合作策劃了一場“草間彌生-花兒在我心中為香港綻放”的獨一無二草間彌生作品展售會。該展售會將會在2012年5月19至31日在「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辦。

  22、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草間彌生“我的一個夢”亞洲巡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展。

  23、2014年9月25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西岸藝術設計博覽會中,20餘副草間彌生作品展出。

草間彌生藝術特點

  1、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包含了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en:Art Brut)、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草間所用的創作手法則有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

  2、草間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品(還有裸體的助理)。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並以短上衣和非常強烈的眼影妝聞名。草間曾說明這些視覺特色都來自於她的幻覺,她認為這些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補捉網(Infinity nets),代表了她的生命。

  3、此外,草間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許多作品都以蕈類聚生的造型出現。在1990年代之後,草間加入了商業藝術的領域,與時裝設計界合作,推出了帶有濃厚圓點草間風格的服飾,並開始販賣許多藝術商品。

草間彌生南瓜作品分析

  1、草間彌生對南瓜情有獨鍾,南瓜是她作品裡常見的要素。她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南瓜,南瓜都是非常完美、有趣和可愛的,每次看它時都會有新發現。

  2、草間彌生曾說,“我第一次看到南瓜還是小學的時候。我去祖父的苗圃玩耍時,在小路旁看到黃色的花和小小的南瓜。我把手伸向茂密的葉子,在其中翻找到一隻南瓜。當想將它從莖幹上扭下來時,我聽見南瓜用生命向我敘說著什麼。”

  3、儘管在日本“南瓜”是用於形容人又矮又胖,但最吸引草間彌生的地方正是南瓜的大肚子,她認為南瓜的形狀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安定感。草間彌生從小在不安定的家庭氛圍中長大,風流的父親、暴力的母親導致了她對於愛和穩定的嚮往,南瓜在草間彌生的孩提時代無數次的慰藉過她的心。


作品介紹

  1、草間彌生作品:《聖馬克教堂的燃燒》(1985年)、《天地之間》(1988年)、《拱形吊燈》(1989年)、《櫻冢的雙重自殺》(1989年)、《如此之憂》(詩集,1989年)、《鱈魚角的天使》(1990年)、《中央公園的毛地黃》(1991年)、《沼地迷失》(1992年)、《紐約故事》(1993年)、《螞 ...

著名攝影師周梅簡介

  攝影家周梅生從中學開始接觸膠片機到工作後從事攝影工作,再到迷戀風光攝影,周梅生從事攝影30多年,足跡遍及中國及世界52個國家,曾在10多個城市舉辦個人攝影展,舉辦百餘場攝影學術講座,並以中國攝影家身份參與國際、國內20餘項重大攝影比賽與攝影展覽的評選工作。   周梅生連續三年在權威的《中國攝影》雜誌發表學 ...

安童簡介及作品

  1、首先安徒生是一個丹麥作家,他童年生活非常的貧窮,整個家庭住在貧民區之中,他的父親並沒有什麼顯著的背景,而僅僅是一個在街邊修鞋的窮鞋匠,為了全家的日常生活開銷,為了全家人都不餓上肚子,一家人都非常的努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徒生並沒有經受過正規的教育,因為根本沒有這樣的條件,而只能在一些店鋪裡面做學徒。 ...

林花掃更落徑踏還的意思

  林花已經開到極至,花至荼靡花事了,燦爛之後就是傷逝的開始了,顯然林花已經開始凋零了,代表春天也即將逝去。但在作者心裡的惋惜是不明顯的,從徑草的踏而還生可以看出來,這是作者對更加燦爛的生命寄予的希望。 ...

愛迪簡介

  1、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2、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 ...

酒店布什麼意思

  酒店布草間也就是放置布匹類製品的房間的意思。酒店中用的桌布、床單、窗簾、員工制服等等都可以叫作“布草”。放這些東西的地方叫作布草間。這個是香港和廣州地區的叫法。   布草是屬於客房部,棉被、床單、毛巾等棉製品通稱為布草。布草間通常指美容美髮行業旅,店行業,桑拿沐足按摩行業,卡拉OK歌舞廳行業,游泳場所等的 ...

史鐵簡介及作品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市。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週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