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荊州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它發源於荊楚大地,是在三棒鼓、踩高蹺、採蓮船等民間演唱形式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載歌載舞的鄉土戲曲。

  荊州花鼓戲正式以戲劇形式出現,相傳始於清朝中葉,迄今已有 200年曆史,它最初名叫“沿門花鼓”(或“推車花鼓)。在其早期階段,常是三五個人搭成一個小小的戲班,走鄉串鎮,用幾張方桌搭成平臺,演出一些對子戲。常見戲目有《雙撇筍》、《茅江夜話》,說是其領班是個叫賀四郎的民間藝人。演出內容,多為一些反映男女情愛的戲劇片斷,演出時用簡板、漁鼓伴奏,因其聲腔柔婉,頗受四鄉民眾歡迎。當時,不少鄉紳惡詞曲辭淫糜,有傷風化,便呈請地方官府出面禁止。同、光年間,洪湖、沔陽的官府,曾先後釋出告示,公開禁止。

  荊州花鼓戲的初興之際,有些失意文人紛紛參與劇目創編潤色,賀四郎 (賀霞齡) 、汪春保、黃二生等藝人亦借鑑高腔、越調等其它地方戲曲的表演技法,並從漢劇、鄂東打鑼腔、車路子花鼓中引入一部分劇目,由此使這一新興劇種,得到了明顯的發展和提高,進而得以形成了具有本劇種演唱特色的傳統劇目,如《江漢圖》、《遊春》、《逃水荒》、《活思夫》等。在其興盛時期,甚至出現過“三里五臺”的繁盛景象。

  解放後,尤其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荊州花鼓戲更是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藝術上更臻完美,思想內容也令人耳目為之一新,其現代戲如《家庭公案》、《海峽情》、《向老三》等相繼進京演出,使得這一地方劇種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新編的傳統題材劇《站花牆》,還被攝製成舞臺戲曲藝術片在全國播映。

荊州花鼓

  荊州花鼓原是民間窮苦人乞討謀生的"沿門花鼓"和薅草秧歌。這種"花鼓"是一人擊鼓唱詞,數人幫腔和調。

  近幾十年來,荊州花鼓已演變成獨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戲。1955年有一位老藝人蒐集記錄了花鼓戲的全部唱腔,整理出從未有過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樂曲譜,並大膽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揚琴、竹笛、嗩吶等民族樂器用來為花鼓戲伴奏,使花鼓戲結束了"一唱眾和"和單純用鑼鼓伴奏的歷史。如今,荊州花鼓戲充滿濃郁的地方情調,唱腔悠揚、甜美、悅耳,已有《家庭公案》、《水鄉情》等幾十個劇目,既取材於湖鄉生活,又展現湖鄉風貌。在民間,男女老幼走路、勞作,不時哼唱花鼓調,也有很大?quot;魔力"。有人說:"聽了花鼓的喲喂喲,害病可以不吃藥!""做活不唱花鼓戲,渾身上下無力氣"。來到荊州地區,可以看到小學生放學時提著的收音機裡。汽車裡、商店櫃檯內,播放的全是荊州花鼓戲。

商洛花鼓戲

  “商州山窩窩,處處花鼓多”。商洛花鼓是商洛山區人民喜愛的一種地方小戲,盛行於鎮安、山陽、丹鳳、商縣一帶。每到春節期間,幾乎所有山寨、村落都要打花鼓。有的地方竟連打正、二兩個月。男女老幼翻山越嶺,爭相觀看,煞是熱鬧。

  商洛花鼓也叫“跳花鼓”、 “舞花鼓”,是一種在“跳”和“舞”中說唱的民間藝術,因此,“跳”和“舞”便成為花鼓表演中一個最突出的特點,貫穿於一堂花鼓的人物表演始終。花鼓跳法多樣,姿態剛健優美,有蹦跳、閃跳、彈跳、扭跳、踏跳;有兔子跳、麻雀跳、側身跳、單腿跳、雙蹬跳;有三角跳、十字跳、之字跳、拐線跳、雙八字跳。跳的名目雖然很多,但表演起來卻沒有固定程式,由演員自由發揮,顯得優美大方、 自然生動,耐人觀賞。

  商洛花鼓劇目約500多本,著名而常演的有幾十本,內容大都是反映山區風情民俗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生活。還有一些一人一事或幾人一事的說唱故事節目。


常德花鼓戲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佔90%以上。武陵戲唱腔以彈為主,夾有“南北反”“汰腔”“醜腔”“草鞋板”“子母調”等,構成武 ...

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臺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 ...

荊州民俗節慶活動

  關帝廟會 : 每年正月和農曆 5月l3,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在這裡玩龍燈,劃採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荊州人敬仰關公,已成了千年不變的習俗。當年關羽出兵伐吳獲勝歸來,荊州軍民就在大北門外敲鑼打鼓放鞭炮,夾道歡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為“得勝街”。逢年過節,荊 ...

荊州習俗禁忌

  先秦時期楚人崇巫的習俗,經過了兩千年衍變和嬗替,積澱了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內容。在民俗活動中,禁忌實際上是以消極迴避的方式實行自我抑制,其具體表現為:   【軀體禁忌】“男人的頭,女人的腰,只許看,不許撈 (發陰平音,意為摸) 。”成年男子的頭,不準隨意摸,否則即被為輕侮或蔑視;女子到了青春期以後,腰肢 ...

民國前荊州衣服鞋帽習俗

  荊沙一帶舊時服飾,與其它地方無明顯差異,富裕家庭的男子穿長袍,罩馬褂,婦女穿斜襟上衣,寬腳褲;貧寒家庭的男子則短衫打扮,穿對襟短衫。   農村男子常用青紗裹頭,婦女田間勞作則用毛巾包頭,以遮陽擋雨,毛巾兩端在腦後打一個節,老媼則通常在頭上戴一頂髻圈,老漢則喜戴瓜皮小帽。   男娃娃喜穿虎頭鞋,虎頭鞋前端繡 ...

荊州刺繡

  【荊州刺繡】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荊州一帶的刺繡水平即達到很高水平。譽為"絲綢寶庫"的馬山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絲織物,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刺繡工藝品。秦漢後,繼承楚國刺繡的傳統,針法發展為直針、鋪針、辮針等種類,色線摻和鑲嵌更加成熟。唐代蠶桑業發達,出現規模較大的刺繡業,成為古代漢 ...

東路花鼓戲

  湖北省黃岡麻城非物質文化遺產——東路花鼓戲在歷史上流傳甚廣,影響極大。據有關資料記載,劇種形成於嘉慶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餘年的歷史。   東路花鼓戲起源於鄂東,形成於鄂東的麻城、羅田、紅安、浠水、黃岡一帶,位於大別山南麓。   東路花鼓戲的行當早期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俗稱“三小”,其上演劇目多以反映民 ...